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
- 作品数:19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16份四川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抗条锈性表现被引量:3
- 2018年
- 小麦条锈病我国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的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环保的措施。2014—2017年,先后对16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不同生态区的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评价其抗病性。结果发现,所有供试品种均表现感病,川农10号等5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
- 曹世勤王万军王万军孙振宇贾秋珍徐志贾秋珍张勃
- 关键词:小麦品种抗条锈性
- 小麦不同抗白粉病基因及品种在成都平原抗病的有效性被引量:4
- 2019年
- 为了解小麦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材料及审定品种在成都平原对白粉病的抗性表现,2015-2017 年在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104.47°E,31.52°N)和广汉市连山镇(104.18°E,30.59°N)设置病圃,种植42份 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材料以及85份小麦审定品种,于2016-2018年乳熟后期调查病害级别、普遍率和严 重度。结果表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材料中,Coker983P (m5+6)、WembleyP (m12)、BrigandP (m16)、南农 9918P (m21)、赤牙糙P (m24)、NCD7P (m34)、NCD3P (m35)、NCD4(Non-Pm1)、复壮30P (m5e)和Tabasco P (m46)在两个病圃(2016和2018年)均表现抗白粉病,而 KavkazP (m8)、W150P (m3e)、Hope/8ccP (m5a)、 TimgalenP (m6)和5P27P (m30)在两个病圃内均表现感病。85份小麦审定品种中,国豪麦3号、蜀麦375、蜀 麦482、杏麦2号、绵阳29号、绵阳33、绵麦228、西科麦5号和良麦4号9个品种连续三年(2016-2018年)在 两地均表现抗病,有37个品种三年在两地均表现感病。其余27个含已知抗性基因材料和39个小麦审定品 种的抗病性表现则在不同地点和年份并不稳定。
- 徐志张英王胜姬红丽倪健英彭云良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病圃
-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832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细胞学鉴定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对簇毛麦与7182杂交获得的抗条锈病新种质V832进行抗条锈病鉴定和遗传分析,明确V832含有的抗病基因以及细胞学特性.【方法】以V832、感病对照铭贤169及其杂交后代F 1、F 2、F 3和BC 1群体为材料,采用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菌系)Su11-4、Su11-7、CYR23、CYR29、CYR32、CYR33和CYR34对供试群体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鉴定,分析抗病基因的遗传规律,并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V832含有的外源染色体片段进行鉴定.【结果】V832在苗期对7个条锈菌生理小种均表现免疫或近免疫,其抗性可能来源于簇毛麦.V832对Su11-7和CYR32的抗病性都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GISH分析表明V832含有来自簇毛麦的染色体片段,是一个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结论】簇毛麦易位系V832对我国目前流行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可以作为抗源在我国小麦抗条锈育种中应用.
- 卢涛杨艳徐志马东方尹军良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易位系
- 一种螟虫卵寄生性天敌室内收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条件下螟虫卵寄生性天敌羽化及收集等相关研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螟虫卵寄生性天敌室内收集装置,包括饲养组件、收集组件和布罩,通过在天窗上设置防虫网,防止羽化的寄生蜂逃跑,进而避免造成损失,从而提高该收...
- 于文娟谢家廉徐志张姝杨芳吴晗霖姬红丽彭云良
- 四川省小麦品种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田间抗性表现及其SSR遗传分析
- 条锈病和白粉病是四川省小麦生产上两大主要流行病害.及时掌握该地区品种抗性及分布情况,对于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小麦抗性品种布局、病害流行预测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四川省不同地区小麦栽培品种2010年614份、2011年5...
