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勇强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瘤
  • 4篇颅内
  • 3篇动脉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2篇信号
  • 2篇血性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通路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动脉瘤患者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信号转导

机构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太原市杏花岭...

作者

  • 8篇吴勇强
  • 7篇郭庚
  • 3篇王小刚
  • 1篇张霄
  • 1篇刘静
  • 1篇张霄

传媒

  • 5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内皮祖细胞与急性缺血性卒中被引量:1
2019年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参与多种生物学代谢过程。文章对EPCs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吴勇强任丽娜郭庚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内皮祖细胞
NF-κB信号转导通路对神经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2016年
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参与胚胎发育、炎症、免疫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等多种生物进程。NF-κB 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与神经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改变密切相关。研究 NF-κB 信号转导通路与胶质瘤增殖、侵袭、凋亡和血管新生的关系,将为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刘静吴勇强郭庚王小刚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NF-ΚB信号传导
表面改性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 Shield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
Pipeline栓塞装置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应用广泛,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逐步得以证实。然而,较高的金属密度结构导致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以避免血栓栓塞并发症。Pipeline Shield是一种新型表面改性栓塞装置,通过改变材料凝血活性和促进支架内皮化,能有效降低支架内血栓风险。文章就表面改性栓塞装置Pipeline Shield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吴勇强薛丽红张霄张霄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抗血小板聚集药
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后支架内狭窄的危险因素
2024年
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因相较于传统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动脉瘤闭塞率而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FD治疗后存在支架内狭窄(in-stent stenosis,ISS)的现象,其可能导致偏瘫、脑供血不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文章对颅内动脉瘤FD治疗后ISS的预测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李沛泽吴勇强陈阳郭庚
关键词:治疗性缩窄病理性
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后迟发性脑实质出血
2024年
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是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式之一。迟发性脑实质出血(delayed intraparenchymal hemorrhage,DIPH)是FD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神经功能恶化、转归不良甚至死亡。DIPH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缺血性病灶的出血性转化、药物治疗方案以及免疫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文章对颅内动脉瘤FD术后DIPH进行综述,以期为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周子涵吴勇强郭庚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出血手术后并发症
STAT1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1,STAT1)是一种可以和靶基因调控区DNA相结合的胞浆蛋白,通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来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增殖等基因的表达,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STAT1可以双向调控脑胶质瘤增殖,其异常激活可抑制脑胶质瘤的免疫逃逸和病理性血管生成、促进脑胶质瘤的凋亡。本文就STAT1的激活途径及其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作一综述。
王小刚吴勇强郭庚
关键词:脑胶质瘤STAT1信号通路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在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在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了STA-MCA搭桥术。通过手术前、后脑血管造影及CT脑灌注成像对吻合口通畅情况及脑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相关并发症及有无再发卒中。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了手术;25例患者无一例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造影示吻合口通畅,CT血流灌注成像显示术后6个月患侧脑血流量(rCBF)明显增加(P<0.05),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rMTT)下降明显(P<0.05)。神经功能mRS评分在术后6个月较术前有明显下降。结论:STA-MCA搭桥术可以提高闭塞侧脑组织的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并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辛晓东郝万如郭云王小刚吴勇强张文举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性脑卒中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后闭塞不完全的预测因素
2024年
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凭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FD治疗动脉瘤具有延迟闭塞的特性,随访期间部分动脉瘤未完全闭塞。文章对颅内动脉瘤FD治疗后闭塞不完全的预测因素进行了综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贺剑绗吴勇强郭庚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