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文婷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受体
  • 3篇核受体
  • 2篇细胞
  • 2篇教学
  • 2篇PPARΑ
  • 2篇FXR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星状细胞
  • 1篇脂滴
  • 1篇上调
  • 1篇社交
  • 1篇社交媒体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实验
  • 1篇通路
  • 1篇转录

机构

  • 7篇广州大学

作者

  • 7篇熊文婷
  • 2篇姚焱
  • 2篇刘吉升
  • 1篇胡位荣
  • 1篇陈琼华
  • 1篇胡俊杰
  • 1篇桂林
  • 1篇李小梅
  • 1篇覃希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年份

  • 6篇2023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移动社交媒体在免疫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2
2016年
"免疫学"课程是生物、医学、药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丰富,交叉性、实践性强。我们将目前主流的移动社交媒体软件——微信应用于"免疫学"理论课的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实践。用微信引导学生学习"免疫学"课程、提供交互学习环境、评价学习效果,把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讲解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引导学生讨论,初步实现微信辅助的"免疫学"混合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熊文婷胡位荣桂林胡俊杰陈琼华林业森
关键词:免疫学混合教学
FXR通过调控脂滴蛋白PLIN5延缓纤维化的调控机制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通过调控脂滴包被蛋白5(perilipin 5, PLIN5)从而延缓肝纤维化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PLIN5基因上游的FXR反应元件(FXR response element, FXRE),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体系以检测所预测位点与FXR的结合效应;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诱导人肝星状细胞LX-2构建肝纤维化模型;过表达FXR或PLIN5后,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LIN5、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和I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脂滴的生成,定量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含量。结果:确定了PLIN5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已知的反向重复序列-1(inverted repeats-1,IR-1);FXR激活后能够上调LX-2中PLIN5的基因表达(P<0.01);过表达PLIN5能够促进脂滴的形成,TG含量的增加,并显著降低TGF-β1诱导的纤维化基因的表达(P<0.05);FXR激活后没有显示出抑制LX-2活化的作用。结论:PLIN5基因上游存在已知的FXRE位点能与FXR结合,PLIN5过表达能促进脂滴的形成和抑制LX-2细胞的活化,FXR可能是通过调控PLIN5的表达部分抑制肝纤维化。
黄晓霞郑志民庞碧滢黄娜娜李馨熊文婷孔波刘吉升
关键词:FXR脂滴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
胆汁酸和MAPK信号通路对HepG2细胞中PPARα转录表达的调控作用
2023年
目的探究胆汁酸(bile acids,BAs)和MAPK信号通路对HepG2细胞中人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human peroxisome proliferation activated receptorα,hPPARα)转录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PCR扩增hPPARα基因启动子片段P1(-764~+228 bp)、P2(-2090~-744 bp)、P2-1(-744~-1287 bp)、P2-2(-1548~-1265 bp)、P2-3(-2090~-1540 bp),将扩增得到的片段分别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4-luc2P-Hygro)的启动子上游。将包含hPPARα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转染HepG2细胞,分别用U0126(ERK1/2信号通路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SP600125(JNK1/2信号通路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石胆酸(lithodeoxycholic acid,LCA)、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甘氨脱氧胆酸(glycodeoxycholic acid,GDCA)、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进行处理,每次处理均以DMSO处理组作为对照,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分别检测ERK1/2、JNK1/2信号通路以及胆汁酸对hPPARα启动子片段的调控作用。另外,在HepG2细胞中共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与人类法尼酯X受体(human farnesoid X receptor,hFXR)过表达质粒,用GW4064激活过表达的hFXR,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胆汁酸的生理受体hFXR对hPPARα启动子片段的调控作用。利用数据库预测片段中相关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通过重组PCR定点突变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所预测位点的作用。结果与DMSO对照组相比,U0126组P1、P2片段的转录活性无显著变化;SP600125组P2片段的转录活性被显著抑制(P<0.05)。进一步研究表明,SP600125对P2-1、P2-2、P2-3片段的转录活性均有抑制作用(P<0.01)。在P2-1片段中预测得到两个c-Jun结合位点,其中位点1突变减弱了SP600125的抑制作用(P<0.0001),而位点2突变没有影响SP600125的抑制作用。在5种胆汁酸的处理中,与DMSO对照相比,LCA处理显著抑制P2片段的转录活性(P<0.05),而CDCA�
黄娜娜庞碧滢黄晓霞李馨熊文婷孔波刘吉升
关键词:胆汁酸MAPK信号通路FXRPPARΑ转录表达核受体
石胆酸通过上调miR-21表达降低核受体PPARαmRNA的稳定性
2023年
目的探讨石胆酸在转录后水平对PPARαmRNA稳定性的调控。方法构建PPARα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转染HepG2细胞,比较两种浓度石胆酸处理后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确定石胆酸诱导下差异表达的miRNAs及其在3'UTR上的潜在结合位点,对结合位点进行突变(Mut1、Mut2和Mut1+Mut2),比较石胆酸处理后Mut1、Mut2和Mut1+Mut2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利用Westernblot和RT-qPCR检测两种浓度石胆酸处理下信号通路的激活及其下游转录因子基因表达水平,比较不转染对照组和瞬时转染过表达转录因子的PPARα蛋白表达,确定参与石胆酸调控PPARαmRNA稳定性的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μmol/L石胆酸诱导3'UTR1和3'UTR2片段荧光素酶活力均显著下降超过50%(P<0.01)。miRNAPCRarray筛选发现石胆酸诱导miR-21和miR-22差异表达,100μmol/L石胆酸诱导miR-21表达上调2.35倍(P<0.05)。定点突变3'UTR1中两个预测的miR-21位点,构建了Mut1、Mut2和Mut1+Mut2报告基因载体。相对于对照组,石胆酸下调3'UTR1荧光素酶活性51%,而Mut1、Mut2和Mut1+Mut2分别被下调37%、39%、13%。Westernblot显示石胆酸磷酸化ERK1/2,激活ERK1/2信号通路;100μmol/L石胆酸上调转录因子EGR1基因表达水平5.83倍(P<0.01);瞬时转染过表达EGR1显著下调PPARα蛋白水平(P<0.05)。结论石胆酸通过激活肝细胞中ERK1/2信号通路,诱导早期生长应答因子EGR1和miR-21的表达上调,使miR-21作用于3'UTR调控区,降低PPARαmRNA的稳定性,从而减少PPARα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庞碧滢黄娜娜黄晓霞李馨熊文婷孔波姚焱
关键词:PPARΑMIR-21MRNA稳定性
外泌体miRNA在NAFLD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与诊断潜力
2023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与以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NAFLD全球患病率高达25%,我国NAFLD患病率已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成为我国最大的慢性肝病,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和社会发展^([1])。NAFLD发病机制复杂,发展周期长,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无高效的微创诊断工具^([2])。
庞碧滢黄娜娜黄晓霞李馨熊文婷孔波姚焱
关键词:NAFLD疾病发展
法尼醇X受体激动剂细胞筛选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2023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体系的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激动剂细胞筛选体系,以满足对FXR激动剂先导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通过在报告基因质粒pGL4-luc2P-Hygro中的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Luc)基因上游克隆并插入来自FXR靶基因的FXR反应元件(FXR response element,FXRE)片段,构建用于筛选FXR激动剂的报告基因质粒,并结合海肾荧光素酶内参质粒,建立能够有效反映药物对FXR激动效应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细胞检测体系。通过一系列优化实验,比较了过表达RXR、鼠源和人源FXR、不同的FXRE片段、FXR过表达质粒与报告基因质粒的混合比对筛选体系诱导效率和灵敏度的影响。根据上述结果,最终确定了优化条件,优化后体系Z因子达到0.83。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用于FXR激动剂筛选的改良的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体系的细胞筛选体系,其主要特征在于,使用多段FXR靶基因上的FXRE片段叠加组成一种新型的增强型FXRE元件,而非传统的反向重复序列-1(inverted repeats-1,IR-1)片段的叠加,为FXR激动剂的发现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和工具。
郑志民黄晓霞庞碧滢黄娜娜孔波李馨熊文婷
关键词:高通量筛选核受体
混合式教学在“微生物学实验”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3年
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曲构建了本科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综合考核与评价体系评判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对教学模式进行评价与改进。教学成效显示,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拓展了学习时空。学生在结课后的线上调研问卷中反馈对课程教学模式认可度高。学生的课程成绩方面,实施教改的班别较未参与教改的班别90分以上人数的比值呈显著性增加(p<0.05),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教改取得了良好效果。
岳莎覃希熊文婷李小梅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混合式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