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慧群
- 作品数:36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第3日胚胎质量对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第3日(D3)胚胎质量对冻融囊胚移植周期(frozen-thawed blastocyst transfer,FB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冻融双囊胚FBT的1 212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移植囊胚所对应D3胚胎的形态学评分将患者分为双优质卵裂胚移植组、单优质卵裂胚组、无优质卵裂胚组;根据移植囊胚所对应D3胚胎卵囊球分为双8-细胞(8C)组、单8C组及非8C组,比较各组FBT的临床结局。结果 D3双优质卵裂胚组的胚胎种植率(44.7%)、临床妊娠率(68.3%)及活产率(54.9%)均显著高于D3无优卵裂胚组(34.4%、55.4%、41.1%;P=0.003、P=0.008、P=0.022);D3中双8C组的胚胎种植率(48.2%)、临床妊娠率(71.4%)及活产率(58.8%)均显著高于非8C组(40.1%、61.3%、45.2%;P=0.002、P=0.005、P=0.002),但多胎妊娠率(27.9%)明显高于D3非8C组(19.6%)。结论 FBT的临床结局与其对应D3胚胎质量密切相关,D3优质卵裂胚尤其8C源囊胚临床结局更佳;选择D3 8C来源的单囊胚或D3非优质卵裂胚来源的双囊胚移植,可在获得高活产率的同时,减少多胎妊娠率。
- 史三宝朱杰汪存利杜馨何瑞冰李洋殷慧群姜宏
- 关键词:妊娠率
- 提高猪囊胚后期贴壁能力的优化培养体系
- 2010年
- 为了提高猪孤雌囊胚贴壁率,试验从饲养层及培养液两方面研究猪孤雌囊胚贴壁能力;用小鼠、猪和牛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制作饲养层,分别添加DMEM、NCSU-23、DMEM/NCSU-23培养液,探讨猪孤雌囊胚在3种饲养层上的发育效果。结果表明,BEF饲养层能更好地促进猪孤雌囊胚贴壁生长,其囊胚贴壁率为33.67%,与MEF饲养层组的囊胚贴壁率(19.08%)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PEF饲养层组之间囊胚贴壁率差异不显著(P>0.05),MEF饲养层组和PEF饲养层组之间囊胚贴壁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BEF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组,用猪胚胎培养液NCSU-23培养猪孤雌囊胚后,囊胚贴壁率(22.53%)显著高于DMEM培养液组(10.41%)和DMEM/NCSU-23培养液半量混合组(12.05%)(P<0.05),DMEM培养液组和DMEM/NCSU-23培养液半量混合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和猪胚胎培养液NCSU-23能更好地促进猪孤雌囊胚后期贴壁。
- 孙雪萍曹鸿国陈涛殷慧群薛奕杰刘亚张运海李运生陶勇宋锐章孝荣
- 关键词:囊胚饲养层培养基
- 牛iPS细胞无限定因子慢病毒诱导
- 为了诱导形成牛iPS细胞用于深入研究和应用,试验直接采用慢病毒作为诱导材料感染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并对诱导形成的细胞集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慢病毒介导的EGFP在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稳定和高效表达,在含有LIF和bFGF...
