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雨 作品数:23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25~55岁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特点及诊断性刮宫术的意义 2024年 目的 探讨25~55岁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特点和诊断性刮宫术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55岁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术,以术后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析诊断性刮宫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并研究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特点。结果 15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确定子宫内膜正常45例(30.00%,45/150),子宫内膜息肉64例(42.67%,64/150),子宫内膜增生32例(21.33%,32/150),子宫内膜癌5例(3.33%,5/150),黏膜下肌瘤4例(2.67%,4/150)。15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术后病理活检显示阳性105例,阴性45例;经诊断性刮宫显示真阳性89例,真阴性41例。15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诊断性刮宫诊断灵敏度为84.76%(89/105),特异度为91.11%(41/45),准确度为86.67%(130/150),误诊率为8.89%(4/45),漏诊率为15.24%(16/105)。经诊断性刮宫显示子宫内膜息肉53例,黏膜下肌瘤8例,子宫内膜增生38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正常46例;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86.67%(130/150),且经诊断性刮宫显示子宫内膜增厚150例,但经病理检查显示为普通增生或内分泌期改变。结论 诊断性刮宫应用于25~55岁女性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减少误诊及漏诊现象,且能反映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特点。 张凤华 刘涛 刘思雨 李玲燕关键词:子宫内膜病变 诊断性刮宫术 病变特点 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在高血压心脏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在高血压心脏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30例高度疑似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并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比超声心动图、外周血管超声以及联合诊断在高血压心脏病早期诊断中的效能。绘制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130例高度疑似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有82例(63.08%)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48例(36.92%)为非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外周血管超声及联合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分别为0.705、0.693、0.917。ROC曲线显示,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外周血管超声诊断及联合诊断对高血压心脏病的AUC分别为0.856(95%CI:0.782~0.929)、0.854(95%CI:0.781~0.927)、0.957(95%CI:0.912~1.000)。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在高血压心脏早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效能与预测价值。 毋宁 黄晓云 刘思雨关键词:高血压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CTA腔内密度校正在评估冠脉狭窄程度中的意义探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CTA)腔内密度校正在冠脉狭窄程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疑似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探析CTA腔内密度校正在冠脉狭窄程度中的评估价值。结果CTA检查对鉴别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率为80.00%,与CAG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狭窄程度血管各腔内密度校正值比较差异显著,血管狭窄程度越严重,腔内密度校正值越高(P<0.05);CTA腔内密度校正值对诊断血管狭窄≥50%的灵敏度为95.77%、特异度为86.215、准确率为93.00%,与CAG比较一致性可靠(Kappa=0.828,P>0.05)。结论CTA腔内密度校正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管狭窄的程度,为诊断冠脉狭窄提供可靠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牛万彬 刘思雨 江梅关键词:冠状动脉CT成像 冠脉狭窄程度 二维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2024年 目的探究二维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疑似冠心病患者23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超声诊断、冠脉CTA诊断。以冠脉CTA诊断结果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颈动脉超声参数、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CTA诊断结果可见,0类共56例(23.93%),1类共94例(40.17%),2类共33例(14.10%),3类共29例(12.39%),4类共22例(9.40%)。冠心病患者共84例,非冠心病患者150例。冠心病组患者男性发生率、年龄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平均IMT、斑块评分、半定量积分、等级积分、最大斑块厚度、最大斑块长度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PSV、RI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可采用二维超声诊断,通过观察斑块评分、等级积分、最大斑块长度、最大斑块厚度等评估疾病。同时,冠心病患者的PSV、RI升高,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刘建 黄晓云 刘思雨 牛晓仙关键词:老年冠心病 颈动脉硬化 二维超声 血流动力学变化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T影像解剖基础及分型诊断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CT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解剖基础及分型诊断。方法按照CT表现,将68例IVCS患者分为A组(单纯IVCS,n=23)、B组(腰椎退变相关型IVCS,n=32)、C组(其他原因IVCS,n=13),选择64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B组CT征象中,下腰椎脱落占18.8%,椎体前缘骨赘占50.0%,椎间盘前凸占31.3%,且各组CT征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在诊断不同类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效果显著。 牛万彬 刘思雨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CT 分型诊断 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与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效果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析多层螺旋CT与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1例甲状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经手术病理证实。将其病灶检查情况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检查情况分为多层螺旋CT组与高频超声组进行对比。结果 在病灶数量、病灶形态、边缘模糊度、微钙化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方面,高频超声组略高于多层螺旋CT组,但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与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具有同样的临床价值。 牛万彬 刘思雨关键词:多层螺旋CT 高频超声 甲状腺癌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超声诊断的表现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某院2013-03—2016-03收治的5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进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确为乳腺非肿块性病变,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分析50例患者的超声检查表现,并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5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中有15例为良性病变(30.0%),35例为恶性病变(70.0%)。50例患者的超声表现中有37例表现为片状的低回声区(74.0%),11例表现为微小钙化的片状低回声区(22.0%),剩余2例表现为簇状散在的微钙化(4.0%)。与病理结果对比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为74.0%,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64.3%。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非肿块性病变具有高敏感性,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以不含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或微钙化为主要表现,在临床工作中需结合其他检查方式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刘思雨 牛万彬关键词:超声诊断 超声影像评效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评效的可行性研究 2018年 目的研究超声影像评效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评效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46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术前采用超声测量残余病灶最大直径,研究与病理所得残余病灶最大直径的相关性,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评估效果。结果超声测量残余病灶最大直径与病理评效结果呈正相关(r=0.960,P<0.05);对浸润性癌残余病灶,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90.24%,特异性为40.00%,阳性预期值为92.50%,阴性预期值为33.33%。结论超声检查是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思雨 牛万彬关键词:超声检查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超声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效果。A组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54例;B组所选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56例。两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一般资料进行调查。两组入院后均实施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超声检查中,A组肝脏形态缩小发生率、结节增生表现发生率均低于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细颗粒表现发生率、腹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肝内胆管壁增强发生率均高于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超声检查表现存在差异,其超声影像变化各有自身特异性,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鉴别两种疾病的有效手段应用于临床。 刘思雨 牛万彬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超声检查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脑CT灌注成像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脑CT灌注成像特征,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016 06—2018 06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验,依据测试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正常者46例和不正常者66例,认知功能不正常者进一步分为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 CIND)组48例和血管性痴呆(VaD)组18例,分析各组患者脑CT灌注成像特征,以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本次入组112例脑卒中患者VCI发生率为58.93%。脑血容量(CBV)及脑血流量(CBF)指标3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 P <0.05);CBV和CBF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 P <0.05),与连线测验完成时间呈负相关( P <0.05)。结论认知障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流灌注降低,且随着认知功能进展血流灌注进一步下降,脑计算机断层灌注成像可早期识别VCI,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牛万彬 刘思雨 江梅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CT灌注成像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