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龙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2例,按照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甘露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65.2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给予脑出血患者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且安全性非常好,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李晓龙张晓霞
- 关键词:脑出血七叶皂苷钠
-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质量及血液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4月于日照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200例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100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血液质量、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护理质量中的献血宣传、献血环境、基础服务、专业技能及服务态度评分分别为(15.46±3.11)分、(13.17±2.47)分、(15.21±2.33)分、(14.27±2.65)分、(14.68±1.9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26±2.93)分、(10.66±2.06)分、(11.24±2.25)分、(11.29±2.15)分、(11.64±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不良事件发生率(3.00%)低于对照组(15.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护理满意度(92.00%)高于对照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升血站采血护理质量与血液质量,减少血液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的发生,且献血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 张晓霞李晓龙
- 关键词:护理质量血液质量护理满意度
- 颅-鼻-眶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1例
- 2024年
- 颅-鼻-眶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属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临床罕见,约占所有颅内恶性肿瘤1.6%,占结外淋巴瘤的1%~2%。该病恶性程度极高,手术旨在明确病理及减轻肿瘤占位效应,主要以放化疗为主,但总体预后较差。本文报道1例颅-鼻-眶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66岁女性,行手术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术后随访1个月死亡。总之,颅-鼻-眶非霍奇金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较少见,多被误诊为鼻咽癌、眼眶肿瘤及球后视神经炎等,多数行病理检查可得到明确诊断。该病恶性程度极高,单纯依靠手术并不能明显延长生存期,主要以放化疗为主,有利于局部病灶的控制,但总体预后较差。所以正确早期诊断该病非常重要。
- 柏明涛刘海涛牛纪杰庄须伟李晓龙张玉海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80例需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的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患者术后康复有促进作用。
- 张晓霞李晓龙
- 关键词:综合护理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