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管插管与喉罩对日间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 2019年
- 针对患者在日间手术肺部感染的情况后,分别采用气管插管或者喉罩两种方式,从而为日间手术模式选择气道支持方式提供有效的研究依据。结合以往的治疗数据,收治我院在日间手术的患者783例,根据日间手术的气道支持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比较相关评分指标,进而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显示,喉罩有助于降低日间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和延迟出院率。
- 史炯赵广平王新波陈永学
- 关键词:日间手术喉罩气管插管
- 头皮神经阻滞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状态及脑血流的影响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比较头皮神经阻滞(SNE)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状态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阻滞麻醉组和浸润麻醉组,各51例。比较两组入室时(T0)、切头皮时(T1)、钻颅骨时(T2)、缝皮时(T3)血清空腹血糖(FPG)、皮质醇(Cor)水平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阻滞麻醉组T0、T1、T2、T3时PaO2、PaCO2、SaO2、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麻醉组T1、T2、T3时PaO2低于T0,PaCO2、MAP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浸润麻醉组Ti、T2、T3时PaO2低于阻滞麻醉组,PaCO2、MAP高于阻滞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阻滞麻醉组T0、T1、T2、T3时血清FPG、Co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麻醉组T1、T2、T3时FPG、Cor水平均高于T0,且均高于同时点阻滞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采用头皮神经阻滞麻醉对脑血流影响小,应激反应轻,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局部浸润麻醉。
- 赵广平史炯程晶晶陈永学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
- 沙滩椅体位及控制性降压下肩关节手术病人脑氧饱和度与脑部血流速度改变及其对术后神经认知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沙滩椅体位及控制性降压下肩关节手术中脑氧饱和度(rScO_(2))与脑部血流速度的变化,及其对病人术后神经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拟于本院以沙滩椅体位接受肩关节手术治疗的病人60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在静脉全身麻醉及控制性降压干预下,于麻醉前、麻醉并转入沙滩椅体位后5 min、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开始后每隔20 min直至手术结束进行rScO_(2)、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和有创血压(心脏水平和耳道水平)的检测,并记录脑氧欠饱和事件(CDE)的发生。同时,于术前和术后24 h对病人进行神经认知能力测试。结果转入沙滩椅体位后所有病人的rScO_(2)和VMCA相比麻醉前都有所下降。经历CDE的病人耳道水平平均动脉压、rScO_(2)和VMCA均显著低于未经历CDE的病人,并且术后24 h时连线测试成绩也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SA分级Ⅰ、Ⅱ级病人,沙滩椅体位及控制性降压下肩关节手术中部分病人的rScO_(2)和VMCA较麻醉前显著下降并发生CDE,进而对术后神经认知产生不利影响。
- 何平史炯高杨贺曼曼董丽蕴郭亚宁陈永学
- 关键词:肩关节手术沙滩椅体位控制性降压脑氧饱和度
- 右美托咪定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谵妄的效果
- 2020年
- 评价名为右美托咪定药物对于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术后谵妄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在已经获取病人及家属同意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分组。选择来到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ASA分级为I级或II级,并不限制患者性别为男性或女性,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在20岁到60岁中间上下浮动。体重均属于正常体重在45千克到95千克之间,根据病人研究表明,这90例病人都具有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历史借此对抗精神病。调查分类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三个小组,n=30。三个小组分别为高剂量使用右美托咪定组HD组.低剂量使用注射右美托咪定组LD组.最后一组是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仅作为对照即是C组。高剂量使用右美托咪定组在手术过程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诱导前10min中内经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0ug/kg和0.5ug/kg,随后两组分别以0.4的浓度和0.2的浓度持续注射直到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结束之后,C组作为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品,仅通过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百分之零点九的氯化钠注射液。结果: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患者在精神分裂症术后发生谵妄的频率,其中尤其以HD组效果最为明显。
- 赵翠党赵红雷史炯赵广平何平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 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麻醉的效果对比研究
- 2019年
- 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的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12h颅脑损伤标志物 TF、GFAP 、NSE水平,及炎性因子IL-6、IL-17、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中,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更利于减轻炎性反应及脑组织损伤。
- 赵广平程晶晶赵红雷史炯杨晓彬
-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的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及其联合应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组、舒芬太尼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制备双肾双夹大鼠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除假手术组均经右侧尾状核注入含0.4 UⅦ型胶原酶等量生理盐水诱导脑出血,右美托咪定组构建模型前给予5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腹腔注射,舒芬太尼组构建模型前给予10μg/kg舒芬太尼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构建模型前给予5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10μg/kg舒芬太尼腹腔注射。比较各组大鼠术后24 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评分差异、脑组织含水量;采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右侧大脑皮层组织形态改变;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脑组织出血区存活神经元;采用定量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右美托咪定组、舒芬太尼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NDS评分、脑组织含水量、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明显较高(P均<0.05),存活神经元数量则明显较少(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舒芬太尼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大鼠NDS评分、脑组织含水量、NO含量和NOS活性则明显较低(P均<0.05),存活神经元数量则明显较高(P均<0.05);与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及舒芬太尼组NDS评分、脑组织含水量、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较高(P均<0.05),存活神经元数量则明显较少(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能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影响细胞凋亡,从而有效减轻高血压性脑出血细胞水肿和线粒体肿胀,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改善大鼠脑组织水肿状态和NDS评分。