- 曹鸿国孙雪萍殷慧群张运海刘亚李运生陶勇章孝荣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逆转录病毒
- 文献传递
- 一种猪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诱导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诱导方法,利用外源限定因子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报告基因构建融合蛋白慢病毒表达载体用于猪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
- 张运海曹鸿国章孝荣李运生殷慧群孙雪萍薛奕杰张卫琴黄伟玲陈涛宋锐陶勇刘亚方富贵刘旭光任春环张子军殷宗俊丁建平
- 文献传递
- ROC曲线评估HCG日P、E2水平和E2/P对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
- 范静姜宏殷慧群
- 慢病毒介导Nanog基因在小鼠ES细胞的表达
- 2009年
- 试验尝试构建小鼠Nanog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培养表达外源Nanog基因的小鼠ES细胞。结果显示通过RT-PCR扩增出918bp的小鼠Nanog基因,测序正确的小鼠Nanog基因通过慢病毒介导在小鼠ES细胞表达后,表达外源Nanog基因的小鼠ES细胞生长状态同普通ES细胞无明显差异,在无LIF的ES细胞培养液培养条件下,表达外源Nanog基因的小鼠ES细胞保持正常的ES细胞集落,碱性磷酸酶、Oct4和SSEA-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为阳性,相同情况下未表达外源Nanog基因的小鼠ES细胞集落退化消失。试验证实了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培养了表达外源Nanog基因的小鼠ES细胞。
- 曹鸿国殷慧群张卫琴陈涛黄伟玲
- 关键词:小鼠ES细胞NANOG基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卵巢早衰小鼠卵巢功能重建中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在卵巢早衰小鼠卵巢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价值。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白消安建立小鼠卵巢早衰(POF)模型,并随机分为建模组、BMSCs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移植组于建模14 d经尾静脉注射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鼠BMSCs悬液(5×10~7个·mL^(-1)),每4 d重复1次,共5次;建模组和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建模后及BMSCs移植后小鼠的一般情况、血清FSH和E2水平、卵巢组织学变化以及GFP荧光信号在卵巢内的分布。结果发现,建模组小鼠食欲明显减退,活动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体重显著减轻(P<0.05),FSH水平显著增高(P<0.05),E2水平显著降低(P<0.05),卵巢体积减小,间质纤维化严重,始基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数均显著减少(P<0.05)。BMSCs移植后,移植组小鼠体重增加,食欲增强,活动增多;28 d后FSH浓度显著低于建模组(P<0.05),E2浓度、始基卵泡、生长卵泡数及成熟卵泡数均显著高于建模组(P<0.05),但各项指标仍与空白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信号散在分布于卵泡周围。此结果提示,BMSCs可在小鼠损伤卵巢组织中定位存活,对卵巢组织结构及内分泌功能有修复作用。
- 张莹莹殷慧群倪丰姜宏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卵巢早衰
- 干细胞微囊泡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1
- 2015年
- 微囊泡(MVs)是指从细胞表面脱落或分泌的小圆球形膜样结构,含有母细胞来源脂质、蛋白和遗传物质。近年来,MVs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新途径正逐渐引起学者们关注。干细胞来源MVs通过细胞内化作用可转移生物活性物质进入靶细胞,在组织损伤模型中可重编程损伤组织细胞表型,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其作用机制与MVs富含生物活性脂质、抗凋亡因子、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转移mRNA和调控miRNA到损伤组织细胞,调控靶细胞功能有关。因此,开发干细胞来源MVs应用于组织再生和修复治疗,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细胞治疗策略。
- 殷慧群姜宏
- 关键词:干细胞
- 胞外囊泡分离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胞外囊泡(EVs)是由多种类型细胞释放的微小囊泡。目前研究认为EVs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可通过传递蛋白质、信使RNA(m RNA)、微小RNA(micro RNA,mi RNA)等改变靶细胞的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功能,在组织修复、生物标记、疾病诊断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分离提取EVs的主要方法有:差速离心法、超滤法和免疫亲和层析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研究者常将多种分离提取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产物纯度,稳定EVs生物活性,减少提取时间。近年发现,在卵泡液和精液中存在EVs,其生物学意义及潜在的临床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介绍EVs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为EVs的研究提供参考。
- 刘聪慧殷慧群姜宏
- 关键词:细胞分离离心法卵泡液
- BMP4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 2016年
- 为了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生殖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将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小鼠BMSCs,在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传代;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三代(P3)BMSCs,分别添加不同浓度(5、10、20、40和80ng·mL^(-1))的BMP4作为实验组,未添加BMP4为对照组。4d后,MTT法和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的增殖率和存活率,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生殖细胞阶段特异性基因(Oct4、Dazl、Fragilis、Mvh、Nobox、Stella、Stra8和Gdf9)的表达。结果发现,BMP4浓度为5~20 ng·mL^(-1)时细胞存活率和增殖率最高;BMP4浓度为20 ng·mL^(-1)组Mvh、Fragilis、Oct-4、Dazl及Stella表达水平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obox表达水平则在BMP4浓度40ng·mL^(-1)组最高,且各浓度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BMP4组Stra8和Gdf9的表达水平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提示,BMP4浓度在20 ng·mL^(-1)时,BMSCs的存活率、增殖率及原始生殖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最高;BMP4在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范静殷慧群汪存利姜宏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殖细胞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