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红霞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包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皮肤
  • 2篇痤疮
  • 2篇瘢痕
  • 2篇病理
  • 1篇寻常痤疮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增生
  • 1篇治疗痤疮
  • 1篇配合中药
  • 1篇皮肤恶性肿瘤
  • 1篇皮肤鳞状细胞
  • 1篇皮肤鳞状细胞...
  • 1篇皮肤瘢痕
  • 1篇中药
  • 1篇肿瘤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组织病理学
  • 1篇痤疮患者
  • 1篇瘢痕疙瘩
  • 1篇瘢痕疙瘩成纤...

机构

  • 5篇内蒙古包钢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南阳市第一人...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冯红霞
  • 1篇邱岳东
  • 1篇邱莹
  • 1篇林碧雯
  • 1篇毕晓东
  • 1篇何黎
  • 1篇方玉甫
  • 1篇曾宪玉
  • 1篇路永红
  • 1篇焦林君
  • 1篇栗玉珍
  • 1篇涂颖
  • 1篇郭果香
  • 1篇张蕊娜
  • 1篇解瑶
  • 1篇于波
  • 1篇刘红霞
  • 1篇林新瑜
  • 1篇辛燕
  • 1篇朱飞飞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己酮可可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L-6、PD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瘢痕疙瘩是皮肤创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而形成的超出原损害范围的皮肤良性肿瘤。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有很强的抗纤维化作用,能有效抑制肝、肺、肾纤维化和皮肤瘢痕形成[1,2]。
郭果香冯红霞辛燕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瘢痕疙瘩皮肤瘢痕过度增生抗纤维化作用
激光辅助药物传输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2021年
病理性瘢痕可引起皮肤挛缩和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病理性瘢痕治疗方法疗效不佳,且患者依从性较差。激光辅助药物传输(LADD)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疗效显著,且可减少局部用药剂量和浓度,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目前已有多种激光应用于病理性瘢痕的治疗,且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同时激光还可辅助药物的传输,有利于临床医师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未来将多种激光和药物应用于LADD技术可为病理性瘢痕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刘琪琪韩玉丽李真冯红霞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
观察果酸配合中药治疗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6年
目的探讨果酸配合中药治疗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痤疮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果酸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单纯使用果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成员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更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疗效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有1例出现严重红斑,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酸联合中药治疗痤疮疗效确切,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少,安全有效,可作为痤疮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
冯红霞
关键词:果酸中药痤疮安全性
中国痤疮患者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明确中国痤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患者的认知对其就医和护肤品选择的影响,为痤疮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7月,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对中国112家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6156例痤疮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其对痤疮发生、发展和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患病后是否首选就医和皮肤护理情况。分析影响患者认知的因素,认知对患者就医行为和皮肤护理的影响以及医师和患者对痤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一致性。结果受调查痤疮患者对"痤疮是一种皮肤病""并非只发生在青春期""该病可以防治"认知最好,分别占总调查人数80.65%、69.16%、65.49%。但对遗传、高糖及乳制品是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认知不足,其知晓率分别为48.72%、42.40%、18.25%。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病情、受健康教育情况是影响患者对以上3个痤疮发生危险因素主要认知,其中男性、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职业为务工/务农、健康教育缺乏者对遗传、饮食是痤疮危险因素认知差;年龄>36岁、病情为轻度者对饮食危险因素认知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情况对就医行为及皮肤护理的影响分析显示:认知越好的患者首选就医概率及选择功能性护肤品概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对痤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一致性差(Kappa值<0.4),患者对重度痤疮的评估重于医师评估。结论患者认知水平可影响其就医行为及皮肤护理,同时还存在患者对自身病情评估较重的情况。临床需加强对痤疮患者疾病影响因素方面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痤疮的认知程度,有效防治痤疮。
杨舒云涂颖杨建婷金嵘郭燕妮林新瑜邱莹刘红霞解瑶栗玉珍项蕾红于波曾宪玉许昌春卢凤艳李兴杜华林向飞邱岳东朱飞飞方玉甫吕明芬张蕊娜胡信林焦林君冯红霞毕晓东张敏林碧雯刘巧路永红何黎
关键词:寻常痤疮问卷调查流行病学影响因素
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
2011年
鳞状细胞癌(SCC),简称鳞癌,是起源于表皮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因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易于误诊和漏诊。本文拟通过对54例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皮肤SCC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皮肤SCC的诊断提供参考。
郝玉琴冯红霞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皮肤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