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瑜
-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 2016年
-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是记载其参加教育的内容、时间、地点、考试考核成绩和学习表现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依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015年获批建设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笔者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现状出发。
- 李萍王婧瑜
-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状归档材料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归档档案管理信息化
- 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权重平衡算法的遥感图像分类
- 2025年
- 针对城市遥感图像各种地物分布不均衡、分类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融合并行注意力与权重平衡算法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在DeepLabV3+和ResNet50创建的语义分割网络基础上,采用并行组合方式,融入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算法,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针对遥感图像地物类别占比不均衡问题,引入地物类别权重平衡算法,提高小类别地物的分类精度。为了验证网络模型的分类效果,利用Vaihingen数据集和Postdam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注意力机制和权重平衡算法的分类网络在Vaihingen数据集中测试数据的像素精度、平均交并比、平均F_(1)值分别为96.66%、90.35%、96.66%,在Postdam数据集中测试数据的像素精度、平均交并比、平均F_(1)值分别为95.74%、81.47%、91.82%;从分类细节看,增加注意力机制和权重平衡算法对占比较少的汽车识别精度有显著提高,在Vaihingen数据集中汽车的像素精度提高了26.44%,在Postdam数据集中汽车的像素精度提高了21.84%,取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
- 王民水王明常王婧瑜刘子维
- 关键词:遥感图像地物分类
- 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性被引量:2
- 2017年
- 在长春、松原2个地区研究玉米产量及构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增加千粒重和穗粒数明显下降,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两个地区均以7.5×104株/hm2的产量最高。在相同密度下长春地区玉米产量及千粒重高于松原地区。(2)生态因素对玉米千粒重影响显著,热量不足是限制吉林地区玉米产量的重要因子。(3)在日照充足、积温相对较低的松原地区,种植密度可适当高于长春地区。
- 宝音巴特王婧瑜朱景嵩朴春红谷岩
- 关键词:玉米产量生态因素
- 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 2023年
-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与社会发展及人类福祉关系密切。近些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过度影响,湿地正面临着面积减少、功能减弱、多样性降低等问题。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支柱,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也得到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结合湿地属性及政策保障有针对性地对湿地进行保护与修复,对区域的湿地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湿地恢复理论及湿地恢复原则入手,阐述了湿地恢复的主动恢复模式和被动恢复模式;从生境恢复技术、生物恢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水文修复技术、植被恢复研究、案例分析等方面介绍了湿地恢复的技术及案例,最后提出了出台政策、湿地恢复重塑、湿地旅游资源利用及湿地保护的创新机制试点等湿地保护的重点措施建议。
- 于寒周茜冉邹元春邹元春田雪孙明阳王婧瑜张鉴昊姜明
- 关键词:湿地保护湿地恢复
- 紫苏水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被引量:14
- 2017年
- 研究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水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SPF级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血症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饲养8周,测定小鼠体重及血清中血脂水平,判断小鼠高脂血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将建模成功的高脂血症组小鼠分为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10m L/(kg·d)及紫苏水提取物3 g/(kg·d)、6 g/(kg·d)、9 g/(kg·d),连续灌胃6周。试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血脂和抗氧化指标水平。结果表明,紫苏水提取物能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抑制丙二醛(MDA)活力,其中以高剂量紫苏水提取物的降血脂作用和抗氧化效果最好。紫苏水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有显著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 王婧瑜王涵谷岩
- 关键词:紫苏高脂血症降血脂抗氧化
- 2020年澳大利亚潮间带滩涂空间分布制图被引量:1
- 2024年
