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威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方苦参注射液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实行根治性放疗的89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组(46例)和单纯放疗组(43例)。2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根治性放疗(体外照射+腔内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放疗期间静脉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每次20mL,用200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60min内静脉滴入,滴完25min内进行常规放疗,每天1次,每周5次,至放疗结束;单纯放疗组仅常规放疗。结果:联合用药组Ⅰ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10.87%,Ⅱ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4.35%,未见Ⅲ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单纯放疗组Ⅰ、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58.14%、30.23%、4.6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用药组、单纯放疗组平均放疗总时间分别为45.4d和50.1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结束3个月时,2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8%、72.1%,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有效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且不影响肿瘤的近期疗效。
- 尹国玲武建军朱瑜蔡敏王威威
-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放疗
- 早期宫颈癌术后VMAT与IMRT的临床效果对比及对放疗剂量血清DCLK1 miR-15b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早期宫颈癌术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MAT)与固定野静态调强放疗(IMRT)的临床效果及对放疗剂量、血清双皮质素样激酶1(DCLK1)、微小RNA-15b(miR-15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术后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CC)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MAT组(n=65)、IMRT组(n=65),开展前瞻性研究。VMAT组采用VMAT治疗,IMRT组采用IMRT治疗。比较两组计划实施效率、靶区放疗剂量、危及器官受照剂量、血清DCLK1、miR-15b水平、肠道及阴道微生态、不良反应、复发率。结果:VMAT组机器跳数少于IMRT组,治疗时间短于IMRT组(P<0.05);两组HI、CI、Dmean、Dmin、D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直肠Dmean、右股骨头Dmean、左股骨头Dmean、小肠Dmax、膀胱Dmean、骨盆Dmean均小于IMRT组(P<0.05);放疗后两组间血清DCLK1、miR-15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VMAT组肠道菌群丰富度、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阴道菌群多样性评分、阴道菌群密集度评分均高于IMRT组(P<0.05);VMAT组骨髓抑制、放射性肠炎、消化道反应、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低于IMRT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靶区放疗剂量参数与IMRT相当,但能减少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降低对周围器官受照剂量,改善肠道及阴道微生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复发风险。
- 陈晶美宋鹏慧王威威郭明芳孟亚超
- 关键词:宫颈癌阴道微生态
- 黄芪甲苷Ⅳ联用5-氟尿嘧啶对SW480移植瘤小鼠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本研究建立SW480移植瘤模型,探讨黄芪甲苷Ⅳ(ASⅣ)的化疗增敏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将复苏后的SW480细胞接种于25 cm2的培养瓶中,用RPMI 1640完全培养基,CO2培养箱中培养。BALB/c裸鼠26只,4~6周龄,16~20 g,雌性,购自成都达硕实验动物公司,动物合格证编号为SCXK(川)2013-24。裸鼠饲养于独立通气笼具系统内,实验期间小鼠自由饮食,饮水。
- 陈建兵王放王威威尹国玲武建军
- 关键词:SW480细胞移植瘤模型化疗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