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地平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影响
  • 1篇血压
  • 1篇炎症
  • 1篇妊娠高血压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糖尿病
  • 1篇妊娠期糖尿病...
  • 1篇妊娠糖尿病
  • 1篇受体
  • 1篇双歧杆菌
  • 1篇死亡受体
  • 1篇胎位
  • 1篇胎位异常
  • 1篇糖耐量
  • 1篇糖耐量异常

机构

  • 5篇新疆阿克苏地...
  • 2篇石河子大学医...

作者

  • 5篇马姜彦
  • 4篇隋珍
  • 3篇田松柏
  • 2篇谷强
  • 1篇邵彩华
  • 1篇闫华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D-1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Th17)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水平,探讨PD-1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集2016年在该院住院行剖宫产的单胎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标本6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MP组)30例(MP组),重度子痫前期(SP组)30例(SP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正常剖宫产的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reg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比以及Treg和Th17细胞上PD-1的表达水平。结果 MP组和SP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SP组低于MP组(P<0.05),而Th17细胞结果与之相反,MP组和SP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SP组高于MP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MP组和SP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表面表达PD-1百分比明显上调(P<0.05),且SP组高于MP组(P<0.05)。但是MP组和SP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面表达PD-1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且SP组低于MP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失衡,PD-1通过调控Treg/Th17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
田松柏隋珍赵晓琴马姜彦谷强邵彩华闫华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受体-1子痫前期免疫调节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与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25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尿蛋白含量、尿酸、平均动脉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硫酸镁的治疗效果。
马姜彦
关键词:硫酸镁硝苯地平妊娠高血压
妊娠早期血脂、葡萄糖水平预测妊娠糖尿病的价值及最佳界值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孕妇在妊娠期出现的糖耐量异常,在我国发生率达7%-10%。已有研究显示其可导致巨大儿、剖宫产等风险,且可能引发冠心病、产后糖尿病等妊娠远期不良事件发生。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推荐以空腹葡萄糖(FPG)水平≥5.1mmol/L作为GDM的诊断标准,故有研究提示应于孕早期控制FPG以改善母儿结局,但未对GDM后不良妊娠与FPG关系进行研究,且早期血脂水平与GDM发生的关系尚未明确。
田松柏赵静隋珍赵晓琴马姜彦杜瑜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不良妊娠糖耐量异常巨大儿界值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结构特征性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GMD患者与正常孕妇之间肠道双歧杆菌的差异。方法收集30例GDM患者(GDM组)和30名正常孕妇(NGT组)的粪便标本,提取标本中细菌总DNA,根据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属及种的特异性引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组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总菌及常见的5个种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测定两组生化指标并分析与菌群双歧杆菌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FPG、2 h PG、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NGT组升高[(4.28±0.30)vs(4.72±0.53)mmol/L,(6.21±1.31)vs(7.33±1.61)mmol/L,(6.85±1.95)vs(9.29±2.89)mIU/L,(1.31±0.41)vs(1.98±0.78),P<0.01]。与NGT组比较,GDM组肠道双歧杆菌总菌和星状双歧杆菌的数量减少[(10.81±1.00)vs(9.85±1.08)log copies/g,(3.89±0.60)vs(3.25±0.54)log copies/g,P<0.01],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双歧杆菌总菌和星状双歧杆菌与FIns、HOMA-IR呈负相关(r=-0.321、-0.267、-0.483、-0.430,P<0.05或P<0.01),与FPG、2 h PG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歧杆菌总菌[OR(95%CI)0.349(0.169~0.721),P=0.004]和星状双歧杆菌[OR(95%CI)0.104(0.027~0.406),P=0.001]是GDM的影响因素。结论 GDM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其中益生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为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及防治GDM提供依据。
赵晓琴谷强赵静隋珍田松柏马姜彦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慢性炎症双歧杆菌
臀位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影响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臀位是一种较长见的胎位异常,不管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即使除外骨盆狭窄、前置胎盘、胎儿异常或早产等因素,臀位阴道分娩时,围产儿死亡率均较高,15%~30%,显著高于头位分娩,但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明显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马姜彦隋珍
关键词:分娩方式围产儿死亡率胎位异常骨盆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