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杰
-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红外线治疗溃疡的研究现状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红外线疗法因其操作方便、刺激性小、疗效高、见效快、无副作用,在临床上已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红外线治疗溃疡的优势非常明显,但红外线疗法目前仅在治疗宫颈糜烂中应用的较为广泛,还有待于进一步在各个类型的溃疡治疗中推广应用。其中,远红外具有提高身体的含氧量、促进新陈代谢、平衡身体的酸碱度等重要作用,在未来的红外线临床治疗中可以更多的加以利用。作者指出应用红外线疗法取得较佳疗效有两个重要因素:治疗时间与治疗强度。
- 郑志杰赖新生
- 关键词:溃疡
- 前列腺增生治疗概况被引量:8
- 2010年
- 通过分析近10年内的相关文献,从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理疗、手术治疗4个方面就前列腺的治疗现状进行了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与研究。
- 郑志杰赖新生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 纳甲法“癸日开穴”“合日互用”问题之我见被引量:2
- 2010年
- 郑志杰赖新生
- 关键词: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
- 人迎寸口脉诊法的文献与临床研究探讨被引量:14
- 2011年
- 独取寸口法由于更为简便及方便脏腑辨证等原因而取代人迎寸口脉诊法成为脉诊的主流,但相关实验证实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治疗确有较好疗效,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人迎寸口脉诊法要在临床应用应注意几个问题:①以病侧的人迎寸口脉象为准;②脉象的盛以脉形的宽窄盛衰鉴别;③脉象的躁以血流速度鉴别;④治疗取穴应取相应经脉的原穴为主;⑤人迎寸口脉诊法的补泻对象、调整的经脉穴位、治疗间隔都与临床常用的针灸治法不同;⑥治疗后要复查脉象。
- 郑志杰赖新生
- 《难经》脉法之探讨
- 《难经》因首倡独取寸口法而在中医脉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对《难经》的详细考究,发现此寸口诊法与《脉经》始流传的寸口诊法迥然不同,从寸关尺的配比、脏腑定位、诊脉指导思想都有极大差异,认为《难经》的脉诊法是被大多数人遗...
- 郑志杰
- 关键词:《难经》中医脉诊学术思想
- 关于《内经》中五胜与五伤的析正
- 2011年
- 《内经》论述五气相胜并提出燥胜寒,而未提热所胜及湿所胜,作者通过作图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后认为燥胜寒不符合规律,依照五行相胜规律,应是热胜燥、湿胜寒。《内经》论述五伤提出热伤皮毛、苦热伤气、咸寒伤血,作者认为应是燥伤皮毛,热伤脉,寒伤骨,如此则不但同样契合医理,还与上下文协调一致,更符合原文意旨。鉴于《太素》在这两个问题上都起到了合乎逻辑的佐证,作者认为《内经》产生的这几个困惑是由于抄本破损及传抄失误造成的。
- 郑志杰赖新生
- 脉经脉诊法浅谈被引量:3
- 2008年
- 《脉经》为脉学经典著作,总结了晋代之前的古代脉学文献,如《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扁鹊脉法、华佗脉法等,是中医诊脉的主流脉法。后人对其脉法各有理解。通过对《脉经》中寸关尺的定位、脏腑分部所属、人迎之辨、八纲辨证的诊疗思想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寸关尺的定位关键是关部的结论,寸部在人迎线、气口线之前,尺部在神门线之后;相表里的脏腑在同部以浮沉分阴阳;人迎在此有两种含义,一指人迎线,一指人迎穴;《脉经》体现了八纲辨证的思想,以阴阳为总纲。
- 郑志杰李志刚
- 关键词:脉经脉诊寸关尺人迎
- 人迎寸口脉诊法的文献与临床研究探讨
- 独取寸口法由于更为简便及方便脏腑辨证等原因而取代人迎寸口脉诊法成为脉诊的主流,但相关实验证实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治疗确有较好疗效,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人迎寸口脉诊法要在临床应用应注意几个问题:①以病侧的人迎寸口脉象为准...
- 郑志杰赖新生
- 文献传递
- 《伤寒论》脉诊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伤寒论》非常重视脉诊,全书脉诊法以寸口诊法为主,兼论趺阳脉,还有少量关于少阴脉诊论述。通过对《伤寒论》中脉诊法的研究,发现其寸口诊法与《难经》《脉经》等医籍中脉诊法均不同,《伤寒论》中的脉诊法自成体系,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①以阴阳为总纲;②以尺寸脉合诊判断病在何经;③多论脉象,少谈脉位;④多言"尺寸",少语"关"部。趺阳诊法与少阴诊法常常相提并论,可见张仲景对胃气、脉根的重视。
- 郑志杰李志刚
- 关键词:《伤寒论》脉诊寸口诊法
- 古脉诊法的演变及与针灸的关系
- 古脉诊法指的是从我们发现的最早的脉诊法以来至《脉经》成书之前的时期,人们诊治疾病时所用的脉诊法。自《脉经》以降,人多只知有寸关尺分候脏腑的寸口诊法。但《脉经》的寸口诊法又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质疑,不同医家在运用此诊法时,对...
- 郑志杰
- 关键词:《脉经》针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