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青 作品数:28 被引量:217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60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及TAPB组,每组20例患者。术毕对照组不使用镇痛治疗,常规治疗组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TAPB组仅使用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进行镇痛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和24 h静态、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恶心、呕吐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 h、8 h、12 h和24 h静态VAS对照组为(2.70±1.41)分、(3.05±1.28)分、(3.40±1.46)分和(3.45±1.47)分,常规治疗组为(1.60±1.11)分、(1.65±1.19)分、(1.70±1.27)分和(1.70±1.38)分,TAPB组为(1.70±1.27)分、(1.60±1.20)分、(1.55±1.20)分和(1.75±1.41)分,常规治疗组及TAP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与TAP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8 h、12 h和24 h动态VAS对照组为(4.65±1.53)分、(4.90±1.64)分、(5.30±1.62)分和(5.20±1.81)分,常规治疗组为(3.05±1.60)分、(2.95±1.63)分、(3.35±1.59)分和(3.50±1.69)分,TAPB组为(3.00±1.64)分、(3.10±1.43)分、(3.30±1.62)分和(3.60±1.66)分,常规治疗组及TAP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与TAP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对照组为65.0%,常规治疗组为60.0%,TAPB组为5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B组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对恶心、呕吐有减少趋势,且不增加其他不良反应,有利于术后康复。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作为多模式术后镇痛的一种选择,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 李玲 贺淑君 王雷 徐惠青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镇痛 穴位按摩辅助椎管内麻醉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椎管内麻醉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选择择期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行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55例,随机分为2组,穴位按摩组(X组,2... 闫彩云 贾若 徐璟琦 张志军 郑天源 徐惠青关键词:穴位按摩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白细胞水平 以氧供为导向的血流动力学麻醉管理模式对原位肝移植术中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以保证氧供为指标的血流动力学麻醉管理模式对肝移植术中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目标氧供600-1000 ml/min为指标对40例肝移植患者实施术中管理。分别于全麻诱导后(T0)、无肝期前5 min(T1)、门静脉阻断时(T2)、阻断后30 min(T3)、60 min(T4)、新肝期10 min (T5)、30 min(T6)、60 min(T7)、120 min(T8)、术毕(T9)记录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肺动脉压(PA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及氧合指数 (PaO2/FiO2),并计算各时点的肺内分流(Qs/Qt)量。结果 Q8/Qt在术中稳定维持于26%-31%, PaO2/FiO2维持稳定状态。PaCO2在T5时点有所升高,后逐渐下降。PCWP在T2、T3、T4时点轻度下降,T5、T6时点有较快升高,后逐渐下降,至T9时点恢复至T0水平。PVRI于元肝期后逐渐升高、新肝期逐渐降低,至T7时点达T0水平。PAP的变化同PCWP相似,呈无肝期逐渐下降、新肝期逐渐上升的趋势,但T3、T4与T6时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以氧供为导向的血流动力学管理模式对肝移植患者术中的肺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潘芳 王天龙 赵东 徐惠青 赵磊 张联峰 杨拔贤关键词:肝移植 麻醉 氧供 肺功能 基于文献研究的针刀治疗不良事件现状统计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了解国内针刀治疗不良事件的现状,促进针刀治疗的标准化操作,从而提高针刀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研究,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Embase的针刀治疗不良事件病例报道类文献,对使用的针刀类型、不良事件类型、相应病例数、原发疾病、不良事件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有效文献181篇,共1 126例。针刀治疗不良事件主要发生部位在腰臀部、膝部、颈部及手指部位,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疼痛、皮下出血或血肿、晕针刀、神经损伤等,也包括脊髓损伤、内脏损伤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针刀治疗在关键的解剖位置和复杂疾病时的安全性尚待提高,针刀治疗标准化是提高其安全性的重要途径,相关工作亟待开展。 潘珺俊 冯敏山 徐惠青 张振宇 韩潇箫 苏红 万友红 李美姣 司江涛关键词:针刀 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低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60例,年龄75~93岁,ASAⅡ~Ⅲ级,体质量42~76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LB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2%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3mL,B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2%轻比重布比卡因3mL。