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105 H指数:4 供职机构: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大面积头皮缺损患者22例,均应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2例患者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术后有3例患者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例患者出现脂肪液化,经相应治疗后均愈合。有4例患者供区创面较大需要植皮,有3例患者供区创面缝合后张力过大,经相应处理后伤口均愈合。22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至1年,21例患者皮瓣生长良好,血供丰富,质地柔软,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1例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死亡。结论应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临床效果较理想。 秦军 龙海光 赖昌生 钟家云 庞成 叶敏才 叶华关键词:头皮缺损 胸背动脉 穿支皮瓣 疼痛高张力位下小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疼痛高张力位下小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疼痛高张力位下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给予休息体位下压痛点小针刀松解治疗,每1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治... 龙海光 叶华 钟家云 梁博伟 黄汉春 李腾标 林夏全 唐福兴疼痛高张力位下小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疗效研究 <正>目的探讨疼痛高张力位下小针刀松解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疼痛高张力位下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给予休息体位下压痛点小针刀松解治疗,每1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 龙海光 叶华 钟家云 梁博伟 黄汉春 李腾标 林夏全 唐福兴关键词:小针刀松解 肩周炎 疗效研究 文献传递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四肢蔓状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龙海光 钟家云 叶华 杨珍 侯信合 林夏全 黄其裕 李腾标 黄汉春 赵德兵 赵勇 莫娟 李海涛 朱贤康 刘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产品的多样化,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血管成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计算机辅助技术是数字化外科学的关键技术,主要以医学影像学为基础,并涵盖三维重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计算机...关键词: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计算机辅助技术 颈椎前路手术垫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前路手术垫,包括床垫、头枕和颈枕,床垫与头枕一体成型,颈枕安装在床垫上,头枕两侧均设有护垫,两个护垫通过连接件连接,颈枕包括气囊、对气囊充气的充气球、连接气囊和充气球的导气管以及设置在导气管或气囊上... 龙海光 叶华 闫心滢 覃艺 侯信合 韦永镇 蔡志勇 周晓 李海涛 莫亚娟 陈芳梅文献传递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四肢蔓状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8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四肢蔓状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肢蔓状血管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血管瘤三维重建,设计手术入路并拟定手术方案指导手术;对照组术前采用血管彩超了解血管瘤情况,进行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四肢蔓状血管瘤术前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龙海光 叶华 钟家云 朱贤康 李腾标 黄汉春 林夏全关键词:血管瘤 计算机辅助技术 四肢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皮肿瘤创面15例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部肿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应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面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创面15例。创面部位:枕部6例,颞部5例,顶部2例,额部2例。创面面积为10 cm x6 cm -13 cm x10 cm,切取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有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1例脂肪液化,经换药等治疗均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1年,皮瓣血运良好,有1例术后第7个月肿瘤复发,随后失访。4例随访6个月后,未见回院复诊。术后1年,其余10例随访皮瓣血运良好,肿瘤未见复发。结论应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部肿瘤创面临床效果良好。 龙海光 叶华 邹崇琪 钟家云 朱贤康 叶敏才 庞成关键词:头皮 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超声引导下经皮颈部脓肿精准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颈部脓肿的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在本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颈部脓肿的患者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18例患者手术中未出现神经损伤、重要血管损伤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颈部脓肿,用时短,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叶华 陈巧玲 莫鹏 廖慧姬 梁海生 龙海光关键词:超声检查 脓肿 穿刺抽液术 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应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72例肾脏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与结果分析,其中进行了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另36例患者采取常规诊断方法未进行肾穿刺活检术的为对照组,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后期并发症、疾病治愈率、患者满意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操作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已经成为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指标,将逐渐取代其他影像学手段,成为主要影像学定位方法,它更有利于肾脏疾病的明确诊断,给治疗提供明确的方向。 莫鹏 黄清梅 叶华关键词:肾穿刺 B超引导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钢板与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应用传统钢板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应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4.8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54.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钢板相比,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龙海光 叶华 钟家云 梁博伟 唐福兴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