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业
-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并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与结局。方法回顾6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62例患者中肿块型治愈率86.11%,复发率13.89%;脓肿型治愈率76.47%,复发率23.53%;溃后型治愈率77.78%,复发率22.23%;总治愈率82.26%,总复发率17.74%。乳房外形满意率对比,肿块型91.67%,脓肿型82.35%,溃后型77.78%,总满意率为87.10%。结论根据分型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清除病灶,灵活应用组织瓣内旋和移位修复技术,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满意率。
- 李发荣张阿龙张志业李振毅武政喜
-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外科手术
- 尿激酶溶栓联合经皮导管碎栓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碎栓联合尿激酶溶栓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肺动脉栓塞患者32例,分为介入溶栓组(实验组)和系统溶栓组(对照组),每组各16例。介入溶栓组患者给予经皮导管碎栓、吸栓联合尿激酶局部灌注溶栓,系统溶栓组经外周静脉输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密勒指数(MI)、休克指数(SI)、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动脉血氧分压(PaO 2)水平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D-二聚体(D-D)水平。结果治疗后,介入溶栓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前2组患者MI、SI、sPAP和PaO 2水平无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MI、SI、sPAP水平显著降低,PaO 2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介入溶栓组改善较多(P<0.05);治疗前2组患者HR、RR和D-D水平无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HR、RR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介入溶栓组降低较多(P<0.05)。结论采用经皮导管碎栓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许学明李慧娟张志业武政喜米占广
-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肺动脉栓塞
- 淋巴管吻合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附120例报告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患侧上肢水肿采用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患侧上肢水肿患者120例,采用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上肢水肿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6、12个月,患侧上肢周径逐渐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患者上肢周径均大于健侧(P<0.05);术后3、6、12个月,患者ECW/ICW、ECW/TBW比值与术前比较均逐渐降低(P<0.05);术后12个月,患侧上肢轻度水肿者52例(43.33%)、中度水肿者55例(45.83%)、重度水肿者13例(10.83%),术后患者的上肢水肿程度较术前显著的改善(P<0.05);术后12个月,患侧上肢水肿治愈47例(39.17%)、显效38例(31.67%)、有效20例(16.67%)、无效15例(12.50%)。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患侧上肢水肿采用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术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
- 武政喜张阿龙张志业
- 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或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比较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研究组采用表柔比星和紫杉醇治疗,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结果 2组乳腺癌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组5年生存率(86.67%)高于对照组(68.89%),研究组复发率(4.44%)低于对照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乳腺癌效果优于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
- 武政喜鞠敏育张志业李建峰许学明
- 关键词:表柔比星多西他赛紫杉醇乳腺癌预后
- 安维汀联合FOLFOX方案术前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安维汀(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在亚叶酸钙(CF)和5氟尿嘧啶(5-Fu)联用的基础上加用不同剂量的OXA所组成的一系列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称为FOLFOX方案]术前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80例择期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LAR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方案术前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珠单抗注射液。2组均以21 d为1个化疗周期,均治疗至少4个周期,化疗后6周行遵循TEM原则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近远期预后、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2组对化疗有良好反应率、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和3年生存率、1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2.5%、52.5%与对照组的25.0%、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Ⅲ~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0%、15.0%与对照组的2.5%、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年无病生存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术前化疗治疗LARC可提高3年无病生存率,但不会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和严重化疗不良反应。
- 武政喜李龙郭振海徐学明张志业李建峰鞠敏育
-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FOLFOX方案生存率
- 经皮单侧入路与双侧乳晕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经皮单侧入路与双侧乳晕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3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5例患者实施经皮双侧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65例患者实施经皮单侧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皮下解剖面积、失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皮下解剖面积及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非常满意度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单侧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与双侧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方法相比,具有微创、美容效果好的优点。经皮单侧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可以作为对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手段。
- 武政喜张志业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瘢痕妊娠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A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序贯米索前列醇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B组32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后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清宫手术时的出血量、住院天数、血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宫内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清宫手术时的出血量、住院天数、血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宫内包块消失时间均低于A组(P<0.05)。B组成功率高于A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联合超声引导下的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具有住院时间短、清宫手术时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许学明阮志斌舒建军张志业李慧娟
- 关键词: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甲氨蝶呤
- 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使用自制量表通过门诊随访及电话调查方式,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激素受体阳性且内分泌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041例,其中绝经前565例,占54.3%;治疗依从性从1年的963例(92.51%)降至5年310例(30.64%),分泌性治疗依从率呈逐年下降。结果显示患者职业、药物不良反应、对疾病认知及自身健康重视程度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显著性因素(P<0.05)。结论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较差,治疗依从率逐年降低,且职业、药物不良反应、对疾病认知及自身健康重视程度是影响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 李发荣张志业杨艳丽武政喜
- 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
- 药学干预对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效果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效果。方法选取771例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药学干预分为观察组423例和对照组3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药学干预,观察2组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总有效率9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使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进行药学干预,可增加中药注射剂的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临床可广泛推广使用。
- 李虎宁张志业胡勇强
- 关键词:药学干预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
- 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临床特点、预防措施及治疗方式。方法收集10例EVLT(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术后并发下肢DVT的临床资料、诊疗方法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下肢DVT患者中外周型2例、混合型6例、中央型2例。DVT合并肺栓塞2例。外周型DVT2例患者,给予抗凝及尿激酶系统溶栓;8例中央型及混合型DVT,其中7例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腘静脉置管溶栓术(CDT);经溶栓后,造影发现左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5例,其中4例在CDT(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后,行左侧髂静脉球囊扩张术,1例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1例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治疗,1例经溶栓后行股总静脉球囊扩张术。10例DVT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术前明确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变类型,术中仔细操作,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行预防性抗凝,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至关重要。
- 许学明张阿龙李建峰张志业
- 关键词:静脉曲张静脉血栓COCKETT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