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周内窥镜检查的疼痛程度研究
- 目的研究牙周内窥镜检查与传统的牙周探诊相比,是否增加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方法本研究设计为分口对照研究。纳入慢性牙周炎患者共30名,每名患者至少有4个探诊深度大于等于6mm的位点。在每名研究对象口中随机选取2个象限,...
- 杨璇乔敏徐宝华
- 关键词:疼痛程度慢性牙周炎
- 文献传递
- 应用CBCT评估牙周炎对牙髓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通过CBCT图像进行牙髓三维重建及测量,评价牙周炎对牙髓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选取9名患者的24个同名牙(牙周炎患牙和牙周健康的对侧同名牙各12个)的CBCT影像资料,进行牙髓三维重建并对比分析二者牙髓的体积和表面积。结果:牙周炎组和健康组牙髓体积(mm^3)分别为22.61±11.80和26.03±14.14(P<0.05),表面积(mm^2)分别为66.62±27.81和76.52±35.46(P<0.05)。结论:牙周炎可导致牙髓体积和表面积减小。
- 潘徽杨璇
- 关键词:CBCT牙周炎牙髓
- 基于CBCT的下颌管分支的影像学研究
-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对下颌骨双下颌管变异情况进行研究,统计分析下颌管分支发生的概率及其类型,以期为临床操作有所帮助。方法 ??选取CBCT数据库中796例患者影像资料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具有下颌管分支的影像进行...
- 景亚楠杨璇韩国嵩
- 关键词:锥形束CT
- 文献传递
- 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技术的进展被引量:6
- 2020年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美学需求的不断提升,成人正畸已经越来越普及。与年轻患者相比,成年患者正畸治疗过程通常更为复杂,不仅治疗周期可能持续2~3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更易在正畸过程中发生牙周组织损害,因此缩短正畸治疗周期已成为当下正畸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杨璇邹东景亚楠潘徽乔敏
- 关键词:正畸治疗成人正畸正畸技术成年患者牙周
- 上前牙牙冠外形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 上前牙牙冠的大小、宽长比、外形分类、颜色等方面是影响前牙美学的重要因素。其中,牙冠外形分类是一个困扰了研究人员多年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上前牙外形复杂,难以建立简单的标准,进而无法进行'一刀切'的分类。因此,多年以来人...
- 杨璇
- 关键词:上前牙
- 文献传递
- 上前牙牙冠外形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 上前牙牙冠的大小、宽长比、外形分类、颜色等方面是影响前牙美学的重要因素。其中,牙冠外形分类是一个困扰了研究人员多年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上前牙外形复杂,难以建立简单的标准,进而无法进行"一刀切"的分类。因此,多年以来人...
- 杨璇
- 基于锥形束CT的老年人下颌前磨牙根面沟及根管构型研究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分析对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根面沟的发生率、分布特点、长度及深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根管构型进行统计学评估,以期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7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482颗下颌第二前磨牙的CBCT图像,对其根管构型进行详尽分析,测量并记录根面沟的位置、长度及深度。结果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的根管构型主要为TypeⅠ(分别为87.76%、97.93%),其次是TypeⅤ(分别为6.93%、1.03%)和TypeⅢ(分别为3.09%、0.83%),以及其他少见类型。根面沟在下颌第一前磨牙中的检出率为15.63%,在下颌第二前磨牙中为3.1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伴有根面沟的前磨牙中,复杂根管构型的检出率(如Ⅲa型、Ⅲb型、Ⅴa型、Ⅴb型等)显著高于无根面沟的前磨牙(P<0.05)。结论根面沟的存在与复杂根管构型高度相关,特别是在下颌第一前磨牙中。根面沟的出现可能会引起根管系统变异,从而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与风险。
- 景亚楠杨璇韩小东王燕一孙强
- 关键词:下颌前磨牙锥形束CT
- 基于CBCT的下颌管分支的影像学研究
- 目的:运用锥形束 CT(CBCT)对下颌骨双下颌管变异情况进行研究,统计分析下颌管分支发生的概率及其类型,以期为临床操作有所帮助.方法 ?? 选取CBCT数据库中 796 例患者影像资料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具有下颌管分支的...
- 景亚楠杨璇韩国嵩
- 关键词:锥形束CT
- 老年人根管治疗后疾病的锥形束CT研究
-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人根管治疗后疾病的锥形束CT影像,探讨老年人根管治疗后疾病的病因。方法:通过分析128例老年人根管治疗后疾病患牙的锥形束CT影像,评估其病因。结果:128例患牙中,根管欠填占43例,根管遗漏占32例,根...
- 景亚楠杨璇韩小东徐宝华
- 关键词:锥形束CT老年人根管治疗
- 文献传递
- 无牙颌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全口义齿是无牙颌的常规修复方法,修复医生通常建议患者睡前取下义齿,给予黏膜和软组织以休息。因此,无牙颌患者夜间处于咬合垂直距离丧失的非生理状态,这种状态是否会对睡眠呼吸状况产生影响,相关问题的研究较少,缺乏共识性结论。1999年,Bucca等率先在Lancet上报道了一则病例。
- 邹东杨璇戎立华徐宝华
- 关键词:无牙颌矫治器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