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晓荣

作品数:18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化疗
  • 4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 3篇易激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腹泻型
  • 3篇腹泻型肠易激...
  • 3篇X线
  • 3篇肠易激
  • 3篇肠易激综合征
  • 2篇同期化放疗
  • 2篇肿瘤标志
  • 2篇肿瘤标志物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晚期
  • 2篇疗法
  • 2篇化放疗
  • 2篇坏死因子
  • 2篇骨折

机构

  • 7篇湖北省肿瘤医...
  • 6篇重庆市巴南区...
  • 5篇南通大学附属...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作者

  • 18篇何晓荣
  • 3篇赵元华
  • 3篇徐娇珍
  • 3篇皮正超
  • 3篇周晓艺
  • 3篇吴晓莉
  • 3篇孙清荣
  • 2篇郑志存
  • 2篇程志斌
  • 2篇杨华
  • 2篇田尧
  • 2篇许春华
  • 2篇李长青
  • 2篇张知贵
  • 1篇张志坚
  • 1篇涂中树
  • 1篇熊昌莲
  • 1篇廖玲霞
  • 1篇罗浩
  • 1篇程惠珊

传媒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第九届全国鼻...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期睾丸癌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评价晚期睾丸癌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  34例经病理证实的Ⅳ期睾丸癌患者接受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化疗主要采用PVB或PEB方案。结果 总的 5年生存率为 5 3% ,化疗有效率为 91%。PVB与PEB方案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0 %及 5 5 % ,无明显统计学差别 ,但PVB毒副作用高于PEB。疗前血肿瘤标记物正常与升高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及 4 3% ;单纯肺转移及广泛肺外转移者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及 31% ,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别。结论 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 ;PEB可作为治疗晚期睾丸癌患者的一线方案 ;疗前血LDH ,HCG ,AFP水平的高低 ,组织学类型 ,肺外转移灶的存在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何晓荣钟爱军臧爱华胡心传
关键词:晚期睾丸癌化疗肿瘤转移预后
鼻腔脑膜瘤CT诊断1例
2001年
何晓荣孙清荣
关键词:CT
鼻咽癌肿瘤标志物CYFRA21-1IRMA及其临床意义
喻美珍李长青许春华徐鸿兵何晓荣王兆华程惠珊彭金凤熊昌莲程志斌涂中树廖玲霞贺小俊
该成果受肺非小细胞癌病人血CTFRA21-1高表达的启示,设计了对41例鼻咽癌病人和4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血清含量的检测分析,在国内首次证明了鼻咽癌病人血清中CTFRA21-1表达高于健康人,CTFRA21-1可作为鼻咽癌...
关键词:
关键词:鼻咽癌肿瘤标志物基因诊断
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放化疗同期治疗及辅助化疗对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评价鼻咽癌放化疗同期治疗及辅助治疗的毒副反应。方法:96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放疗+同期化疗及辅助化疗;B组为对照组48例,单纯放疗。两组放疗方案相同,均采用6MVX线外照射+6~12MeV电子线,放疗技术为双面颈联合野DT36Gy后,改为双面颈联合小野避开脊髓加量放疗DT34Gy及下颈部切线野DT50Gy。鼻咽原发灶及阳性淋巴结区放疗DT70~78Gy,2Gy/次,下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预防区DT50Gy。A组同期及辅助化疗方案为DDP30mg/m2,静脉滴入,d1~d3,或CBP60mg/m2,静脉滴入,d1~d5;5-FU600mg/m2,静脉滴入,d1~d5。3~4周为1个周期,放疗同期化疗2个周期,放疗后辅助化疗1、2周期。结果:A组3年无瘤生存率(DFS)为79.2%,B组为52.1%,χ2=7.804,P=0.005;A组3年总生存率(OS)为83.3%,B组为64.6%,χ2=4.381,P=0.036。结论: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毒副反应可耐受。
赵元华周晓艺何晓荣徐娇珍皮正超
关键词:综合疗法
血清和腹水内皮抑素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和腹水内皮抑素(ES)对恶性及非结核良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1例恶性腹水患者(A组)及47例非结核性良性腹水患者(B组)血清及腹水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及腹水ES含量,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A组患者腹水ES含量高于B组[(458.74±126.77)ng/ml vs.(362.07±103.82)ng/ml](P<0.01);A、B两组患者血清ES含量相仿[(160.38±65.79)ng/ml vs.(151.48±67.77)ng/ml](P>0.05)。A组血清ES与腹水ES水平无相关性(r=-0.167,P=0.198)。以腹水ES 462.15ng/ml为诊断界值时,其诊断恶性腹水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1%和85.1%,ROC曲线下面积0.727(95%CI为0.603-0.852,P=0.003)。结论 ES可能成为新的恶性腹水潜在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有鉴别诊断价值。
