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手术相关人员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
- 目的 回顾2014-2017年发生在眼科手术室的锐器伤,分析发生锐器伤的原因,探讨实施各项改进措施后的实施效果,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方法 调查2014-2017年所有发生在手术室(包括供应室)的锐器伤,其中人员包括:医生(...
- 李美玲
- 关键词:锐器伤眼科手术室
- 自制口鼻通气托架在眼科局部麻醉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自制具有简易泵吸功能的口鼻通气托架在眼科局部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1—12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进行眼科局部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应用自制具有简易泵吸功能的口鼻通气托架)和对照组(采取鼻导管吸氧),每组28例。在手术铺巾前及铺巾后5、10、15 min,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患者呼吸微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湿度。术前及术后运用数字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呼吸舒适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呼吸频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均不存在差异(均P>0.05)。观察组在手术铺巾后5、10、15 min时呼吸微环境的温度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术后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32±0.77)分和(3.37±1.72)分,P<0.05]。结论:具有简易泵吸功能的口鼻通气托架改善了眼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的呼吸微环境,减轻了呼吸不适感。
- 李德华李美玲林培敏汤如青蔡燕丽杨鑫源吴政根
- 关键词:托架眼科手术局部麻醉
- 汕头市某眼科专科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锐器伤的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某眼科专科医院手术室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现状,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收集汕头市某眼科医院手术室2018—2020年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整理并分析该表中报告的锐器伤相关信息。结果2018-2020年共报告53例锐器伤。发生锐器伤的人群中助手医师占比最高,占50.94%,护士次之,占15.09%;致伤物以穿刺刀、针头为主,占比为32.07%;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在术后整理器械时和操作过程中,占比为28.30%。结论助手医师是眼科专科医院手术室锐器伤的高发人群,导致锐器伤的主要致伤物为穿刺刀和针头,主要致伤环节为操作过程中及术后整理器械时。医务人员防护意识不足,操作不规范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医院应增加针对预防锐器伤的培训次数,规范操作流程以降低手术室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
- 李美玲吴政根汤如青林培敏
- 关键词:锐器伤眼科手术室防护对策
- 手术室消耗性材料专人专职管理的实施与效果
-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一次性材料在手术中大量使用,如何确保医用材料的质量,就显得更加重要。消耗性材料的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2年多的实践,虽然已设立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取得了明...
- 李贡辉张铭志李美玲
- 关键词:手术室服务质量
- COVID-19疫情期间采用气体负压引流缓解眼科手术中患者佩戴医用口罩导致的呼吸不适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报告COVID-19疫情期间局部麻醉下眼科手术的预防措施,评估眼科手术中佩戴医用口罩患者的呼吸情况。方法:招募60例需要眼科手术治疗的中国患者,在眼科局部麻醉手术期间给予医用口罩作为COVID-19预防措施之一。采用吸氧和气体负压引流的方法缓解患者佩戴口罩存在的潜在呼吸不适感,并进行呼吸舒适度评分。结果:佩戴医用口罩患者出现轻到中度呼吸不适,总体平均得分为2.34±0.73分。吸氧和气体负压引流缓解了呼吸不适(总平均得分为0.15±0.75分,P<0.001)。呼吸不适或呼吸不适缓解度不存在性别和手术时间差异。术中出现负压气体引流失败会导致严重呼吸不适。结论:吸氧和气体负压引流可维持局部麻醉下佩戴医用口罩患者的呼吸循环。在COVID-19疫情期间建议接受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的患者佩戴医用口罩,以保护眼科医护人员。
- 李德华李贡辉伍子建林牡丹李美玲林培敏游玲张铭志吴政根
- 关键词:眼科手术医用口罩
- 手术室耗材专人专职管理的实施效果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手术室消耗性材料专人专职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实行手术室消耗性材料的专人专职负责管理制度,出入库及使用的信息化管理,成本核算等。结果保证了消耗性材料的及时供应,减少浪费,使手术能够顺利安全快速进行,提高了护士长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手术室护士的时间。结论通过设立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为非医疗专业人员,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只有通过不断沟通与培训,并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既能保证手术室消耗性材料的管理,又能提高手术室的服务质量。
- 李贡辉张铭志李美玲
- 关键词:手术室
- 农村地区违建的模糊性治理研究 ——以X市D镇为例
-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严格查处违规乱建行为[1]。违建不仅占据了耕地,影响了城乡整体规划,有损于农村人居环境形象,更是实现农业农村...
- 李美玲
- 文献传递
- PDCA循环管理在眼科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眼科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进行眼科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进行眼科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缝针丢失发生率、器械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缝针丢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记录、规范使用器械、器械管理、无菌状态、器械规范摆放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眼科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降低缝针丢失率,提高器械管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 汤如青林牡丹李德华李美玲林培敏肖晓霓
- 关键词:PDCA循环眼科手术器械管理
- 充分硅油填充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前后段联合手术,后囊切开联合下方周边虹膜造孔、充分硅油填充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复位率、视力恢复、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等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诊治的,既往有明确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史并曾行1次或多次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后视网膜仍有脱离的患者25例(25只眼)。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2.92±13.94)岁,既往平均行(1.44±0.71)次手术(范围1~3次)。本次术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_(1)级3只眼,C_(2)级9只眼,C_(3)级11只眼,D_(1)级2只眼;上方裂孔5只眼,下方裂孔18只眼,上下方均有裂孔2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2只眼。应用晶状体后囊膜切开、下方周边虹膜造孔,充分硅油填充治疗。收集并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已取油患者取油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网膜情况、眼内硅油状态、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等。结果所有患者出院时视网膜平伏,硅油完全退回玻璃体腔。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视网膜平伏,平均眼压(14.24±6.28)mmHg。平均随访时长(20.64±12.20)个月,期间所有研究眼玻璃体腔裂隙灯前置镜下及欧堡眼底照相均未观察到油水界面,提示硅油充填相对充分。其中17只眼已取出眼内硅油,平均硅油填充时间(7.26±2.02)个月,在取出眼内硅油前行角膜内皮镜检查,角膜内皮丢失率18.57%。8只眼未取出眼内硅油,平均随访时长(24.38±12.07)个月,其中高度近视黄斑萎缩明显、视力较差3只眼;广泛视网膜及脉络膜疤痕、眼压≤8mmHg3只眼;拒绝再次手术取油2只眼,至末次随访,17只眼已取出眼内硅油均保持视网膜完全贴附,8只眼未取出硅油均保持视网膜复位,未发现硅油乳化迹象。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logMAR(1.21±0.60)较术前logMAR(1.66±0.66)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王一帆黄梓敬柳俊涛黄定国郑德志林培敏谢海霞李美玲陈伟奇
- 关键词: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 眼科手术通气支架
- 一种眼科手术通气支架,包括有能竖向伸缩的竖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转动关节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通过转动关节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通过转动关节连接有短杆,短杆固定有硅胶软质支架,硅胶软质支架里面嵌藏有金...
- 李德华张铭志李美玲林培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