- 滩涂作为潮间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海岸线稳定,加速物质交换和促进碳循环等独特的环境调节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对潮间带湿地现状进行准确、及时的评估对实现可持续管理目标至关重要。研究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选用2020年Sentinel-2密集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集成最大光谱指数合成算法(Maximum Spectral Index Composite,MSIC)和大津算法(Otsu)构建多层决策树分类模型,实现澳大利亚潮间带滩涂的快速自动化提取。经过矢量化处理得到2020年澳大利亚高分辨率潮间带滩涂空间分布图,提取的滩涂面积为10708.22 km^(2),总体精度为95.32%,Kappa系数为0.94。该数据集存储格式为.shp,时间分辨率为年,空间分辨率为10 m,数据量为154 M。该数据能促进并管理沿海生态系统,如红树林造林和控制互花米草等外来物种入侵,同时还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如生物多样性、碳储量估算和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海水侵蚀。
- 陈繁贾明明贾明明王婧瑜于皓李慧颖
- 关键词:滩涂湿地
- 吉单系列品种对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响应
- 2020年
- 以早、中、中晚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吉单441、吉单27、吉单53、吉单631、吉单50、吉单551、吉单558、吉单66为试验材料,研究吉单系列品种对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从3个生态区平均产量上来看,东部产量范围为10200.0~14123.6kg/hm^2,中部产量范围为9371.9~12241.2kg/hm^2,西部产量范围为8598.8~11039.0kg/hm^2;从品种平均产量上看,吉单441>吉单53>吉单631>吉单558>吉单27>吉单50>吉单551>吉单66,产量范围为12016.3~10293.8kg/hm^2。综合分析认为,本试验条件下,吉林省东部地区首选考虑种植吉单631,其次为吉单558和吉单441;吉林省中部地区首选考虑种植吉单558,其次为吉单50;吉林省西部地区首选考虑种植吉单558,其次为吉单631。
- 袁静超马永鑫王婧瑜张洪喜刘剑钊刘松涛梁尧张秀文
- 关键词:玉米
- ‘吉单’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 2021年
- 因吉林省品种层出不穷,却鲜有能够实现大面积推广,本研究以吉林省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吉单441’、‘吉单631’和‘吉单558’为试验材料,研究‘吉单’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在吉林省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吉单558’和‘吉单631’在种植密度为7.5×10^4株/hm2时干物质累积量达到最大值,开花期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均为种植密度(×10^4株/hm^2) 9.0跃7.5跃6.0跃4.5跃3.0。根据实际种植情况、品种特性及方程模拟情况,在吉林省东部适宜种植密度为6.7伊104株/hm^2左右,中部适宜种植密度为6.5伊104株/hm2左右且可根据当地条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在吉林省西部适宜种植密度为6.0伊104株/hm^2左右。随种植密度增加,未见‘吉单’品种倒伏显著相关,6展叶期和乳熟期,干物质累积量与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开花期(R1)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与叶面积指数均极显著相关,‘吉单558’干物质累积量与产量显著相关,‘吉单631’干物质累积量与叶绿素值显著相关;成熟期仅‘吉单558’表现为干物质累积量与产量显著相关。应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合理密植,才能充分发挥品种光合特性,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吉单’品种为吉林省自主研发玉米品种,本研究可为提高吉林省玉米品种综合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为吉林省玉米持续丰产提供参考。
- 袁静超马永鑫刘剑钊刘子轩王婧瑜张洪喜梁尧蔡红光张秀文任军
- 关键词:种植密度
- 中药有效成分对动物疫苗的免疫佐剂效果及相关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3年
- 佐剂作为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安全性及对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受到广泛重视。动物疫苗佐剂种类较多,包括铝佐剂、油乳佐剂和脂质体佐剂等。但由于可应用的佐剂有限,疫苗的需求量增大,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佐剂成为新的研究热潮。中药具有易获取、毒性低和免疫活性强等特点,有潜力成为新型疫苗佐剂。笔者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佐剂活性、联合疫苗后的免疫调节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阐明中药有效成分作为动物疫苗佐剂的可能性及研究进展,为新型佐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 刘宏莹王婧瑜崔珍珍马青霞汪婷婷李健明时坤时坤杜锐宫庆龙
- 关键词:中药动物疫苗佐剂
- 不同玉米大豆间作行比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4
- 2023年
- 为研究适合东北黑土区玉米大豆间作行比,促进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推广应用,本研究以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玉米单作(M)、大豆单作(S)、玉米大豆行比2∶4间作(M2S4)、玉米大豆行比4∶4间作(M4S4)和玉米大豆行比4∶6间作(M4S6)处理,分析不同间作行比对大豆株高及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相关指标、产量及经济产值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显著增加了大豆株高,降低了干物质量,同时,随着玉米条带数的降低及大豆条带数的增加,光合参数Gs和Tr与单作处理之间呈显著性差异,而Ci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4∶4间作行比(M4S4)处理具有较好的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为1.26,在考虑了政府补贴后,间作复合经济产值显著高于各单作处理,其中,M4S4处理最具有增收潜力。综上,M4S4模式为东北黑土区最佳玉米大豆间作配置方式。
- 曹曼君王婧瑜崔悦Deborah Joy Blessing李双陈喜凤谷岩
- 关键词:玉米大豆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