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彦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1篇凋亡
  • 1篇远期
  • 1篇远期并发症
  • 1篇伤患者
  • 1篇生物反馈
  • 1篇生物反馈治疗
  • 1篇吞咽
  • 1篇吞咽功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跑台
  • 1篇跑台训练
  • 1篇浦肯野细胞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患者
  • 1篇细胞
  • 1篇小脑
  • 1篇脑卒中

机构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3篇吴霜
  • 3篇陈彦
  • 1篇刘春风
  • 1篇楚兰
  • 1篇王志涛
  • 1篇张继荣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后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后大鼠小脑细胞脑浦肯野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选取10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包括假手术组、SCI组、SCI运动组。SCI运动组大鼠于术后开始跑台运动训练,BBB评分评定大鼠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分别在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取小脑组织,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检测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小脑中浦肯野细胞caspase-9、mGluR1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小脑中浦肯野细胞caspase-3、mGluR1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yt-C、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SCI+TT组BBB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小脑组织中浦肯野细胞数量减少,体积缩小、失去正常形态;小脑中凋亡相关蛋白Bax、Cyt-C、活化caspase-9、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表达显著降低;浦肯野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增加,mGluR1表达降低(P<0.05)。与SCI组相较,SCI+TT组评分BBB评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脑组织中浦肯野细胞数量、正常形态占比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ax、Cyt-C、活化caspase-9、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Bcl-2表达升高;浦肯野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下降,m GluR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跑台运动训练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脊髓损伤后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的凋亡。
杨香莲王先斌陈彦邓罗义王佳胡寿星孙思杰吴霜
关键词:小脑浦肯野细胞脊髓损伤凋亡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远期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远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7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吞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针对性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治疗5次,共持续治疗4周,每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MASA)、洼田饮水试验对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发生呛咳的例数及发病后3个月、6个月发生脑卒中后肺炎的例数。结果经2周及4周治疗后,MMASA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发生呛咳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3个月末、6个月末发生肺炎并发症例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并减少脑卒中后慢性肺炎的发生。
吴霜陈彦俞育秀张继荣石阳梅杨水芬
关键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肌电生物反馈
等速运动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肌耐力和社区步行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等速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肌耐力和社区步行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段不完全性SC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等速运动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测试2组患者股四头肌和腥绳肌等速耐力比(RO)、股直肌(RF—MPF)和股二头肌表面肌电平均功率频率(BF—MPF),并进行6分钟步行测试(6MWT),同时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可完成社区性步行的例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且治疗组的胴绳肌和股四头肌RO、RF—MPF、BF—MPF和6MWT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27例患者中有25例可以完成社区性步行,对照组28例患者中有20例可以完成社区性步行,组间比较,x2=4.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运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不完全性SCI患者的下肢肌耐力和社区步行能力。
吴霜刘春风楚兰陈彦王志涛田新原
关键词:肌肉耐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