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露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易地扶贫
  • 6篇易地扶贫搬迁
  • 6篇扶贫
  • 6篇扶贫搬迁
  • 5篇农民
  • 4篇乡村
  • 3篇教育
  • 2篇院校
  • 2篇职业教育
  • 2篇助推
  • 2篇住户
  • 2篇高职
  • 2篇高职院校
  • 1篇新市民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职业技能培训
  • 1篇职业教育体系
  • 1篇职业教育研究
  • 1篇治教

机构

  • 9篇黔南民族职业...
  • 1篇广州铁路职业...

作者

  • 9篇杨露
  • 1篇邹奎
  • 1篇刘天和
  • 1篇张优勤

传媒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山西农经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前卫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职教通讯
  • 1篇当代农村财经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某市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入住户的生活质量对比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农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后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及时为政府提供有力的信息数据,不断提升入住户的生活质量。[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福泉市两个搬迁点即城南千福小区和陆坪镇移民新区入住搬迁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206户搬迁入住时,直接拎包的入住率达94.2%,其中城南安置点入住户入住率高达98.1%。有65.5%的入住户能安心、稳定居住,有34.5%的入住户还存在住得不稳的状态,其中镇安置点不稳定率达54.0%;有17%的入住户生活感觉不习惯,有8.7%的入住户感觉生活不方便;两安置点入住户对政府领导关心帮助、邻里关系、管理人员关系、帮扶人关系、小孩上学、就医、乘车、水电网络、小区环境安全等的评价认可度达100%。[结论]强化管理,形成机制,组建优质巡讲综合教学团队,针对不同人群和用人单位,分门别类组织不同人群开展对口技能培训,促进家庭成员能以精湛的技能获得更高的收入,以此提升家庭生活质量。
杨露周小春黄志勇张荣政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生活质量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农民就业路径研究——以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年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让搬迁农民(新市民)实现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能融入,其中关键环节是能就业,就业稳,家庭才能幸福,社会才能和谐。要想搬迁农民获得高就业,就必须向搬迁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技能培训机会。当下,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投身于搬迁农民的就业培训中来,帮助搬迁农民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本文主要通过探寻高职院校如何助推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农民的就业能力,寻找切实可行的就业技能培训路径,为搬迁农民就业快、就业稳、收入稳作贡献。
杨露周清清左茂萍朱臣昌张艳梅王进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路径
刍议发挥核心技能教育在民族职业院校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2016年
当今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技能教育衔接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异,特别是民族地区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展现技能教育的核心作用,是摆在职业教育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对职业教育体系中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高度重视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现实意义,为学院紧扣职业核心技能教育为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提供参考建议。
杨露
关键词:职业教育复合型技能人才技能教育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助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2年
农民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高职院校助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从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贡献力量。
左茂萍杨露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入住户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探究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后居民的生活状态、稳定状态、就业状态,探寻搬迁入住后农民在生存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福泉市马场坪街道城南千福小区和陆坪镇移民新区两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入住搬迁户进行调查。从结果来看,206户868人搬迁入住家庭拥有劳动力为592人,其中在县外就业为30%;县内就业为70%。家庭成员依靠政府平台和自身平台两种方式就业占比为73.8%;家庭以务工形式获得收入占比为62.1%;搬迁入住后以"种田土+打零工或种田土+打零工+工厂上班"占71.4%;希望能从事"保安+环卫+工厂技术工人"家庭占34.5%。因此,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就业、能致富"的总要求,关键点是要"稳得住",稳得住的关键环节就是让群众获得有效的实质就业,就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精准的岗前技能培训。
杨露周小春周清清邹奎左茂萍刘天和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
乡村振兴背景下黔南州高素质农民培育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关注的区域之一,该地区高素质农民培育问题的研究对其他落后地区有较大的借鉴作用。文章从分析黔南州高素质农民培训现状出发,在针对性研究黔南州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周清清张优勤杨露潘秀彩
某市易地扶贫搬迁户入住后的居住稳定性探析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了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后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向政府提供搬迁户的真实状态信息,同时为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可致富提供信息参考,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福泉市马场坪街道城南千福小区和陆坪镇移民新区两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入住搬迁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206户入住户中,认为能安下心来居住的稳定率为65.5%,不稳定率为34.5%,从两小区搬迁入住户居住稳定上比较,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认为生活习惯的发生率为83%,不习惯的发生率为17%;认为生活方便的发生率为91.3%,不方便的发生率为8.7%。71户入住不稳定的因素主要表现是生活成本太高、没有自己可从事的工作、远离了自己耕种的土地。最后得出结论:重点加强对不稳定入住户的关爱与帮助,出台更多针对性帮扶政策,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入住户群体加强技术岗位群培训,积极向周边企业、市外企业推荐就业,不断提升搬迁户群众的就业能力和入住稳定率。
杨露周小春黄志勇周清清张荣政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
乡村振兴背景下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职业教育研究
2021年
自2018年以来,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3.74万,其中有12.46万人实现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83万人次,累计投入培训资金约2.21亿元。7个县(市)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项目资金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以福泉市年均增长率为最高(59.3%);在搬迁安置点培训项目方面,平塘县的累计项目培训数最多(497个);新市民希望接受2种以上工种技能培训为92.7%。鉴于此,搬迁新市民要实现融入快、就业快、就业稳、能致富的目标,其首要条件是必须拥有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因此,职业院校应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政策,肩负起政治责任与使命担当,主动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前移、构建新型培训模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加强师资队伍能力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协助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扶持的后半篇文章。
杨露周小春周清清张艳梅王进
关键词:职业教育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
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农民职业技能与生存能力的调查研究——基于福泉市两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调查被引量:3
2019年
本文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福泉市马场坪街道城南千福小区和陆坪镇移民新区两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入住搬迁户进行调查,在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后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的基础上,向政府提供搬迁户的真实状态信息,并提出建议。
杨露周小春黄志勇周清清张荣政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