何晓荣肖明兵倪润洲
关键词:内皮抑素腹水
鼻咽癌肿瘤标志物CYFRA2-11IRMA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寻找鼻咽癌的肿瘤标志物。方法  1998年 12月~ 2 0 0 0年 9月收治的 4 1例鼻咽癌病人和 4 0例健康人血清CYFRA2 1 1含量进行了测定。检测技术采用放射免疫法 (IRMA)。试剂盒由法国CIS公司提供。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方法执行。结果 正常值为 3.2 4ug/L。鼻咽癌组病人血清阳性率为4 1.5 % (17/ 4 1) ,健康人组为 5 % (2 / 4 0 ) ,P <0 .0 1,特异性 95 % (38/ 4 0 ) ,准确率 6 7.9% (5 5 / 81)。鼻咽癌组中 ,鳞癌阳性率为 4 6 % (13/ 2 6 ) ,腺癌 4 0 % (2 / 5 ) ,未分化癌 2 5 % (2 / 8)。结论 CYFRA2 1 1可作为鼻咽癌肿瘤标志物 ,对早期诊断、治疗观察和推测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喻美贞李长青宋德珍许春华徐红兵何晓荣王照华
关键词:鼻咽癌肿瘤标志物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胸骨细微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胸骨细微骨折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16层螺旋CT常规胸部容积扫描诊断的胸骨细微骨折69例,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即多平面重建(MIR)、容积再现法(VR)等重组观察,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69例胸骨细微骨折中,横断骨折为48例(占69.6%),斜行骨折12例(占17.4%),不全性骨折9例(占13.0%)。矢状位MPR图像对胸骨细微骨折显示率为100%,冠状位显示率为84.1%,横断位显示率为62.3%。结论 MSCT的后处理技术图像可以准确地检出胸骨细微骨折,明显优于横断面图像,尤其是矢状位MPR图像可以避免胸骨细微骨折的漏诊。
先世伟朱晓玲吴晓莉何晓荣吴宗萍
关键词:胸骨骨折
急诊栓塞治疗在颅底骨折耳鼻口大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急诊栓塞治疗在颅底骨折致耳鼻口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入住巴南区人民医院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外伤后颅底骨折伴耳鼻口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者,均进行双侧颈外动脉造影,确定出血责任动脉后,尽量超选择插管到出血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经导管缓慢注入进行栓塞。结果 13例患者中,颌内动脉出血6例,其中4例为蝶腭动脉出血,超选择插管成功后栓塞5例,1例未超选择成功插管后退管至颈外动脉主干进行栓塞治疗;7例未见明显出血动脉,常规在双侧颈外动脉主干舌动脉水平以上进行栓塞,所有患者栓塞后耳鼻口出血均停止,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及时、安全、有效,可作为颅底骨折耳鼻口大出血的备选处理方法。
先世伟杨华吴晓莉张知贵刘颖刘鲁何晓荣龙方信张志坚
关键词:外伤颅底骨折出血栓塞
PF方案同期化放疗加辅助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放化同期治疗及辅助化疗是否提高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评价鼻咽癌放化同期治疗及辅助治疗的毒性。方法:96例Ⅲ-Ⅳa期鼻咽癌随机分为2组。A组即治疗组,采用常规放疗+同期化疗及辅助化疗48例;B组即对照组,单...
赵元华周晓艺何晓荣徐娇珍皮正超
关键词:鼻咽癌
文献传递
90例皮肤癌放射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单纯放射治疗的皮肤癌病例。探讨其临床疗效、美容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986年1月~1992年12月经病理证实,单纯放射治疗的皮肤癌共9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的5年生存率为68.9%,其中:T1期93.3%,T2期75%,T3期556%,T4期375%。T分型越早,5年生存率越高(P<0.05)。基底细胞癌5年生存率811%,鳞状细胞癌5年生存率60.4%,基底细胞癌5年生存率高于鳞状细胞癌(P<0.05)。照射剂量<60Gy5年生存率38.5%,60~70Gy为742%,>70Gy为714%,<60Gy组5年生存率低于60~70Gy组(P<0.05);>70Gy组与60~70Gy组5年生存率相仿(P>0.05)。浅层X线与电子束治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及718%,差异无意义(P>0.05)。1度、2度、3度远期放射性皮肤反应在浅层X组分别为533%、367%、10%,电子束组分别为843%、125%、31%,浅层X线组美容效果较电子束组差(P<005)。结论 皮肤癌放射治疗的疗效与T分期、病理类型有关,照射剂量以60~70Gy/6~7周为宜。电子束治疗皮肤癌在美容效果方面优于浅层X线。
何晓荣罗浩程志斌
关键词:皮肤癌放射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