- 徐志章振羽倪健英张重梅姬红丽彭云良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抗性SSR
- 331份四川小麦品种(系)在甘肃陇南抗条锈性表现及利用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2014年-2017年度先后对331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系)在温室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条锈菌混合菌鉴定和甘谷试验站大田成株期分别接种CYR32、CYR33、CYR34、G22-14、中4-1和混合菌鉴定,同时在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发现: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苗期、成株期表现抗病的分别有‘XK201465’等36份和‘XK20132’等72份材料,分别占10.88%和21.75%;有‘XK62483’等11份材料全生育期表现抗病,占3.32%;两地三年自然诱发鉴定发现,仅有‘XK20132’等5份材料在两地均表现抗病,有‘川农17’等30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对供鉴材料在甘肃陇南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 曹世勤孙振宇孙振宇王万军徐志王万军贾秋珍黄瑾杨随庄
- 关键词:小麦品种(系)条锈病
- 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年度动态变化被引量:5
- 2018年
- 通过对陕西省近6年来的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监测结果表明,供试陕西省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1c、Pm2、Pm4a、Pm4b、Pm4c、Pm5b、Pm12、Pm13、Pm16、Pm21、Pm24、Pm30、Pm35、Pm40、Pm46、Pm2+Mld、Pm2+6、Pm4+8和Pm4b+5b的毒性频率均低于30%,是当前的有效抗病基因(组合);对抗病基因(组合)Pm1a、Pm3a、Pm3b、Pm3c、Pm3e、Pm3f、Pm5a、Pm6、Pm7、Pm8、Pm17、Pm19、Pm25和Pm1+2+9的毒性频率均高于70%,说明抗病性能较差,已不适合在育种和生产上使用。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3d、Pm24、Pm35和Pm"XBD"毒性频率呈下降趋势,对Pm2、Pm4a、Pm4b、Pm5b、Pm2+6、Pm4+8、Pm4b+5b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其重点监测。监测发现,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12、Pm16、Pm21和Pm46的毒性频率为0,对Pm1c为0.63%,表明这几个基因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病基因,应加快对其合理利用的步伐。
- 刘伟王振花曹学仁徐志史倩倩韩龙萍范洁茹王保通周益林
-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抗病育种
- 川渝稻区水稻螟虫种类组成及大螟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态性的差异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通过对川渝稻区水稻孕穗灌浆期螟虫种类组成情况及大螟Sesamia inferens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的分析,了解各地区水稻孕穗灌浆期螟虫发生情况及大螟种群间的亲缘关系,为水稻螟虫的区域治理对策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对川渝地区13个市县的水稻螟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及采样,利用MEGA等软件对采集到的大螟样本的线粒体COⅠ基因和COⅡ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以获取样本群体遗传多样性信息。【结果】川渝稻区水稻孕穗灌浆期螟虫主要由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和大螟组成,二化螟为优势种群,其次为大螟;而不同地区间螟虫种类和优势度存在差异,其中川西稻区只有二化螟,重庆地区有二化螟和大螟。大螟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螟幼虫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在627bp区段中共有386个多态性位点,包含16个单倍型;川东地区大螟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91057;系统发育树显示,川东地区(除营山)大螟地理种群聚合为一大分支,其他大螟地理种群聚合为一个大分支。而对同批大螟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363 bp的区段中存在228个位点多态性,有10个单倍型;川东地区大化螟种群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71579;在系统发育树中,重庆地区种群、杭州地理种群和梓潼种群聚合为一支,其余种群聚合为一支。【结论】川渝稻区螟虫主要由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组成,二化螟为优势种群,其次为大螟。川东地区大螟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多态性比其他地区丰富。川渝稻区大螟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距离不明显,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与分布之间的相关性不大。
- 于文娟田幸徐志韩喜姬红丽彭云良
- 关键词:螟虫大螟地理种群
- 四川小麦条锈病菌贵农22致病类群流行对小麦品种抗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为了解小麦条锈病菌贵农22致病类群在四川流行后小麦品种田间抗性表现,将134份抗条锈基因载体材料和84份四川小麦生产品种,播种于四川省盐亭县黄溪乡、郫县太清镇和江油市武都镇病圃,乳熟后期调查。结果表明,Lee(Yr7,Yr22,Yr23,YrLe1,YrLe2)、Heines Kolben(Yr2,Yr6)、T.spelta album(Yr5)、Hybrid 46(Yr3b,Yr4b,YrH46)、Hobbit(Yr3,Yr4)、VPM1(Yr17)、Renan、Alba(YrAlba)、Avocet S*6/Yr15、Jupateco R Yr18、Kalyansona Yr2、Palula Yr30、Opata 85 YrSk、C591(Yr591)、Armada、Reichersberg 42和中四等17份材料,川麦45、川麦58、川农19、川农27、川育18、川育20、川育23、国豪麦3号、绵麦43、绵阳29号、先麦99和玉脉1号等12份四川小麦生产品种,连续两年中在各病圃均表现抗病;该致病类群流行前表现抗病的贵农22(Yr10)、兰天17(Yr26)和铭贤169*6/Yr10等材料和品种的抗性已丧失作用。品种抗性监测结果表明,贵农22致病类群流行过程中毒性不断增强。
- 徐志王胜姬红丽倪建英尹勇沈丽彭云良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菌
- 一种室内快速高效收集羽化的螟虫幼虫寄生性天敌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条件下快速高效收集羽化的螟虫幼虫寄生性天敌等相关研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室内快速高效收集羽化的螟虫幼虫寄生性天敌的装置,包括底盘、培养柱体、饲养柱体和收集管,通过将收集口的直径限定,使收集口只允许寄...
- 于文娟谢家廉徐志张姝杨芳吴晗霖姬红丽彭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