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平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应用于混凝土裂缝修复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修复领域,一种应用于混凝土裂缝修复的装置,包括罐体、泵体、转接管和软管;所述罐体内设置搅拌机构,所述罐体底部连通所述泵体输入端,所述泵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转接管,所述转接管上连通多个所述软管,所述软管用...
- 范晓玲田雪平 熊春杨 闫志英 何鑫 杜亚玲 罗健 毕列锋 许力山 姬高升 吕青阳
- 一种秸秆快腐后还田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快腐后还田装置,属于秸秆返田设备领域。该秸秆快腐后还田装置包括车体和撒肥部件,撒肥部件包括粉碎腔和破袋组件。粉碎腔设置于车体,粉碎腔中转动设置有破碎辊,粉碎腔设置有开口。破袋组件设置于开口上方,...
- 田雪平刘杨闫志英李纪鑫欧官涛黄倩龚旗吕青阳姬高升王亚军吴春艳
- 一株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具体技术方案为:一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LJG‑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
- 姬高升闫志英许力山田雪平吕青阳常新越
- 一株苍白杆菌菌株Z-4-2及其菌剂制备和用途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苍白杆菌菌株,菌种名称: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oli Z‑4‑2,保藏编号:GDMCC 63401。本发明的菌株Z‑4‑2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16S r...
- 黄钧邓蓉田雪平赵源李彩侠
- 一株鹤羽田代尔夫特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鹤羽田代尔夫特菌及其应用。一株鹤羽田代尔夫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WC2,于2022年12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
- 闫志英王茄灵宦臣臣康宇田雪平吕青阳姬高升
- 微生物菌剂堆肥中草药渣中试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木质纤维素降解是中草药渣堆肥的主要难点.在前期小试的基础上,接种纤维素降解菌剂,将1 t新鲜药渣直接进行好氧堆肥.腐熟度指标T值和种子发芽指数(GI)显示,堆肥19 d左右就已经腐熟.堆肥过程中接种组(JZ)和对照组(CK)的纤维素平均降解速率分别为0.73 kg/d和0.64 kg/d,JZ比CK纤维素降解总量提高了13.39%,木质素降解量提高118.18%.第30天时,堆肥的含水率、p H、总养分、重金属等指标都达到有机肥料标准(NY 525-2012).接种菌剂提高了堆肥温度,加速了水分散失,促进了纤维素和木质的转化,有利于堆肥腐熟和提高肥料品质.因此,在中试规模上堆肥中草药渣生产有机肥是可行的.
- 何京钟黄钧赵晶桃田雪平李连华
- 关键词:好氧堆肥微生物菌剂纤维素腐熟度
- 粗糙脉孢菌固态发酵产β-胡萝卜素及对蛋鸡饲喂的影响
- 2024年
- 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能够利用农产品副产物为原料经固态发酵产生β-胡萝卜素并应用于动物饲料中,然而目前缺乏其发酵产物的动物饲喂评价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粗糙脉孢菌发酵豆渣过程的参数进行优化,并根据最优发酵条件进行浅盘放大试验,最后直接利用发酵物替代日粮中的豆粕成分进行蛋鸡饲喂试验.结果表明:粗糙脉孢菌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为30℃,基质含水率为60%,pH为6,发酵时间72 h,此条件下β-胡萝卜素产量为202.20μg/g(发酵物),浅盘放大试验获得β-胡萝卜素的产量为210μg/g(发酵物).饲喂试验表明发酵物替代豆粕可使蛋鸡的产蛋率从75.25%提升至85.75%,显著降低料蛋比,提高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提升鸡蛋的色泽,显著提高鸡蛋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因此,粗糙脉孢菌的发酵产物直接替代豆粕进行蛋鸡饲喂能够简化发酵饲料制备工艺,显著改善蛋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促使β-胡萝卜素在鸡蛋中积累.本研究对于利用粗糙脉孢菌生产富含β-胡萝卜素的动物饲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何跃田雪平马艳丽姬高升刘杨许力山康宇王新惠吴红雷珂田彬刘元兴闫志英
- 关键词:粗糙脉孢菌固态发酵Β-胡萝卜素蛋鸡
- 一种实验室级别堆肥发酵及其C、N计算系统
- 本发明涉及堆肥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级别堆肥发酵及其C、N计算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实验室级别堆肥发酵系统,包括发酵仓,所述发酵仓的底部设置有布气板,所述发酵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布气板的下方...
- 田雪平刘杨李纪鑫黄倩闫志英郑宇凡
- 一株Phialemoniopsis curvata HC-4及其菌剂制备和用途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Phialemoniopsis curvata菌,菌种名称:Phialemoniopsis curvata HC‑4,保藏编号:GDMCC NO:64007。本发明的菌株HC‑4具有...
- 黄钧田雪平邓蓉陈琳李思锜
- 产脲酶菌株Bacillus sp.ML-1矿化特性及其石灰岩裂缝修复性能
- 2023年
- 许多暴露在外界环境的石灰岩易产生裂缝,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裂缝修复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对一株产脲酶菌株ML-1进行形态表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鉴定,并探究其修复石灰岩裂缝的性能,以挖掘基于MICP技术修复石质文物的潜能;对ML-1矿化产物进行FTIR和XRD表征,并通过修复后材料的冻融循环、吸水率和透气率、耐候性以及SEM表征来研究ML-1诱导碳酸钙沉淀在石灰岩裂缝修复中的作用和添加不同成核剂对矿化产物形貌、尺寸以及修复材料性能的影响.菌株ML-1经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脲酶活性和菌体Zeta电势与产脲酶代表性菌株Sporosarcina pasteurii相当.与S.pasteurii相比,ML-1还具有对数生长期长、生物量大、温度和pH耐受范围广的优点.在0.25 mol/L CaCl_(2)浓度和0.8 mol/L尿素浓度的反应条件下,脲酶活性为1429.28ΔU/mL,碳酸钙沉淀为稳定的方解石晶型,Ca^(2+)沉淀率为99.8%;成核剂柠檬酸钠和蛋清会减小碳酸钙沉淀的尺寸,提高矿化碳酸钙沉淀的性能;石灰岩裂缝经ML-1修复后可在冻融循环10次后无明显质量损失;耐候性试验证实修复后材料表面紧实,室外放置不会产生菌斑等污渍,矿化沉淀在裂缝表层形成了有效的防护层,可以降低有害环境对石灰岩的损伤.本研究表明基于MICP技术修复的石灰岩裂缝具有良好的性能,为石质文物裂缝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而ML-1作为MICP功能菌株在石灰岩裂缝修复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 王秀秀曾勇闫志英杜亚玲田雪平吕青阳刘杨周立宏
- 关键词:成核剂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