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战略视角的高职院校目标管理研究
- 2010年
- 目标管理是高职院校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文章在阐明目标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实行目标管理的战略意义,指出高职院校在实行目标管理战略时可能存在的行政量化、强行推销、部门本位化、急功近利、目标体系固化及目标考评表象化等问题,最后提出高职院校目标管理的战略思路。
- 刘亚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高职院校学生评教影响因素及体系构建被引量:3
- 2009年
- 学生评教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最直接、最生动、最有效的评价方式。但在实践中对学生评教仍存在一些非议。文章对此展开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改善学生评教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 刘亚
- 关键词:学生评教高职院校影响因素评价指标
- 深化高职院校合作育人的思考被引量:3
- 2011年
-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广泛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有利于校企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增强办学的开放性与适应性,也有利于学生就业。高职院校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校企合作育人体系,健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强校企之间文化渗透,推进课程改革,构建校企合作育人评价体系,加强校企师资合作,以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工作的深化。
- 刘亚
- 关键词:高职院校合作育人职业教育
- 关于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的思考
- 2006年
-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给高职生带来的就业压力,从高职院校应转变学生择业心态,开展创业意识教育;调整专业设置与结构,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三个方面,建立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的长效机制。
- 刘亚
-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
- 从解析、思路、节点论高职校企文化融合被引量:1
- 2014年
- 校企文化融合,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市场意识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在加强校企文化融合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从环境建设、实习实训、课程建设、人员互动、竞赛互动及校企合作等关键节点上促进校企文化快速凝聚、有效融合。
- 刘亚
-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
- 基于战略视角的高职院校目标管理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标管理是高职院校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文章在阐明目标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实行目标管理的战略意义,指出高职院校在实行目标管理战略时可能存在的行政量化、强行推销、部门本位化、急功近利、目标体系固化及目标考评表象化等问题,最后提出高职院校目标管理的战略思路。
- 刘亚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金融危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使得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困惑,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给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提供借鉴。
- 庄小将刘亚
-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
- 基于实践视角的高职生就业力培养被引量:4
- 2011年
- 当前高职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职生就业力不足。认识高职生就业力培养的意义,积极营造校园实践的职业环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素质拓展训练,是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必然选择。
- 刘亚朱冬梅
-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生就业力
- 基于社会实践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思考被引量:6
- 2012年
- 社会实践是全面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高职生就业力的主要载体之一。本文分析了社会实践与培养高职生就业力关系,提出加强社会实践组织领导、完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加强社会实践考核评价等举措,不断提升高职生的就业力。
- 刘亚
- 关键词:社会实践高职生就业力
- 关于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的思考
- 2005年
- 随着高等教育步人大众化,高职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较长时期内都将存在,.为此,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只有就业为导向,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强化学生技能,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 刘亚
-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高职院校理水就业问题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