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年磊

作品数:25 被引量:236H指数:8
供职机构: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污染
  • 4篇水资源
  • 4篇污染物
  • 3篇水资源优化
  • 3篇环境质量
  • 3篇不确定性
  • 3篇层次分析
  • 3篇层次分析法
  • 3篇大气环境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优化配置模型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水资源优化配...
  • 2篇水资源优化配...
  • 2篇群算法
  • 2篇总量控制
  • 2篇污染物总量

机构

  • 14篇环境保护部环...
  • 11篇天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天津出入境检...
  • 1篇天津市联合环...

作者

  • 25篇刘年磊
  • 13篇蒋洪强
  • 8篇赵林
  • 7篇卢亚灵
  • 4篇程曦
  • 4篇张伟
  • 3篇王金南
  • 3篇毛国柱
  • 3篇张静
  • 3篇吴文俊
  • 2篇郭江泓
  • 2篇段扬
  • 2篇郭鑫
  • 1篇刘丹
  • 1篇赵坤
  • 1篇李学洋
  • 1篇吕世增
  • 1篇郭静
  • 1篇方玉明
  • 1篇庞震

传媒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中国环境管理
  • 2篇环境保护
  • 2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包装工程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环境科技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银川平原为例被引量:8
2018年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是衡量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以银川平原为研究对象,耦合信息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并对其进行时空分析。研究表明:银川平原2006~2014年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平均值为0.358,开发潜力较小,已出现地质环境问题。从空间上看各地区间存在差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吴忠市最高,银川市和石嘴山市次之,但总体上仍处在较低水平。需在今后发展中加强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管理。
段扬蒋洪强吴文俊刘年磊
矿山废弃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体系研究及应用
针对矿山废弃地景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特点,本文提出了矿山废弃地景观规划的方法框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矿区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拟建设的景观格局进行功能区的划分,提出相应的环境治理及恢复方案;采用层次分析...
赵林刘年磊方玉明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景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环境治理层次分析法
“十一五”我国主要工业行业SO_2和COD技术减排的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在分析"十一五"期间SO2和COD减排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体现分行业污染减排的环境效应分解模型,对各主要行业不同减排途径带来的污染技术减排效应进行测算,得到了各行业不同减排途径产生的技术减排效应值以及各行业污染技术减排的贡献度。测算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火电、钢铁和水泥行业的SO2技术减排效应分别为2080万t、180万t、318万t,其中烟气脱硫工程在工业SO2污染减排中担负了主要贡献作用,贡献率为50.46%,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的COD技术减排效应分别为309万t、103万t、135万t,最终给出了我国主要工业部门的SO2和COD技术减排效应对总减排效应的贡献度,分别为66.05%、51.10%,表明技术减排是"十一五"期间顺利实现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
刘丹刘年磊
关键词:SO2COD
廊坊市大气环境质量与环境容量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廊坊市2003~2008年空气监测数据,采用灰色模型GM(1,1)对该市大气环境质量主导因子PM10、SO2和NO2进行模拟预测,采用宏观总量控制A值法对理想大气容量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建议在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建筑扬尘污染源4个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廊坊市的大气环境。
郭鑫赵林刘年磊郭江泓
关键词:大气环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衡水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衡水市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现状,建立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衡水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计算,最后得出衡水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文中结果以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大化和三者与水资源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期为缓解了衡水市严重缺水的状况,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赵坤刘年磊赵林
关键词:水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遗传算法
基于不确定性的环境系统风险优化决策模型研究与应用
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已成为有效处理环境系统分析中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重要工具,其优化模型体系的构建与算法研究具有重要学术和应用价值。本文旨在构建能够直观反映风险和系统收益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风险显性优化模型体系以及设计相应高效的...
刘年磊
关键词:不确定性环境系统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研究——考虑主体功能区环境约束被引量:25
2014年
随着污染物总量控制手段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不同区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公平合理分配方法是目前污染物总量管理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污染物削减潜力、主体功能区类型环境目标约束、水环境质量及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国家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改进等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年国家COD和氨氮总量控制目标进行省级行政单元分配。结果显示,COD和氨氮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削减目标分配特征基本一致,但削减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削减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浙江和广东等地以及中西部的山西、陕西、宁夏和青海等部分地区,其COD和氨氮削减率高于全国平均削减率,分别介于9.1%-14.1%和11.0%-21.8%,这主要与其主体功能区的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水平、污染治理水平和水环境质量状况等因素有关。削减率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的西藏、新疆、甘肃、贵州和云南等地以及东部的福建和江苏等部分发达地区,其COD和氨氮削减率低于全国平均削减率,分别介于4.7%-7.7%和6.6%-9.5%。其中,西部五省区较低的削减率与其较小的水环境压力、较高的主体功能区环境目标约束有关,东部两省因其污染治理水平较高,削减率略低于全国平均削减水平。从COD和氨氮分配结果来看,符合不同主体功能区类型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以及污染减排的最终目的。该分配方法体系,在考虑公平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了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为我国在不同区域间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实现不同地区间协同控制以及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年磊蒋洪强卢亚灵张静
关键词:水污染物主体功能区
基于DRASTIC的包气带阻滞污染物能力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对包气带阻滞污染物能力的研究,对保护地下水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将传统DRASTIC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赋以新的权重,并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对河南省土壤包气带阻滞污染物的能力进行评价,得到了河南省包气带阻滞能力分区图。结果表明,针对现状所进行的包气带阻滞污染物能力的评价对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为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基于GIS平台,对河南全省范围内做DRASTIC中7个评价指标的空间叠加分析,实现DRASTIC方法在大空间尺度上的应用,为今后大空间范围内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提供借鉴意义。
郭静赵林刘年磊
关键词:DRASTIC层次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包气带
环保标准实施的费用效益分析框架及对策建议被引量:8
2016年
环保标准实施的费用效益分析是对某一环保标准实施后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费用及效益进行科学评判的一种行为。美国、欧盟、日本等各个国家均高度重视环保标准实施的费用效益分析。在我国,环保标准制定和实施费用效益分析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环境管理的战略需求以及国际上的相关经验,建立了环保标准实施的费用效益评估理论框架和方法,提出加强环保标准实施的费用效益分析对策建议,为开展环保标准实施评估提供支撑。
蒋洪强程曦刘年磊张伟
关键词:环保标准费用效益分析
基于环境质量标准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33
2017年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本文从环境承载力评价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质量标准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即通过计算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衡量大气、水及综合环境承载力状况,并以京津冀地区为试点开展案例研究。评价结果显示:1环境综合承载力方面,99%的区县超载。2大气环境承载力方面,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是主要污染因子,98%的区县超载;臭氧(O3)和二氧化氮(NO2)的超标状况也非常严重,分别有87%、72%的区县超载。3水环境承载力方面,进行评价的108个区县全部超载,总氮(TN)、溶解氧(DO)、氨氮(NH3-N)和总磷(TP)为主要的超标污染因子。该评价模型以环境质量为基础,客观地反映了环境承载力状态,可广泛应用于中国不同尺度单元环境承载力的评价。
刘年磊卢亚灵蒋洪强程曦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污染物浓度环境质量标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