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龙岩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美沙拉嗪+肠道益生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行美沙拉嗪+肠道益生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择龙岩市第一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UC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单药干预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联用益生菌组在单药干预组基础上增加肠道益生菌。比较两组黏液脓血便、腹痛、大便性状、腹泻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联用益生菌组黏液脓血便(4.01±0.24)d、腹痛(3.05±1.51)d、大便性状(6.45±1.25)d、腹泻(3.21±1.21)d消失时间短于单药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58、7.129、5.571、3.742,P<0.05)。治疗后,联用益生菌组CRP(4.11±0.45)mg/L、PCT(1.01±0.11)μg/L水平低于单药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95、35.216,P<0.05)。联用益生菌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单药干预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对于UC的治疗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的消失且可改善机体炎症。
- 刘奕明廖丽芳钟平玉
- 关键词:美沙拉嗪肠道益生菌
- 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Hp胃溃疡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四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复方铝酸铋)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并随访3个月,评估治疗效果。记录并统计两组Hp清除率及Hp复发率;记录并统计两组头痛、消化道反应、口苦、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胃肠道症状积分评价患者的胃肠功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Hp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头痛、消化道反应、口苦、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胃肠道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胃溃疡可有效提升Hp清除率,降低Hp复发率,改善胃肠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廖丽芳邓雪琼
- 关键词: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胃溃疡胃肠功能
- 大剂量二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相应益生菌干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大剂量二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相应益生菌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纳入2023年10月~2024年4月龙岩市第一医院100例Hp感染者,以随机摸球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二联治疗,研究组采用大剂量二联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Hp根除率、肠道微生态菌群情况、依从性、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Hp根除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肠道微生态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肠球菌水平为(7.62±0.96)lgCFU/g,双歧杆菌水平为(8.67±0.98)lgCFU/g,乳杆菌水平为(8.57±0.62)lgCFU/g,肠杆菌水平为(6.98±0.86)lgCFU/g,各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3、4.956、8.861、2.156,P<0.05);研究组依从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二联疗法联用益生菌治疗Hp感染,可显著改善肠道微生态菌群情况,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且不良反应较低。
- 林承春刘奕明钟平玉黄淑敏廖丽芳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肠道微生态益生菌HP根除率
- 双环醇联合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治疗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治疗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3年12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脂肪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以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或双环醇单用治疗,观察组以双环醇联合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脂肪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中,以双环醇联合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肝功能,用药安全性较高。
- 邓雪琼廖丽芳李友堂
- 关键词:脂肪性肝炎双环醇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
- 血浆置换在糖尿病合并轻中型急性高脂血症型胰腺炎中治疗的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糖尿病合并轻中型急性高脂血症型胰腺炎中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血浆置换的轻-中型的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43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A、B两组,所有患者均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液体复苏、制酸、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改善胰腺微循环等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WBC、CRP均较A组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边血浆置换的效果显著,对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轻中型急性高脂血症型胰腺炎的理想方法,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 廖丽芳杨柏炜何志云
- 关键词:血浆置换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