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四维
- 作品数:31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视纤维鼻咽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张群张远芬彭先兵李谨罗四维
- 关键词:纤维鼻咽镜咽囊炎微波治疗
- Skp2结构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0年
- 肿瘤发生根本原因是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紊乱。Skp2能够特异性结合磷酸化的蛋白,使肿瘤细胞G-S期调控发生紊乱。随着基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Skp2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近年已成为研究热点。
- 罗四维彭先兵张群张端莲
- 关键词:肿瘤SKP2细胞周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22例
- 2007年
- 张群彭先兵张远芬朱普堂罗四维黄丽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西药治疗中药汤剂腰背部
- 癔病性呼吸困难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女,59岁,23:00洗澡时突发呼吸困难,持续15min不能缓解,由120接入我院急诊科。查体:意识淡漠,呼之不应,呼吸30次/min,脉搏86次/min,BP120/80mmHg(1mmHg=0.133kPa),有极响的吸气性喉喘呜,三凹征明显,随吸气动作出现躯体抽动。专科检查:咽部无充血、肿胀,间接喉镜检查不能配合;心电监护显示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9%,心电图为正常窦性心律,无异常。
- 罗四维李东升
- 关键词:癔病
- 鼻内镜下手术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联合微波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鼻丘等处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于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后再行微波热凝,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效48例(82.8%),有效7例(12.1%),无效3例(5.1%),总有效率94.9%。结论:鼻内镜下手术联合微波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鼻丘等处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
- 张群李谨罗四维朱普堂纪小雪
-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鼻内镜微波
- 犬声带瘢痕模型的建立及其细胞外基质中赖氨酰氧化酶、热休克蛋白70和透明质酸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建立犬声带瘢痕模型,分析损伤后不同时间段内声带愈合的形态学、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外基质(ECM)相关影响因子的变化。方法:5只实验犬随机分为对照组(1只)和实验组(4只),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实验组行支撑喉镜下CO_2激光双侧声带烧灼术。各只实验犬分别在5个不同时间(术前和术后6h、3周、8周和12周)于支撑喉镜下观察声带损伤的大体形态学变化后处死,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声带各层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超微形态学变化。观测声带组织内赖氨酰氧化酶(LOX)、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透明质酸(HA)的累积光密度值(IOD)的变化规律。结果:1喉内镜示,损伤后3周声带创面轻度充血水肿及炎性渗出;术后8周创面充血水肿消失,局部挛缩凹陷,无粘连和肉芽形成;术后12周双侧声带表面光滑,局部挛缩,声带瘢痕形成,声嘶明显。2苏木精-伊红染色示,术后6h声带创面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红细胞渗出,细胞充血水肿;术后3周声带创面成纤维细胞增生,新生血管形成,大量纤维组织无序排列;术后8周声带创面各层纤维组织增生紊乱,血管增粗;术后12周时,声带创面固有层增厚,大量胶原纤维增多,排列紊乱,呈团状或束状,纤维间较多不规则间隙;血管和腺体少见或消失。3免疫荧光示LOX、HSP70、HA均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术后不同时间段表达的阳性程度不同,大多在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内表达较强烈。4IOD值比较,在不同时间段LOX的IOD值之间均有差异(P<0.05);HSP70在术前与术后12周的IOD值无明显异常,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在术后3周与12周间无异常,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LOX在术后6h表达减弱,术后3~12周呈上升趋势;HSP70在术后6h升至峰值,术后3~12周呈下降趋势;HA在术后6h表达减弱,术后8周升至峰值,术后8~12周下降。6透射电镜显�
- 梁耕田段冰玉张莹莹罗四维卢岭杨丽萍汪斌如
- 关键词:声带瘢痕细胞外基质动物模型
- 两种术式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对比被引量:3
- 2008年
- 张群罗四维李谨朱普堂石建国
- 关键词:真菌性上颌窦炎
- 纤维鼻咽镜下手术治疗咽囊囊肿9例
- 2007年
- 张群李谨朱普堂罗四维余胜富张远芬
- 关键词:纤维鼻咽镜囊肿
- 氟康唑注射液外用治疗耳部真菌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3
- 2007年
- 张群罗四维戴润芝张远芬任泽梅
- 关键词:耳疾病真菌病氟康唑
- 金因肽加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金因肽加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 200例鼓膜穿孔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贴补组(A组)即对照组,再根据外伤后贴补治疗时间分为72h内(A1组),伤后72h以后(A2组);金因肽加贴补组(B组)即观察组,再根据外伤后贴补治疗时间分为72h内(B1组),伤后72h以后(B2组)。观察几组的鼓膜愈合情况。结果 B组平均愈合率较A组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愈合时间比较,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小、中、大穿孔愈合率较A组均有所提高,但是只有小、中穿孔愈合率较A组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时间小、中穿孔有所缩短,但是只有小穿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穿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因肽加贴补法能有效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其中对小中穿孔的疗效较好,可提高小中穿孔的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
- 罗四维石建国
- 关键词:鼓膜穿孔表皮生长因子贴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