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芳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折伴多发伤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骨折伴多发伤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骨折伴多发伤患者90例,根据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PLT降低组31例和PLT正常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创伤严重等级评分(IS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III评分(APACHE III)以及全身炎性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死亡的发生率,比较最终死亡的患者与存活患者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PLT降低组患者的ISS评分与APACHE III评分较PLT正常组均显著较高(P<0.05);PLT降低组全身炎性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分别为77.42%、83.87%、41.94%较PLT正常组54.24%、59.32%、15.25%显著较高(P<0.05);PLT降低组死亡率为29.03%较PLT正常组5.08%显著较高(P<0.05);死亡组患者PLT最低值与均值较存活组显著较低(P<0.05);死亡组患者血小板最早下降时间较存活组显著较早(P<0.05);血小板下降持续时间较存活组显著较长(P<0.05)。结论骨折伴多发伤患者血小板急剧下降会导致患者并发多种全身性炎症及功能障碍,患者死亡率高,血小板持续性降低和血小板计数快速的下降预示着患者预后不佳。
- 闫晓芳郑润桃左媛
- 关键词:血小板凝血预后
- 血清γ-痕迹蛋白及总胆汁酸在判断ABO溶血病新生儿肝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究血清γ-痕迹蛋白(Cys-C)及总胆汁酸(TBA)在判断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患儿肝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ABO-HDN新患儿55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5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Cys-C、TBA、β2-微球蛋白(β2-MG)、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并分别分析Cys-C、TBA、β2-MG水平与TBIL、ALT、AST、BUN、Scr水平的相关性。比较Cys-C、TBA、β2-MG检测ABO-HDN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各检测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Cys-C、TBA、β2-MG水平与TBIL、ALT、AST、BUN、Sc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55例新生儿中,48例肝功能损害,50例肾功能损害。在ABO-HDN患儿肾功能损害中,Cys-C检测灵敏度为84.0%,特异性为60.0%;β2-MG检测灵敏度为70.0%,特异性为40.0%。在ABO-HDN患儿肝功能损害中,TBA检测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71.4%;ALT检测灵敏度为68.8%,特异性为42.9%;AST检测灵敏度为70.8%,特异性为57.1%。结论血清Cys-C与TBA在判断ABO-HDN患儿肝肾功能损害中较为敏感,有助于ABOHDN患儿肝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郑润桃闫晓芳
- 关键词:Γ-痕迹蛋白总胆汁酸新生儿ABO溶血病
- 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2489例为研究对象,给予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女性的阳性率0.96%明显高于男性的0.56%,P<0.05;孕妇的阳性率1.13%显著高于非孕妇的0.79%,P<0.05;特异性检查中发现,同种特异性抗体17例,非特异性2例。结论在临床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有助于筛查出不规则抗体,保证输血安全性。
- 闫晓芳左媛周靖人许文雅
- 关键词:输血安全性不规则抗体筛查特异性受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