- 赵广平陈永学史炯程晶晶王华
- 关键词:舒芬太尼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水肿组织学形态
-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与睡眠障碍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2
- 2021年
- 目的对比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与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术中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心率、睡眠质量、认知功能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心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睡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且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推荐在临床应用。
- 史炯何平赵翠党赵广平刘亚男陈永学
-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
-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CBF、ICP的影响
- 2021年
- 观察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脑血流量(CBF)、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8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归纳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实施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结果:两组动脉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与T2时比较,两组T3时的PaCO2变化明显(P<0.05)。两组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4时的CBFV、T3时的PI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T2时比较,T3时的PI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麻醉应用效果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诱导后的CBF、ICP水平,提高气腹后的CBF、ICP水平,对控制术后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作用,应用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
- 刘亚男王向辉史炯
- 关键词:腹腔镜七氟醚异丙酚CBF
- 川陈皮素对麻醉后老龄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改善麻醉后老龄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老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氧气+吐温-80)、模型组(异氟烷+吐温-80)、低剂量组(异氟烷+川陈皮素10 mg/kg)、中剂量组(异氟烷+川陈皮素20 mg/kg)和高剂量组(异氟烷+30 mg/kg川陈皮素),每组各6只。连续注射相应试剂3 d,麻醉完全恢复后24 h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灌注取材后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形态。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血红素氧合酶(HO-1)、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表达水平。结果:随时间延长,各组逃生潜伏期呈缩短趋势,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第1~3天逃生潜伏期延长(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在第2天、第3天逃生潜伏期短于模型组(P<0.05),以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变化更显著(P<0.05);模型组在目标象限中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短于正常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在目标象限中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高于模型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在目标象限中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高于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与其他组相比,模型组海马CA1锥体细胞缺失脱失,排列疏松,部分白质纤维变稀疏且走行紊乱;模型组海马组织CA1区Nrf-2、γ-GCS、HO-1、CREB、GSK-3β、caspase-12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Nrf-2、γ-GCS、HO-1、CREB、GSK-3β水平高于模型组,caspase-12低于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组的变化最显著(P<0.05)。结论:川陈皮素可能通过调节海马CA1区的氧化应激及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改善麻醉后老龄
- 赵广平史炯程晶晶陈永学
-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川陈皮素麻醉学习记忆老龄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小儿非肌松条件下全麻气管插管时ED_(50)和ED_(95)值分析以及探索构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基于非肌松条件行小儿全麻气管插管操作,探究此时复合使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标准剂量的ED_(50)值与ED_(95)值。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本院基于非肌松条件行全麻气管插管操作的30例患儿,在复合使用标准剂量丙泊酚进行麻醉的前提下,以2.5μg/kg为初始剂量使用瑞芬太尼,随后按照1.1倍的标准不断追加2次用药,即2.3μg/kg、2.7μg/kg。对比瑞芬太尼用量为2.5μg/kg、2.3μg/kg、2.7μg/kg时患儿在插管前1分钟、插管时、插管后5分钟这三个时间点的指标——呼吸频率与平均动脉压,还有心血管阳性反应发生率,分析达到满意气管插管条件时瑞芬太尼的ED_(50)值与ED_(95)值。结果:瑞芬太尼用量为2.5mg/kg时患儿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其他两种用量;就心血管阳性反应发生率而言,用量为2.7mg/kg为93.33%(28/30),2.5μg/kg时为53.33%(16/30),2.3μg/kg时为23.33%(7/30);ED_(50)值与ED_(95)值分别为2.3μg/kg、2.7μg/kg,置信区间分别为(2.2~2.4)μg/kg、(2.6~3.4)μg/kg。结论:若要取得满意气管插管效果,ED_(50)值与ED_(95)值应为2.3μg/kg[(2.2~2.4)μg/kg]、2.7μg/kg[2.6~3.4)μg/kg]。
- 迟晓慧史炯卫晓娜王志刚王晓微陈永学
- 关键词:全麻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