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璟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乳头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导管
  • 1篇乳腺导管内
  • 1篇乳腺导管内乳...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式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乳腺
  • 1篇女性乳腺癌
  • 1篇评级

机构

  • 2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2篇杨璟
  • 1篇李斌
  • 1篇王伏生

传媒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比较及复发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肿块切除、区段切除和腺叶切除3种手术方式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太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术中及术后情况,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计量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乳头区感觉异常等)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外观满意度)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种手术方式比较,手术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块切除术组(n=108):(840.9±361.7)元,区段切除术组(n=96):(1840.8±473.6)元,腺叶切除术组(n=75):(1761.2±370.5)元,F=969.65,P<0.001],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88、2.40、2.54,P=0.058、0.092、0.081),乳头区感觉异常及外观满意度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77、1.83,P=0.430、0.4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合并非典型增生、肿瘤直径、手术方式和肿瘤类型对术后复发均有影响(χ^(2)=3.98、6.68、8.56、21.34、20.24,P=0.046、0.010、0.003、<0.001、<0.001);将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5岁、合并非典型增生、肿瘤直径≥1 cm、周围型乳头状瘤(OR=2.27,95%CI:1.00~5.12,P=0.048;OR=4.73,95%CI:2.07~10.78,P<0.001;OR=2.17,95%CI:1.03~4.56,P=0.040;OR=3.13,95%CI:1.25~7.82,P=0.015)和手术方式(以腺叶切除术为参照,肿块切除术是腺叶切除术复发风险的2.65倍,区段切除术是腺叶切除术的2.17倍)。按肿瘤类型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对于中央型乳头状瘤患者,年龄≥45岁、合并非典型增生、肿瘤直径≥1 cm是复发危险因素(OR=2.83,95%CI:1.44~5.58,P=0.003;OR=2.09,95%CI:1.03~4.26,P=0.040;OR=3.29,95%CI:1.02~10.61,P=0.047);对于周围型乳头状瘤患者,年龄≥45岁、�
杨璟王森茂李斌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央型周围型手术方式复发
乳腺筛查评级BI-RADS 4类女性乳腺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发现一般风险女性当乳腺筛查BI-RADS 4类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获取BI-RADS 4类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提高乳腺癌的筛查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乳腺筛查评级为BI-RADS 4类的一般风险女性648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乳腺癌组(282例)与良性病理组(366例),在两组之间对纳入的乳腺癌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及卡方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放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其对乳腺癌的影响;分析乳腺癌危险因素在绝闭经前、后女性中的差别(所用分析的检验水准α=0.05)。结果根据自变量类型,给予合理变量赋值,此次研究纳入的乳腺癌影响因素中,乳腺癌组与良性病理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月经是否规律、有无绝闭经者、乳腺良性肿瘤史、乳头溢液、乳腺密度、流产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χ~2=24.771,P<0.001;χ~2=98.900,P<0.001;χ~2=7.822,P=0.005;χ~2=8.290,P=0.004;χ~2=5.174,P=0.023;χ~2=36.222,P<0.001;χ~2=17.966,P<0.001;χ~2=16.530,P<0.001)。在初潮年龄、哺乳、生育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χ~2=3.370,P=0.186;χ~2=0.254,P=0.614;χ~2=4.431,P=0.109)。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乳腺密度、体质量指数、乳头溢液、流产次数、绝闭经是乳腺癌危险因素。对648例患者按照是否发生绝闭经进行分层,发现对于BI-RADS 4类的绝闭经前患者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别是:乳腺密度、乳头溢液和流产次数。绝闭经后患者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别是:体质量指数、乳头溢液、乳腺密度和流产次数。绝闭经前患者乳腺癌危险因素中乳腺密度的危险系数较高;绝闭经后患者乳腺癌危险因素中体质量指数的危险系数较高。结论对于乳腺筛查BI-RADS4类女性,年龄≥45岁、乳腺密度≥75%、流产次数≥1次、有色乳头溢液、体质量指数(≥24 kg/m2)、未绝闭经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女性应�
杨璟马利军王伏生
关键词:乳腺肿瘤影响因素BI-RAD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