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利芬
- 作品数:73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普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那些开在彝家的花儿——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 2013年
- 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 姚利芬
- 关键词:彝族婚恋
- 《真理的入门》多元文化研究
- 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游牧文化和氏族部落文化,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变异性。维吾尔族先民最初过着迁徙游牧生活,自9世纪大规模西迁之后,社会文化发生极大变迁,由草原游牧社会转变为农耕兼畜牧、狩猎和工商社...
- 姚利芬
- 关键词:伊斯兰古希腊
- 文献传递
- 《春尽江南》的“荒原意识”
- 2013年
- 《春尽江南》是格非"向外转"的又一次尝试,小说直接切入现实社会,写出了市场经济时代下城市与人共同面临的"春尽"之困境。这种困境的书写与"荒原意识"相契,艾略特的《荒原》写出了对人类悲剧命运的现代性观照,格非对人与城"春尽"困局的描绘也是这种意识的昭显。
- 姚利芬
- 关键词:荒原意识城市
- 科学文艺类期刊编辑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 2018年
- 近两年,科学文艺类期刊及作品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科幻类更是一枝独秀。笔者结合科学文艺类期刊及作品的特质,从期刊发展定位、编校、组稿三方面探讨编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众化、专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思想性、科学性、文学性是编辑工作的日常坚守,催生科学家与文学家的融合创作是其保障。
- 姚利芬
- 关键词:文学家思想性科学家
- 神话与科学的圆融——评马传思少儿科幻小说《奇迹之夏》被引量:1
- 2019年
- 在少儿幻想文学创作领域中,马传思是入行较晚、起点较高、创作正盛的一位作家。从《海盗船长女儿的夏天》《你眼中的星光》到"野孩子系列",再到后来的《冰冻星球》《水母危机》《奇迹之夏》,他自如地在科幻、奇幻、童话等幻想文类间游弋切换,塑造了疯癫雀跃,怀揣小小梦想,在找寻之途不断发现惊喜的"野孩子"王玥,邂逅章鱼形外星人的少女小凡,冰冻星球上的小小少年塞西。乌鸦、山猫、章鱼、鲸鱼、海鸥等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被赋予了纷呈各异、活脱有趣的性格。
- 姚利芬
- 关键词:科幻小说动物形象章鱼文类少儿
- 科协群团促进科幻发展路径探析——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自2015年开始,中国科幻的发展步入黄金机遇期。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例,研析其在这一时期如何以“国家队”的角色介入并引领中国科幻发展。中国科协有良好的发展科幻的组织优势,对科幻的推动首先从打造“中国科幻大会”,搭建业界交流平台开始。2020年,与北京市全面展开“央地合作”,构建了“一会(中国科幻大会)”“一奖(涵及创作、技术、产业的科幻大奖)”“一园(首钢园)”“一体(科幻产业联合体)”的中国科幻发展模式。从科幻人才培养和科影融合两方面剖析了美国经验的启示。基于我国科幻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提出了中国科幻未来发展的方向。
- 姚利芬王卫英
- 关键词:中国科协科幻
- 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 2013年
- 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本文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着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 姚利芬
- 关键词:彝族婚恋习俗
- “最具文学性的一本科幻小说”——评石黑达昌《冬至草》
- 2016年
- 《冬至草》是时代文艺出版社引进的日本科幻小说,2014年3月在中国大陆出版。收录了包括同名中篇《冬至草》在内的6篇科幻小说。作者石黑达昌是东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目前在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任副教授,被科幻圈认为是融合了生物学、医学和文学的作者。《冬至草》收录的6篇小说主题相近,致力于书写无法得到大众认可的边缘人物的悲剧,实是写人性,整本书读下来会感觉到似烟一般缭绕于文字问的理性与悲悯。石黑达昌重在对"人性"的挖掘,
- 姚利芬
- 关键词:科幻小说小说主题肿瘤中心
- 超人、末人还是野兽——论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的后人类形象被引量:3
- 2021年
- 何为后人类?后人类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新理念、新创意对人类进行部分设计改造或借用技术模拟创造而成的新物种。后人类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人,而是经过技术加工使之电子化、信息化而形成的电子人、生化人等"人造人"。后人类中的"后"字,具有接替人类并且步步紧逼的双重含义。许多学者认为"后人类"必须有人的形象,但本文认为这种界定过于狭窄。本文采取广义的界定,认为不具有人类形象但有着高智力和情感的物种也是"后人类"。
- 姚利芬
- 关键词:科幻小说信息化
- 彝族哭嫁文献研究
- 姚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