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骨肿瘤
  • 2篇MRI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裂肌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机构

  • 7篇湖北文理学院
  • 3篇枣阳市第一人...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李锋
  • 3篇牛合平
  • 2篇马守军
  • 1篇王翅鹏
  • 1篇程少容
  • 1篇高小玲
  • 1篇熊飞
  • 1篇雷继晓
  • 1篇王鹰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CT灌注成像技术在模型中定量分析胰腺癌肿瘤分期中的意义和作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扫描灌注参数在定量分析胰腺癌肿瘤分期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经本院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在术前一周内均进行上腹部CT灌注检查。根据CT表现依据第七版美国癌症联合会胰腺癌分期标准对胰腺癌进行TNM分期,对比分析CT灌注参数在胰腺癌分期中的意义。结果 CT灌注扫描对胰腺癌T1、T2、T3和T4准确率分别为100%,81.4%,74.2%和77.3%。CT灌注扫描对胰腺癌N0和N1准确率分别为83.9%和62.2%。CT灌注参数中,BV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F在I期与IV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CT灌注扫描检查在胰腺癌术前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准确的判断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马守军牛合平李锋
关键词:CT灌注扫描灌注参数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SPB的影像学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6例SPB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6例均为单发病灶,X线及CT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较清楚,所有病例均无骨膜反应.与肌肉信号相比,T1加权像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瘤周骨髓水肿,但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软组织侵犯.MR增强扫描,大部分病例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SPB常呈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病灶边界多较清楚,多伴软组织侵犯或形成软组织肿块.X线、CT和MR联合检查有利于提高SPB的诊断准确性.
牛合平李锋
关键词:浆细胞瘤骨肿瘤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骨淋巴瘤影像学特征及误诊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PBL)影像学特征,提高对PBL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PBL 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结果 12例PB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11例为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滤泡性淋巴瘤;9例PBL为单发骨病灶,3例为多发骨病灶。病灶发生于四肢骨5例,脊椎骨4例,其他不规则骨3例。X线和CT表现为溶骨型病灶5例、硬化型3例、混合型3例,1例X线、CT检查结果为阴性;1例仅MRI显示信号异常,另1例术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显示局部放射性浓聚。12例PBL均可见病骨周围软组织肿块,以骨质破坏范围小而软组织肿块大为特点,3例伴病理性骨折,4例伴有骨膜反应。12例PBL中术前诊断为骨髓炎、骨髓瘤、骨肉瘤各1例,误诊率25.00%。结论 PBL为少见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敏感显示早期病灶,X线、CT与MRI结合能提高PBL诊断准确率。
高小玲程少容李锋
关键词:淋巴瘤骨肿瘤计算机断层扫描
合成MRI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2024年
合成MRI(synthetic MRI,SyMRI)是一种日渐成熟的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在短时间扫描内获得多种对比加权图像重建,可以直接获得反映组织生物物理特性的定量参数。该技术所获得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和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在乳腺良恶性鉴别诊断、分子分型评估、组织学分级预测及预后评价发挥重要价值,现临床实践越来越广泛。本文就SyMRI技术原理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开综述,期望能够帮助影像医师更全面地了解乳腺癌相关影像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精准的影像学信息。
黄越李锋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癌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
慢性下腰痛椎旁多裂肌脂肪浸润的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定量分析慢性下腰痛(CLBP)椎旁多裂肌脂肪含量。方法收集100例伴有或不伴有腿痛的CLBP患者(CLBP组)以及40例无慢性腰腿痛或其他腰部疾患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利用单体素。H行MRS检查,将MRS数据传送至AW4.2工作站,应用Sage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多裂肌和最长肌脂肪含量。结果CLBP组多裂肌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4.39±5.44)%比(17.81±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LBP组最长肌脂肪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82±4.62)%比(24.33±5.06)%,P〉0.05]。结论MRS显示CLBP患者多裂肌脂肪含量明显增加,提示CLBP患者多裂肌出现萎缩,而同一水平的最长肌没有出现萎缩。
牛合平马守军李锋
关键词:多裂肌慢性下腰痛肌肉萎缩磁共振波谱
320排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对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表现符合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作CTA(320排CT)和对比增强MRA(CE-MRA)检查,并于1周内作DSA检查,评价CTA成像所示病变范围、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等,并与CE-MRA、DSA检查对照。结果 12例患者经CTA检查均明确显示脊髓异常血管及病变范围,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成像清晰显示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畸形血管与周围骨性结构空间位置关系。CE-MRA检查显示脊髓畸形血管病变范围,但仅显示8例患者供血动脉及瘘口位置。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可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瘘口,弥补了DSA、CE-MRA单一成像的不足,对SDAVF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程少容雷继晓王鹰熊飞王翅鹏李锋
关键词:脊髓疾病动静脉瘘
集成MRI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增强前后集成MRI(synthetic MRI,Sy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antigen,Ki-67)表达状态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该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Ki-67表达状态中的预测效能。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乳腺癌的163例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这些患者均接受完整的MRI检查,并通过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性质。在GE工作站上,获取并记录增强前后SyMRI定量参数值,增强前T1值(T1-Pre)、增强前T2值(T2-Pre)、增强前质子密度值(proton density,PD-Pre)和增强后T1值(T1-Gd)、增强后T2值(T2-Gd)、增强后PD值(PD-Gd),并据此计算各值增强前后弛豫时间相对变化率,记作ΔT1%、ΔT2%和ΔPD%。根据Ki-67表达情况,将收集的患者分为高表达组(≥30%)和低表达组(<30%),采用SPSS 27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进行柯尔莫戈洛夫-斯米诺夫(Kolmogorov-Smirnov test,K-S)检验正态分布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Ki-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磁共振参数的组间差异,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建立联合模型,并利用DeLong检验评估模型对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在病灶最大直径、ADC值、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和采用的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年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病灶边缘和形态、强化特征、乳腺腺体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因素,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关于SyMRI定量参数,高、低表达组在T1-Pre、T2-Pre、T1-Gd、T2-Gd、ΔT1%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Pre、PD-Gd、ΔT2%、ΔPD%两组间
黄越李锋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癌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观扩散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