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峰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新泰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创伤性肝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技术在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5例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经导管肝动脉插管造影并用明胶海绵或金属弹簧圈栓塞出血动脉分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栓塞出血动脉并完全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创伤性肝破裂出血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措施。为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术中应尽可能减少对比剂的用量。
- 尹化斌谭建平王玉峰张斌
- 关键词:肝脏创伤动脉栓塞术
- 18例胃肠间质类肿瘤影像学分析
- 2005年
- 王玉峰
- 关键词:影像学分析类肿瘤间质细胞肿瘤临床影像学影像学资料钡餐造影
- 肺周围多结节小细胞癌的临床及X线诊断被引量:1
- 2004年
- 王玉峰殷晓风李敬华
- 关键词:肺小细胞癌X线表现支气管扩张慢性肺炎
-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附4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血栓性静脉炎。髂股静脉为下肢静脉回流的唯一主干血管,一旦出现血栓,回流受阻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发绀,严重时出现湿性坏死,从而致残。多发生于外科手术,特别是盆腔手术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血栓性静脉炎。髂股静脉为下肢静脉回流的唯一主干血管,一旦出现血栓,回流受阻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发绀,严重时出现湿性坏死,从而致残。多发生于外科手术,特别是盆腔手术以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病人以及高粘血症病人。
- 张斌赵新刚李敬华王玉峰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并发症病例分析
- 两种模式在影像诊断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两种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的诊断效果。方法:将41名医学见习生分组,分别按照先文字后图片(A组)和先图片后文字(B组)的方式辅导后进行测试,比较诊断率的差别。结果:对典型病例组,B组的诊断率(80%,16/20)与A组(70%,14/20)无明显差别(P=0.465)。对于非典型病例,B组诊断率(60%,12/20)明显高于A组(25%,5/20)(x^2=5.013,P=0.025)。结论:在影像诊断教学中,先图片后文字的教学模式或许更具有启发性。
- 陈绪珠李敬华王玉峰戴建平
- 关键词:影像医学教学方法
- 肝脾双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附12例报道)
- 2003年
- 张斌王玉峰马永菊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脾功能亢进
- 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表现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初步总结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表现特点,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16例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患者的术前M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病灶平扫均呈长T1、长T2改变,无钙化,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其中,11例位于大脑凸面,13例见瘤周水肿,仅3例出现坏死、囊变。结论颅内血管瘤型脑膜瘤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正确诊断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 李敬华王玉峰陈绪珠
- 关键词:血管瘤型脑膜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