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伯南 作品数:6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金匮肾气丸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非那雄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金匮肾气丸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残余尿流量、最大尿流率、夜尿次数、前列腺体积、血睾酮(TSTO)和血雌二醇(E2)以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PSS、QOL评分分别为(8.28±1.01、2.30±0.20)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1.67±1.73、3.01±0.56)分;观察组治疗后残余尿流量、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3.08±2.84ml、12.34±2.91ml/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0.34±3.68ml、8.28±2.86ml/s);治疗后观察组TSTO、E2水平分别为(17.28±3.41nmol/L、143.82±20.71pmol/L)和对照组相比(17.05±3.65nmol/L、140.28±20.61pmol/L),差异不具有显著性;4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结论:金匮肾气丸可有效改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廖茜珣 侯伯南 罗晓光 刘焕兰关键词:金匮肾气丸 非那雄胺 前列腺增生 黄芪甲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 脑缺血是60岁以上最常见第二大死亡因素、第二大痴呆病因,并且在高收入国家中,中风占到医疗健康预算的3%-7%。随着我国老年化人口不断增加,近年来脑缺血的患病人数在持续递增,脑缺血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侯伯南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黄芪甲苷 内皮细胞 血脑屏障 幽门螺杆菌与舌苔的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舌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筛选特异性高的舌苔,并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中国优... 侯伯南 梁昊 刘锐 王奇 黄水清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舌苔 中医 舌诊 META分析 文献传递 槲皮素对鹅膏蕈氨酸致痴呆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鹅膏蕈氨酸(IBO)致痴呆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eynert基底核注射IBO建立痴呆大鼠模型。将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阳性药组,3 mg·kg-1),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100,30,10 mg·kg-1),连续给药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Ach)含量与乙酰胆碱转移酶(Ch AT)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大鼠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站台穿越次数明显减少(P<0.05);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明显;海马组织ACh含量、Ch AT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高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槲皮素各给药组对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中槲皮素高剂量组对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善作用较明显;各给药组的ACh含量、Ch AT活性均有上升趋势,其中槲皮素中剂量组的ACh含量明显升高(P<0.05),槲皮素高剂量组的Ch AT活性显著提升(P<0.01)。结论槲皮素能显著改善IBO致痴呆大鼠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病理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海马区中Ach含量及Ch AT活性有关。 陈惠芳 莫友胜 杨从 侯伯南 侯伯南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鹅膏蕈氨酸 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转移酶 清肝利胆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医症候为肝胆湿热型的慢性胆囊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胶囊联合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肿瘤坏死因子(TNF-α)、β-内啡呔(β-EP)、白细胞(WBC)、血清丙二醛(MDA)和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胆囊B超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为(6.73±2.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02±2.33)分。观察组治疗后TNF-α、β-EP和WBC水平分别为(0.8±0.1ng/ml、150.1±10.4pg/ml、7.11±0.36×109/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0.1ng/ml、170.0±13.2pg/ml、8.14±0.47×109/L)。观察组治疗后MDA和SOD水平分别为(13.1±0.5nmol/ml、682.1±35.7ng/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4.9±0.8nmol/ml、608.9±32.5ng/ml);4观察组治疗后胆囊B超疗效总有效率为81.63%,显著高于对照组59.18%。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1.22%。6治疗后观察组胆壁增厚、胆囊壁毛糙、胆囊体积变形和患者比例分别为(20.41%、22.45%、12.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46.94%、30.61%)。结论:清肝利胆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可有效降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体内炎症水平,调节体内相关因子水平,提高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 廖茜珣 罗晓光 俞裕天 侯伯南 刘焕兰关键词:清肝利胆胶囊 左氧氟沙星 基于现代文献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证据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利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分析、评价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试验,为治临床医生提供临床证据。方法:以刺血疗法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重要问题为出发点,检索当前国内外临床研究文献,根据循证医学五级分类标准,对于能够回答对应临床问题的证据进行分类,筛选出较高级别证据,采用Rev Man 5.0.20统计结局指标进行再次统计。结果:有27项研究符合本研究需要。A级证据表明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其余证据分别说明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及普通针刺,与电针疗效相当,可能加强针刺和西药的临床疗效。结论: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是肯定的;可能与西药等效,今后要设计更加严格的试验来验证其临床有效性。 廖茜珣 侯伯南 邹鸽 刘焕兰关键词:偏头痛 刺血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