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
- 作品数:9 被引量:23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石油钻探用螺杆钻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钻探用螺杆钻具,包括装置主体、装置底座和螺旋叶片,装置主体的下方两侧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装置主体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下方两侧固定连接有装置底座,螺旋叶片的顶部内部固定连接有马达定子...
- 黄勇何世明杨炳祥
- 文献传递
-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段沉积环境分析
-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由下向上划分6个岩性段。须一段、须三段和须五段以深灰、灰黑色泥页岩为主,夹细、粉砂岩及薄煤层,将它们称为泥岩段;须二、须四和须六段以浅灰色砂岩为主,夹少量可含或不含薄煤层的页岩,或夹深灰色的泥质粉...
- 陆廷清黄勇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浅水三角洲
- 文献传递
- 一种轮式储苗植苗压土一体化植树机器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式储苗植苗压土一体化植树机器人,至少包括轮式底盘、钻孔植苗机构、回填机构和传输树苗装置;所述轮式底盘包括车轮、驱动电机和减震器;所述钻孔植苗机构包括中空钻杆、设置于中空钻杆底部的可开合式中空钻头、用...
- 刘燕洪黄小珂刘鑫黄勇韩兴龙陈淼罗蔚萱刘黛漪李可罗浩伦祝烽云张伟业
- 预凝胶技术及其在火烧山裂缝性砂岩油藏中的应用
- 该文简述了火烧山裂缝油藏调堵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了预凝胶调剖技术是提高裂缝性油藏调堵水效果的重要方法.考察了预凝胶的影响因素(包括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pH值、温度、添加剂、聚合物水解度及矿化度),根据火烧山大裂缝油...
- 黄勇
- 关键词:影响因素裂缝性油藏提高采收率
- 文献传递
- 一种石油钻探用螺杆钻具
- 本发明涉及钻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石油钻探用螺杆钻具,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顶...
- 黄勇何世明杨炳祥
- 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滩相储层特征及其分布被引量:22
- 2010年
- 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为生物颗粒滩储层,目前对该套地层中的滩体类型及其特征研究较少。为此,在分析该区栖霞组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生物颗粒滩在纵向上的岩相组合、储集空间发育情况和物性特征,探讨滩体的储集性能与储层的平面分布。根据野外露头资料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物性分析结果,认为滩体形成时的古地理背景及经历的成岩作用不同,导致沉积的岩性组合、储集性能和分布差异极大。天井山—矿2井—西北乡一带的浅水高能生物滩位于栖霞组二段的中部,形成于龙门山古断裂上升盘的局部高地,由中—粗晶白云岩、生屑白云岩和云质"豹斑"石灰岩组成,累计厚度为60~90 m,滩体频繁暴露于水体之上,发生混合水云化作用和溶解作用,物性较好,是最有利的储层分布区;通口—水根头、余家沟—曾家山和鱼洞河—旺苍—巴中一带的深水低能生物滩发育于栖二段的顶部,形成于浅缓坡下部的浪基面附近,水体较深,能量较低,储集空间欠发育,为区内差—非储层分布区。
- 曾德铭石新王兴志黄勇杨跃明
- 关键词:早二叠世沉积岩相储集层特征
- 黔东南小里地区新发现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 黔东南新元古界以产脉金为特色,产量高,勘查难度大.近几年来,我省地质学家十分关注在江南造山带寻找新类型金矿的工作,2007年8月,笔者在小里地区南华系长安组发现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 邓贵标黄勇闵艳艳
- 关键词:新元古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前景
- 文献传递
-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黄龙组岩溶角砾碳酸盐岩特征被引量:9
- 2013年
- 四川盆地东部中石炭统黄龙组普遍发育的角砾碳酸盐岩主要为准同生与岩溶两种类型,为有效区分这两种角砾碳酸盐岩,加深对储层成岩演化的认识,重点研究了岩溶角砾碳酸盐岩的特征。根据该区89口井的岩心观察描述与测井分析结果及部分井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认为黄龙组岩溶角砾碳酸盐岩具有如下特点:①主要为岩溶角砾白云岩,发育崩坍型、运积型与缝溶型3种类型,并以运积型为主,且局限分布于黄龙组中上部;②角砾与基质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差异较大,基质不纯,角砾间充填较多的泥质或含泥质、铁质的碳酸盐岩胶结物;③具有高自然伽马值与低电阻率特征。综合分析后的结论认为:崩坍型岩溶角砾白云岩厚度较大,但仅局限分布,且储集性能极差;运积型岩溶角砾白云岩虽层薄,但部分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可以发育成较好的储集体;缝溶型岩溶角砾白云岩溶蚀孔缝发育,是有利的储集体,但分布较少。
- 朱智鹏黄勇汪洋
- 关键词:四川盆地石炭纪碳氧同位素电性特征
- 页岩气基本特征、主要挑战与未来前景被引量:206
- 2017年
- 美国页岩气突破与工业化生产,开启了"非常规油气革命",深刻改变了全球油气供给格局,影响了全球能源发展态势与油气价格走势。基于对国内外页岩气发展实践的总结以及页岩气基础研究所取得的认识:(1)系统总结了含气页岩层系的7项基本特征,即页岩气大面积连续分布、纹层及层理普遍发育、纳米级有机孔隙丰富、甜点区(段)富集、热成因游离气含量决定初产、天然裂缝发育及超压控制高产、水平井压裂缝网"人造气藏"实现有效开发等;(2)划分对比了中美页岩气发展的阶段,即中国分为合作借鉴、探索评价和规模建产3个阶段,美国分为科学探索、技术突破和跨越发展3个阶段;(3)指出未来中国页岩气发展仍面临落实非海相页岩气产出潜力、突破3 500m以深核心技术与装备、建立山地及丘陵地表"工厂化"生产模式、提升页岩气开发效率效益等4项主要挑战;(4)综合预测全球页岩气产量将持续快速增长,2040年有望达到1.1×10^(12) m^3,中国将可能成为仅次于北美的最大页岩气产区。
- 邹才能赵群赵群杨智董大忠梁峰杨智邱振端安详梁峰胡志明
- 关键词:黑色页岩非常规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