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态变化的多中心动态调查
- 目的:在中国多大医院的内外科多个专业平行开展调查,应用SGA和NRS2002工具,前瞻性动态调查中国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态变化,分析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在2014年6月-2014年9月期间,对中国18个城市...
- 韦军民朱明炜陈伟曹伟新董碧蓉崔红元杨鑫朱赛楠
- 关键词:营养风险筛查
- 拍背排痰在肺部感染康复期中的应用
- 目的:采用恰当的拍背排痰方法,探讨在肺部感染病人康复期中的影响。方法:选择100 例住院患者,均为肺部感染患者,采取恰当的拍背排痰治疗措施,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采用正确恰当的拍背排痰方法,患者...
- 陈伟刘丽杰
- 老年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工具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比较4种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评估工具对老年肺癌患者发生VTE的预测效能。方法连续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老年肺癌患者,采用Caprini评分、Padua评分、Khorana评分和COMPASS-CAT评分4种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并随访至入组后第6个月。根据各评分对应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两组之间发生VTE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4种VTE预测工具对老年肺癌患者远期发生VTE的预测效能。结果纳入111例老年肺癌患者,入组后6个月内,20例(18.0%)发生VTE。VTE组和未发生VTE组D-二聚体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rini评分高危组VTE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Padua评分高危组VTE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Khorana和COMPASS-CAT评分高危组VTE发生率均高于非高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adua评分、Caprini评分、Khorana评分和COMPASS-CAT评分对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05(95%CI:0.672~0.937)、0.757(95%CI:0.643~0.871)、0.552(95%CI:0.401~0.704)和0.515(95%CI:0.356~0.673)。结论老年肺癌患者VTE发生率高,亟须通过风险预测工具早期发现高危人群。Padua评分系统对老年肺癌患者VTE风险的预测效能优于Caprini评分、Khorana评分和COMPASS-CAT评分。
- 梅茵黄立学刘晔陈伟
- 关键词:老年人肺癌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护理
- 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 目的:探析老年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施行呼吸康复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的比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
- 陈伟孟庆玲刘丽杰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沙丁胺醇与多索茶碱3种时序给药的安全性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给药时序不同对沙丁胺醇与多索茶碱联用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住院、需要联用沙丁胺醇和多索茶碱治疗的患者。先将护士分为A、B、C 3组,符合入选要求的患者入院时逢哪组护士值班即进入哪组。A组患者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结束后静脉滴注多索茶碱,B组患者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与多索茶碱静脉滴注同时进行,C组患者多索茶碱静脉滴注结束后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7 d为一个疗程,用药1~2个疗程,第1疗程出现不良反应者即停止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各纳入患者100例。A组男性63例,平均年龄(71±13)岁;B组男性58例,平均年龄(71±12)岁;C组男性64例,平均年龄(73±12)岁。疾病诊断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癌、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3组之间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和不同疾病所占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共有1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4例次,其中心悸12例次,呼吸困难加重10例次,手指震颤2例次。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100)、10%(10/100)和5%(5/100),A组与B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给药时序对沙丁胺醇与多索茶碱联用安全性有明显影响,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结束后再静脉滴注多索茶碱的给药时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
- 王紫馨刘丽杰孟庆玲陈伟张晶郑辉季聪颖
- 关键词:沙丁胺醇多索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