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超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历程、成就与意义——北京大学第7届“未名论坛”会议综述
- 2017年
- 2017年1月11日至1月15日,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道路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第7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博士生论坛”(简称“未名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等全国数十所高校和党校、研究机构的50多名博士生参加了论坛。顾海良、陈学明、季正聚、杨国荣、刘杰、王东、杨河、孙熙国、孙蚌珠、孙代尧等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论坛主题“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历程、成就与意义”进行了深入讨论。
- 谢超林程运麒
-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
- 再谈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论”——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说起
- 2016年
-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理论贡献之一,而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质问,也是对唯物史观发起的一次重大的理论挑战。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批判和超越了旧哲学关于"抽象的人"的观念,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枢纽。"现实的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人学辩证法。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人学思想有力地批判了萨特"人学空场"的指责,对恢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原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谢超林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习近平对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战略思考被引量:6
- 2017年
-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当下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建构却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难,主要表现为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科书中"失踪"、论坛上"失声"。鉴于此,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论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历史意义,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为什么能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以及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对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作出了重要战略思考。
- 谢超林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故事中国声音
- “一带一路”助力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被引量:6
- 2017年
-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在许多领域仍然长期受到西方话语霸权的压制。因此,必须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解构西方发达国家话语霸权,提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真正实现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崛起。
- 谢超林
-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评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当代中国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首先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把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引起学术界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的热潮。本文主要通过对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从研究概况、热点问题、现存不足与研究展望四个层面作一评析,以期进一步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工作。
- 谢超林李少军
- 关键词:意识形态话语权
-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探析被引量:5
- 2018年
-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实现方式和根本路径。互联网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面临话题设置能力不足、话语内容更新滞后、话语表达缺乏感染力等挑战。必须增强阵地意识,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布局;必须增强危机意识,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上增强话语权建构的主动性;必须增强创新意识,从推进学科发展的视角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
- 谢超林
-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