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华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透析患者
  • 2篇营养
  • 2篇肾脏
  • 2篇尿毒
  • 2篇尿毒症
  • 2篇维持性
  • 2篇维持性血液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1篇代谢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功能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脂联素
  • 1篇血糖

机构

  • 9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9篇黄晓华
  • 6篇陈运转
  • 1篇桂银莉
  • 1篇张冰莹

传媒

  • 1篇淮海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进食时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进食时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为临床上此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2例,根据自身随机对照法分为A组(n=21)和B组(n=21)。A组患者前六次在血液透析1.5 h时进食,后六次在血液透析2.5 h时进食;B组患者前六次在血液透析2.5 h时进食,后六次在血液透析1.5 h时进食。观察比较1.5 h和2.5 h进食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以及血液透析中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和血糖。结果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值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1.5 h进食患者在透析2 h和3 h时血糖值明显高于2.5 h进食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1.5 h进食的患者在透析2 h时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2.5 h进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来说,于血液透析1.5 h进食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低血压和低血糖的发生几率。
黄晓华段喜梅陈运转
关键词:进食时机血液透析血压血糖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24例ESRD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HFHD组与对照组各62例。HFHD组患者予以HFHD疗法,对照组则实施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小分子毒素[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中大分子毒素[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峰值比(E/A)]水平变化,分析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小分子毒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FHD组患者血清中大分子毒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HFHD组患者LVEF及E/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FHD治疗ESRD可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
黄晓华陈运转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疾病心脏功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方法采用SGA结合有关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和饮食评估,对90例MHD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90例患者中营养良好者50例,轻中度营养不良24例,重度营养不良16例,总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4.4%。各营养状况组之间血清ALB、PA、肌酐、饮食蛋白摄入量和蛋白质分解率差异显著,而三组间Kt/V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蛋白质摄入不足、炎症、血液透析过程本身等因素有关。
黄晓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营养不良
唑来膦酸、阿法骨化醇、钙剂三联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阿法骨化醇、钙剂三联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联合钙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阿法骨化醇、钙剂三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全身骨密度水平、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与对照组的8.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阿法骨化醇、钙剂三联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骨密度水平,以及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阿法骨化醇联合钙剂治疗效果。
陈运转黄晓华桂银莉
关键词:唑来膦酸阿法骨化醇钙剂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郑州市某社区医院就诊的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在郑州市某社区医院体检的3~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分析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培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某社区医院体检的3~6岁学龄前儿童及其看护人为调查对象,研究人员使用电子调查问卷(问卷星)的方式对受访儿童及其看护人的基本情况、人口学特征、营养状况以及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儿童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与家庭年收入以及儿童看护人年龄密切相关(P<0.05);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与家庭年收入以及看护人营养知识得分显著相关(P<0.05),WHZ与看护人身份、看护人营养知识得分以及家庭年收入显著相关(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年收入及其看护人的营养知识水平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提高家庭收入和科学喂养相结合,是改善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关键。
张冰莹赵玉芝黄晓华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因素
血清脂联素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糖脂代谢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DPN)与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DN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健康者6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前、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脂联素与DN血液透析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4.392,P<0.05)。2组受试者血清T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G、FBG、HbA1c、FIN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N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r=0.563,P<0.05),与FBG、FINS、TG呈负相关(r=-0.572、-0.610、-0.622,P<0.05),与TC、LDL-C、HbA1c无相关性(r=0.059、0.151、-0.038,P>0.05)。结论DN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血清脂联素与糖脂代谢异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临床判断血液透析DN患者糖脂代谢状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黄晓华段喜梅陈运转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脂联素糖脂代谢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情况将其分为生活质量良好组(n=32)和生活质量不良组(n=62),收集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婚姻情况、透析时间、尿素清除指数(Kt/V)、心理状态、糖尿病肾病、营养状况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Kt/V<1.2、心理状态不良、营养不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60岁、Kt/V<1.2、心理状态不良、营养不良等情况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的比例相对较高,重视上述情况并及时对出现上述情况的患者进行合理营养支持、全面监护、心理辅导等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
黄晓华陈运转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IL-18、IL-15水平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狼疮性肾炎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后所引起的免疫复合型肾炎,也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临床治疗共识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免疫抑制剂,其中免疫抑制剂以环磷酰胺为主,但因环磷酰胺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仅局限其价值,也使得患者难以耐受,因此,在免疫抑制剂的选择上尚未形成统一意见。
黄晓华陈运转
关键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IL-18IL-15联合免疫抑制剂外周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CRRT联合血液灌流对重度尿毒症脑病患者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血液灌流联合应用对重度尿毒症脑病患者实验室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某院收治的98例重度尿毒症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CRRT治疗,观察组使用CRRT+血液灌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生化指标[血清钙、血清磷、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炎症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钙水平[(2.91±0.27)mmol/L]高于对照组[(2.19±0.48)mmol/L],Scr、血清磷、BUN水平[(193.38±75.39)μmol/L、(1.32±0.11)mmol/L、(9.72±2.72)mmol/L]低于对照组[(243.94±81.22)μmol/L、(1.79±0.76)mmol/L、(12.92±3.5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IL-1β、IL-6及TNF-α水平[(3.62±1.11)mg/L、(9.58±3.13)pg/mL、(5.39±1.02)pg/mL、(19.79±3.94)pg/mL]低于对照组[(5.79±1.99)mg/L、(20.08±6.57)pg/mL、(8.13±2.73)pg/mL、(48.72±10.28)pg/mL](P<0.05);观察组PT、APPT、TT、FIB指标[(13.69±1.92)s、(39.94±3.37)s、(16.86±2.73)s、(2.63±0.32)g/L]低于对照组[(16.48±2.32)s、(50.23±3.82)s、(20.89±3.35)s、(3.41±0.39)g/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45%,低于对照组的4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尿毒症脑病患者使用CRRT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临床疗效较高,可以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生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段喜梅黄晓华安旭斌陈运转
关键词:尿毒症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灌流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