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强
- 作品数:20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辉煌的历程 厚重的文献——写在《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出版之际
- 2011年
- 高度重视党的文献编辑工作,不断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和思想养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至新中国成立以前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文献,包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中央全会等重要会议的文件,中共中央的重要决议、决定、宣言、通知、通告、指示,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电报、书信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高度凝聚了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 李捷边彦军庹平郝首栋王玉强
-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
- 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成果——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综述
- 2007年
- 王玉强
- 关键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学术论文
- 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人民公社与包产到户
- 2017年
-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土地改革中获得土地并以其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农民,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几年内便从初级社、高级社跑步进入人民公社,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使广大农民彻底摆脱历史悠久的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的束缚,但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仍然试图在人民公社里寻找生存空间。此类纷争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人民公社与包产到户的纠葛,这在国民经济遭遇困难时表现得更加尖锐。最终在国家干预下,人民公社继续了一个时期,而包产到户则暂时蛰伏下来。
- 王玉强
- 关键词:政治社会学包产到户农民人民公社
- 朱德从同盟会员到共产党员的思想转变论析
- 2007年
- 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朱德从同盟会员转变为共产党员的历程独具特色。他长期从事旧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参加过军阀混战,在思想煎熬和不被理解的痛苦中坚持不懈地寻求救国真理。经过思想发轫期、蜕变期和飞跃期,朱德最终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从而完成了改造自我的过程。
- 王玉强
- 关键词:同盟会员共产党员
- 刘少奇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育与就业现状背景下的历史文献解读被引量:5
- 2011年
- 20世纪50年代,刘少奇针对我国当时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相互脱节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思想。这一思想从产生、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解读,详细地分析了其思想的发展过程。
- 王玉强
- 关键词:两种教育制度
- 刘少奇对新中国发展问题的三次重大思考
- 1998年
- 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及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就新中国发展的问题做了三次重大思考,思考的主线是发展生产力。一、建国前后对新中国发展问题的思考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是一个为新中国规划建设蓝...
- 王玉强
- 关键词:向社会主义过渡共产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调整中央文献研究室
- 刘少奇与调查研究
- 2010年
-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职务,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参与了新中国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制定和指导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为我们党形成、丰富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贯彻方面也很有特点,突出表现在他的调查研究活动上。
- 王玉强
- 关键词:实事求是
- 毛泽东与新中国初期的镇反运动
- 2016年
- 1950年10月至1953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镇反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建设新中国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直接领导了这场运动。他明确了运动的政策方针,即"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总政策和"稳、准、狠"的方针;既主张全面进攻,又强调重点是清理内部和城市;打破关门主义和神秘主义,实行镇反运动的群众路线,建立镇反的统一战线。在运动渐入高潮、"左"的偏向抬头时,毛泽东果断地连续采取紧急措施,迅速收缩、严格控制运动。主要是:紧急收回捕杀批准权,严格控制处决比例;创造性地提出"死缓"政策和刑罚;紧急召开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切实全面地贯彻收缩方针;谨慎清理中层内层。镇反运动声势迅猛,但没有普遍发生大的偏差,更没有发生扩大化,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 王玉强
- 关键词:毛泽东新中国镇反运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学习习近平关于六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论述被引量:2
- 2017年
-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地从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史、6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90多年中国共产党历史、170多年中国近代以来历史、500年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等六个历史时期这一宏阔的视角,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通过分析习近平的相关重要论述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党和人民90多年接续奋斗的伟大历程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基于500年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历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走出来的。
- 王玉强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渊源
- 四清运动动员模式的政治社会学分析被引量:15
- 2006年
- 在四清运动中,随着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的迅猛拓展,工作队—贫协从社会动员主体迅即转变为基层社会的非常规权力组织。工作队—贫协的成长过程、内部结构、运作程序和行为内容,显示了它在运动中的意义:彰显中央政权与基层政权之间的信任危机,填补权力真空并成为权力更替的让渡载体,使重建后的基层政权在社会治理中更加依附于中央政权,从而强化了中央政权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因此,与其说这是新一轮的自觉“革命”,不如说是中央政权重构并巩固其权威基础的社会治理行为,而阶级斗争意识形态不过是一层包裹罢了。
- 王玉强
- 关键词:四清运动阶级斗争权力工作队贫下中农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