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峰

作品数:1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1篇图像
  • 4篇压缩域
  • 4篇矩阵
  • 4篇计算设备
  • 3篇多媒体信息
  • 3篇多媒体信息安...
  • 3篇信息安全
  • 3篇似然
  • 3篇似然函数
  • 3篇空间频率
  • 3篇灰度
  • 2篇异常点
  • 2篇正确率
  • 2篇锐化
  • 2篇损失函数
  • 2篇特征矩阵
  • 2篇图像块
  • 2篇图像锐化
  • 2篇图像纹理
  • 2篇图像纹理特征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控制工程...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航天

作者

  • 15篇丁峰
  • 14篇朱国普
  • 14篇杨建权
  • 4篇常杰
  • 2篇钱静
  • 2篇黄晓霞
  • 1篇代兵
  • 1篇韩杰才
  • 1篇杨宇
  • 1篇朱嘉琦
  • 1篇贾怡

传媒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图像掩模锐化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适用于图像处理与多媒体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图像掩模锐化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待检测图像,对所述待检测图像进行边缘检测,以获取特征区域,所述特征区域为垂直于边缘方向,并以边缘检测点为中心点的1×N...
丁峰杨建权朱国普黄晓霞
文献传递
JPEG压缩域增强的参数估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JPEG压缩域增强的参数估计方法,包括:对输入的JPEG压缩域增强图像的像素矩阵分块,挑选出适于参数估计的可用块;对每一个可用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得到对应的系数矩阵;对系数矩阵中的每一个空间频率,计算对应...
杨建权朱国普常杰丁峰
一种可逆水印方法
本申请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逆水印方法。现有方法还是会使嵌入水印后的掩体失真。对原始图像进行灰度转换后得到图像可能会被认为是噪声图像,而不能使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逆水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常杰丁峰王员根杨建权朱国普
一种基于纹理特征融合的图像修复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纹理特征融合的图像修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测图像转为灰度图;逐像素提取图像纹理特征;计算所述灰度图的图拉普拉斯在图像照度方向上的变化量;对所述变化量再次逐像素提取纹理特征;融合所有提取的纹理特...
张玉兰杨建权丁峰钱静朱国普
文献传递
JPEG压缩域增强的参数估计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JPEG压缩域增强的参数估计方法,包括:对输入的JPEG压缩域增强图像的像素矩阵分块,挑选出适于参数估计的可用块;对每一个可用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得到对应的系数矩阵;对系数矩阵中的每一个空间频率,计算对应...
杨建权朱国普常杰丁峰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纹理特征融合的图像修复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纹理特征融合的图像修复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测图像转为灰度图;逐像素提取图像纹理特征;计算所述灰度图的图拉普拉斯在图像照度方向上的变化量;对所述变化量再次逐像素提取纹理特征;融合所有提取的纹理特...
张玉兰杨建权丁峰钱静朱国普
文献传递
图像平滑化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适用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图像平滑化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确定边缘点,提取所述边缘点的像素,并建立特征矩阵,对所述特征矩阵进行求导,得到特征导数矩阵,通过分类算法对所述特征导数矩阵...
丁峰杨建权刘毅肖钟凯朱国普
文献传递
JPEG压缩域增强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JPEG压缩域增强的检测方法,包括:对待检图像像素矩阵分块,挑选出适于增强检测的可用块;对每一个可用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得到对应的系数矩阵;根据每一个增强参数候选值和所述系数矩阵,得到全局似然函数值;将每...
杨建权朱国普 刘祖权丁峰
图像平滑化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适用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图像平滑化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确定边缘点,提取所述边缘点的像素,并建立特征矩阵,对所述特征矩阵进行求导,得到特征导数矩阵,通过分类算法对所述特征导数矩阵...
丁峰杨建权刘毅肖钟凯朱国普
文献传递
铱衬底上金刚石外延形核与生长:第一性原理计算
2024年
异质外延为金刚石晶圆合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现路径,而Ir衬底上金刚石形核生长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能力制备最大直径为3.5英寸的晶体,开启了金刚石作为终极半导体在电子信息产业应用的大门。然而,表面形核、偏压技术窗口、金刚石外延生长等一系列发生在异质衬底上的问题都需要从生长热力学的角度给予解释。本研究针对化学气相沉积气氛中金刚石如何实现外延形核与生长这一关键问题,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从原子尺度对金刚石形核生长过程展开了系列探究。研究结果如下:C原子在Ir衬底表面位点吸附比在体相位点吸附更稳定,表明无偏压条件下金刚石形核只能在衬底表面发生;离子轰击作用下非晶氢化碳层中sp3杂化C原子个数随着离子动能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证实了金刚石高密度形核存在一定的离子动能与偏压大小窗口;金刚石沿着Ir衬底外延生长时界面结合能最低(约为–0.58 eV/C),意味着界面结合能是决定外延形核生长的主要热力学因素。本研究阐明了偏压辅助离子轰击促进金刚石单晶外延生长的热力学机制,对于指导金刚石及其他碳基半导体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王伟华张磊宁丁峰代兵韩杰才朱嘉琦贾怡杨宇
关键词:金刚石第一性原理结合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