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杨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课堂
  • 3篇教学
  • 2篇教学质量
  • 2篇课堂教学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特征
  • 1篇多目标
  • 1篇虚拟资源
  • 1篇云计算
  • 1篇能量感知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资源分配
  • 1篇网络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变换
  • 1篇离散小波变换
  • 1篇量感
  • 1篇教学行为
  • 1篇进化算法

机构

  • 5篇中国刑事警察...
  • 2篇沈阳航空航天...

作者

  • 5篇高杨
  • 2篇马贺男
  • 1篇段严兵

传媒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科学大众(智...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数据流序列异常PSO-PFCM聚类检测算法仿真被引量:1
2023年
大数据流序列异常检测过程中易受噪声数据的干扰,导致检测准确率和效率较低,为此提出基于改进PSO-PFCM聚类的大数据流序列异常检测算法。采用离散小波变换消除大数据中存在的噪声,避免检测过程受到噪声数据干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降噪后大数据流序列特征,采用基于改进PSO-PFCM算法优化大数据流序列特征的初始数目与中心,引入相似性区分矩阵模型,得到大数据流序列特征的异常数据,完成大数据流序列的异常检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检测效率高,检测时间始终低于20s,检测准确率一直稳定保持在85%以上,召回率最高达到90%,能够有效检测出数据流中的异常序列,且具有较高的应用性。
高杨马贺男刘晓菲
关键词:离散小波变换主成分分析
关于改进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
2016年
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介入,大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日趋丰富,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依托于这些工具和手段,源自国外的翻转课堂模式成为越来越多大学教师青睐的授课形式。但是在应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形式的更新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角色扮演(RPG)的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方法,以游戏的思维、过关晋级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配合翻转课堂使用,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反馈数据,该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段严兵高杨
关键词:RPG教学质量
云计算虚拟资源差分进化分配方法仿真被引量:3
2023年
云平台集群规模较大,集群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云计算虚拟资源分配带来了一定困难。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与时间复杂度,提出云计算虚拟资源差分进化分配方法。为实现全局能耗更新调节服务器工作电压和资源分配频率,使用动态能量感知策略计算资源分配的最短时间跨度与空闲分配时间,代入能量消耗时间变换因子,将分配所需能量转换成时间参数,使用二元组构建云计算资源分配模型;将资源节点拟作种群,通过资源-任务间接方式进行染色体编码,以轮盘赌原则为基础,采用差分进化算法更改种群染色体基因排列方式,推算个体适应度,通过变异概率自主调节种群个体,获取被标记的最优个体,实现云计算虚拟资源最优分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使用较少的服务器完成资源分配,云计算任务分配效率高且执行能耗低。
高杨马贺男刘晓菲
关键词:差分进化算法云计算虚拟资源资源分配能量感知
基于“雨课堂”的案例式教学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雨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工具,凭借着其操作简单、极大提升课堂互动效果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等教育的课堂中。警察院校因为其定位和功能的特殊性,很多专业课程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但是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和弊端存在,制约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总结了案例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雨课堂"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雨课堂"对于案例式教学的改善作用和效果,对于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能起到一定的积极示范作用。
高杨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教学质量
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通过研究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效果。首先,通过区域生成网络,确定课堂环境内多个师生目标的区域;利用基于序列多尺度特征的多目标姿态估计方法,在确定的目标区域内,估计多个师生目标的姿态,获取全部师生的骨骼序列关节点位置信息;其次,引入时空图卷积网络,构建识别方法,在时空图卷积网络内输入骨骼序列关节点位置信息,输出课堂教学行为识别结果;最后,通过S-T分析法结合课堂教学行为识别结果,完成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确定多个师生目标区域,完成多目标姿态估计。在不同课堂教学行为时,该方法多目标姿态估计的精度较高,可有效分析课堂教学行为。
高杨
关键词:多目标课堂教学多尺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