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东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贫血
  • 2篇缺铁
  • 2篇缺铁性贫血
  • 2篇儿童
  • 2篇
  • 2篇12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儿童
  • 1篇移植性
  • 1篇移植性肿瘤
  • 1篇抑制率
  • 1篇饮用天然矿泉...
  • 1篇乳酸
  • 1篇乳酸浓度
  • 1篇天然矿泉水
  • 1篇缺锌大鼠

机构

  • 5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广西艺术学院

作者

  • 5篇于东
  • 5篇黄连珍
  • 2篇杨冬梅
  • 2篇李涛
  • 1篇朱清华
  • 1篇王桂珍
  • 1篇朱清华
  • 1篇王桂珍

传媒

  • 2篇中国营养学会...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4篇1994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缺铁性贫血对7-12岁儿童身体做功能力的影响
迄今,有关7-12岁学龄儿童身体做功能力(PWC170)及缺铁性贫血(IDA)对 PWC170影响的报道尚少见,而该年龄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以42名7-12岁IDA儿童为研究对象,并与...
黄连珍付友才王晓红于东杨冬梅马先鹤虎凤仙李涛李翠荣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乳酸浓度
文献传递
富锌酵母中的锌在缺锌大鼠体内贮留利用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以缺锌大鼠为对象,给予4.612 5 mg/kg 体重锌后,观察了不同时间段锌在大鼠各组织的贮留与分布及 24 h尿、粪中累计排锌量和锌的贮留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锌在组织中的贮留与分布不同,肝脏为最高,其次为睾丸、肾、脾、心;24 h 尿锌、粪锌累计排出量约为给予量的 65%,表观贮留率为35.16%。结果提示,该富锌酵母用于防治儿童缺锌症,将取得较好效果。
黄连珍于东王桂珍朱清华
关键词:利用率锌缺乏
武汉市近郊7-12岁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的调查研究
为了解学龄儿童缺铁性贫血(IDA)患病情况,我们对武汉市近郊1160人7-12岁学龄儿童进行了调查。根据1982年全国儿科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以血红蛋白(Hb) <110g/L,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500μg/L...
黄连珍马先鹤李涛李翠荣杨冬梅于东虎凤仙付友才王晓红
关键词:儿童缺铁性贫血
文献传递
饮用天然矿泉水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1994年
"以肿瘤抑制率"为指标,观察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实体型和腹水型)和小鼠肉瘤180(实体型)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揭示,饮用天然矿泉水对艾氏腹水癌(实体型)和肉瘤180(实体型)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9.6%和37.5%。实验组平均瘤重分别与对照组平均瘤重比较,经七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2)和显著性差异(P<0.05)。
黄连珍于东徐旭亚曾风波
关键词:矿泉水肿瘤抑制率
锌酵母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本研究以缺锌大鼠为对象,给予4.6mg/kg体重锌后,观察了血清锌、组织锌的动态变化及24h尿、粪中累计排锌量和锌的吸收率。结果表明,锌酵母进入大鼠体内后血清锌变化的回归方程为:1ogC=0.690-0.041t,生物半衰期(t_(1/2))为7.4h,消除速度常数K为0.095h^(-1);锌在组织中均值的变化,除肾脏锌含量在7h达高峰值外,其它脏器中锌含量均在11h达高峰值;锌从尿、粪中24h累计排出量约为给予量的65%,表观吸收率为35.71%。
黄连珍于东朱清华王桂珍
关键词:酵母代谢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