监测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BP、HR、SpO2的变化,测定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效果,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感觉及运动阻滞程度无明显差异,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LB组。结论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下肢手术效果满意。 徐惠青 贾若 邢建敏 刘国胜 高飞宇 郭辉关键词:高龄患者 下肢手术 应用带针爱惜邦线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37例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带针爱惜邦线小切口经皮微创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使用带针爱惜邦线小切口经皮微创缝合技术修复37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其中男31例,女6例;年龄32~45岁,平均35.9岁;受伤至手术间隔0~7 d,平均2 d;在跟腱断裂处正中取2~3 cm纵行切口,将跟腱近端拉出切口直视下缝合,牵拉跟腱远端保持张力状态下使用带针爱惜邦线经皮缝合,远近端打结后间断缝合加固断端,最后做皮内缝合;手术过程耗时(35±9)min.术后常规康复锻炼,随访评价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7例患者平均随访10个月(6~13个月),无皮缘坏死、切口感染及腓肠神经损伤发生。根据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29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94.6%.结论:采用带针爱惜邦线小切口经皮微创治疗跟腱断裂创伤小、手术过程短,切口愈合好、瘢痕处美观、功能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李永耀 程灏 朱立国 赵勇 徐惠青 成永忠 崔鑫关键词:经皮微创 跟腱断裂 穴位按摩辅助椎管内麻醉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辅助椎管内麻醉对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选择择期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行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55例,随机分为2组,穴位按摩组(X组,2... 闫彩云 贾若 徐璟琦 张志军 郑天源 徐惠青关键词:穴位按摩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白细胞水平 文献传递 喷他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10年 徐惠青 贾若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术 喷他佐辛 丙泊酚 麻醉性镇痛药 镇痛作用 镇静药物 肝移植术中再灌注前经门静脉放血对内环境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中再灌注前放血的临床意义。方法32例肝病患者在静脉及吸入复合全麻下行无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分为再灌注前放血组(经门静脉放血200ml,21例)和对照组(11例)。常规麻醉监测,并放置Swan—Ganz导管监测心输出量,无肝前期、无肝期给予抑肽酶、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维持无肝期平均动脉压〉70mmHg,心输出量指数〉2.5L·min^-1·m^-2。分别于门静脉阻断即刻(T1)、门静脉开放即刻(T2)、新肝期10min(T3)、新肝期30min(T4)采集桡动脉血液测定电解质、血气及炎性细胞因子浓度(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各时间点分别记录心肺功能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Х^2=1.73,P〉0.05)和死亡率(Х^2=1.12,P〉0.05)没有显著差别;各时间点血钙、血镁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值;两组患者桡动脉血钾、TNF—α、IL-6均无显著变化,再灌注前放血对乳酸的增长没有影响;各时间点肺氧合功能、心功能参数无显著变化,组间无明显差异。新肝期30min,两组患者均表现为乳酸、炎性因子呈增高趋势,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显著下降。结论再灌注前放血似乎对内环境、心肺功能影响较小。 肖玮 王天龙 张联峰 姚兰 徐惠青 杨拔贤关键词:肝移植 血乳酸 心肺功能 清醒镇静对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清醒镇静对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患者50例,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镇静组、对照组各25例。镇静组于局麻前3 min,经静脉单次注射咪达唑仑0.03~0.05 mg/kg;局麻前2 min,经静脉单次注射瑞芬太尼0.5~1.0μg/kg。对照组相同时间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患者入室安静5 min(T0)、局麻时(T1)、手术开始5 min(T2)、手术开始10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术毕5 min(T5)统计两组SB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OR),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评估两组的遗忘程度、舒适度,统计术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镇静组SBP、HR、SpO2、BIS、MOAA/S在T1~T3时低于T0时(P均<0.05);对照组SBP在T1、T2时及HR在T1时均高于T0时(P均<0.05);两组SBP在T1、T2时,HR在T1时,SpO2在T1、T2时,BIS在T1~T5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镇静组COR、FPG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遗忘程度、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拇趾外翻矫形术中局麻时采用清醒镇静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其舒适度。 高飞宇 梁佩文 徐惠青 张志军 郑天源 闫彩云 贾若 金梦关键词:局部麻醉 清醒镇静 咪达唑仑 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