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利芬

作品数:73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普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文学
  • 21篇文化科学
  • 10篇艺术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语言文字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科幻
  • 12篇文学
  • 11篇科普
  • 8篇彝族
  • 6篇小说
  • 6篇科幻小说
  • 5篇图书
  • 5篇文化
  • 4篇文艺
  • 4篇科幻文学
  • 4篇科普创作
  • 4篇科普图书
  • 4篇科学文艺
  • 4篇出版
  • 3篇艺术
  • 3篇人文
  • 3篇少儿
  • 3篇思想性
  • 3篇逃离
  • 3篇围城

机构

  • 46篇中国科普研究...
  • 22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山西省作家协...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中国科普作家...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68篇姚利芬
  • 2篇陈玲
  • 2篇颜实
  • 1篇张丽云
  • 1篇张志敏
  • 1篇王雷宏
  • 1篇高宏斌
  • 1篇李昕
  • 1篇李维
  • 1篇刘慈欣

传媒

  • 8篇科普创作
  • 4篇科技导报
  • 3篇出版发行研究
  • 3篇科普研究
  • 2篇知识就是力量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出版科学
  • 2篇云南开放大学...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小说评论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中国工会财会
  • 1篇新文学史料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0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那些开在彝家的花儿——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2013年
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姚利芬
关键词:彝族婚恋
《真理的入门》多元文化研究
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游牧文化和氏族部落文化,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变异性。维吾尔族先民最初过着迁徙游牧生活,自9世纪大规模西迁之后,社会文化发生极大变迁,由草原游牧社会转变为农耕兼畜牧、狩猎和工商社...
姚利芬
关键词:伊斯兰古希腊
文献传递
《春尽江南》的“荒原意识”
2013年
《春尽江南》是格非"向外转"的又一次尝试,小说直接切入现实社会,写出了市场经济时代下城市与人共同面临的"春尽"之困境。这种困境的书写与"荒原意识"相契,艾略特的《荒原》写出了对人类悲剧命运的现代性观照,格非对人与城"春尽"困局的描绘也是这种意识的昭显。
姚利芬
关键词:荒原意识城市
科学文艺类期刊编辑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2018年
近两年,科学文艺类期刊及作品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科幻类更是一枝独秀。笔者结合科学文艺类期刊及作品的特质,从期刊发展定位、编校、组稿三方面探讨编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众化、专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思想性、科学性、文学性是编辑工作的日常坚守,催生科学家与文学家的融合创作是其保障。
姚利芬
关键词:文学家思想性科学家
神话与科学的圆融——评马传思少儿科幻小说《奇迹之夏》被引量:1
2019年
在少儿幻想文学创作领域中,马传思是入行较晚、起点较高、创作正盛的一位作家。从《海盗船长女儿的夏天》《你眼中的星光》到"野孩子系列",再到后来的《冰冻星球》《水母危机》《奇迹之夏》,他自如地在科幻、奇幻、童话等幻想文类间游弋切换,塑造了疯癫雀跃,怀揣小小梦想,在找寻之途不断发现惊喜的"野孩子"王玥,邂逅章鱼形外星人的少女小凡,冰冻星球上的小小少年塞西。乌鸦、山猫、章鱼、鲸鱼、海鸥等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被赋予了纷呈各异、活脱有趣的性格。
姚利芬
关键词:科幻小说动物形象章鱼文类少儿
科协群团促进科幻发展路径探析——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自2015年开始,中国科幻的发展步入黄金机遇期。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例,研析其在这一时期如何以“国家队”的角色介入并引领中国科幻发展。中国科协有良好的发展科幻的组织优势,对科幻的推动首先从打造“中国科幻大会”,搭建业界交流平台开始。2020年,与北京市全面展开“央地合作”,构建了“一会(中国科幻大会)”“一奖(涵及创作、技术、产业的科幻大奖)”“一园(首钢园)”“一体(科幻产业联合体)”的中国科幻发展模式。从科幻人才培养和科影融合两方面剖析了美国经验的启示。基于我国科幻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提出了中国科幻未来发展的方向。
姚利芬王卫英
关键词:中国科协科幻
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2013年
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本文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着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姚利芬
关键词:彝族婚恋习俗
“最具文学性的一本科幻小说”——评石黑达昌《冬至草》
2016年
《冬至草》是时代文艺出版社引进的日本科幻小说,2014年3月在中国大陆出版。收录了包括同名中篇《冬至草》在内的6篇科幻小说。作者石黑达昌是东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目前在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任副教授,被科幻圈认为是融合了生物学、医学和文学的作者。《冬至草》收录的6篇小说主题相近,致力于书写无法得到大众认可的边缘人物的悲剧,实是写人性,整本书读下来会感觉到似烟一般缭绕于文字问的理性与悲悯。石黑达昌重在对"人性"的挖掘,
姚利芬
关键词:科幻小说小说主题肿瘤中心
超人、末人还是野兽——论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的后人类形象被引量:3
2021年
何为后人类?后人类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新理念、新创意对人类进行部分设计改造或借用技术模拟创造而成的新物种。后人类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人,而是经过技术加工使之电子化、信息化而形成的电子人、生化人等"人造人"。后人类中的"后"字,具有接替人类并且步步紧逼的双重含义。许多学者认为"后人类"必须有人的形象,但本文认为这种界定过于狭窄。本文采取广义的界定,认为不具有人类形象但有着高智力和情感的物种也是"后人类"。
姚利芬
关键词:科幻小说信息化
彝族哭嫁文献研究
姚利芬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