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疗
  • 2篇放疗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征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者
  • 1篇替莫唑胺
  • 1篇突变
  • 1篇器官
  • 1篇子宫
  • 1篇危及器官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临床及CT
  • 1篇临床疗效

机构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白雪红
  • 2篇折虹
  • 2篇陈俊杰
  • 1篇田兴仓
  • 1篇赵仁
  • 1篇郭艳红
  • 1篇何剑莉
  • 1篇闫钢
  • 1篇夏新舍
  • 1篇王勇
  • 1篇黑忠林
  • 1篇潘闻燕
  • 1篇马建萍
  • 1篇叶红强
  • 1篇杨燕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膀胱充盈状态对宫颈癌调强放疗子宫及危及器官的影响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通过研究膀胱充盈状态对子宫、宫颈的移位、靶区和危及器官(OAR)体积的影响,为宫颈癌调强放疗(IMRT)个体化内靶区(ITV)及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界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获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7例局部进展期初治宫颈癌患者膀胱排空、膀胱充盈1.0h、充盈1.5h定位CT图像,分别勾画宫颈、宫体、OAR,以及膀胱充盈1.0h的CTV、PTV,分析不同膀胱充盈间宫颈、宫体的移位,不同充盈状态下子宫、直肠、小肠、PTV内小肠、PTV内膀胱、PTV内直肠体积的差异;分析膀胱充盈与子宫移位及OAR体积的相关性.分析膀胱排空与充盈1.5h靶区脱出PTV的体积.结果膀胱充盈状态个体差异较大,子宫颈和子宫体随膀胱充盈状态变化引起的最大移动范围分别为0~3.04cm、0~4.31cm.不同充盈间子宫体在前方移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18,P<0.05);不同充盈状态下膀胱体积、PTV内膀胱及小肠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97、44.609、29.546,P<0.05);膀胱的充盈状态与子宫体前缘的移位、小肠体积、PTV内膀胱体积、PTV内小肠体积间有相关性(r=-0.232、-0.298、0.915、-0.336,P<0.05).在膀胱排空及充盈1.5h时,宫颈、宫体脱出PTV的体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6、-1.559,P<0.05).结论膀胱充盈状态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膀胱充盈状态对子宫前缘的影响较大,扩大CTV-PTV前方外放范围可能降低靶区的漏照,控制膀胱充盈状态的一致性对宫颈癌精确调强放疗是必要的.
马建萍夏新舍潘闻燕何剑莉叶红强陈俊杰王嘉琳王勇白雪红折虹
关键词:宫颈癌调强放疗膀胱充盈危及器官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及CT影像特征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及CT影像特征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预测突变指标的筛选。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病理证实且治疗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及EGFR基因检测的17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基因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EGFR基因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CT影像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78例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115例(64.6%),未突变63例(35.4%)。115例EGFR基因突变患者中,第19号外显子缺失(19del)突变61例(53.0%)、第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45例(39.1%)、第20号外显子突变8例(7.0%)、第18号外显子突变1例(0.9%)。EGFR基因突变组女性[60.0%(69/115)比30.2%(19/63)]、无吸烟史[74.8%(86/115)比36.5%(23/63)]患者比例均高于未突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不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GFR基因突变组CT检查的中位肿瘤长径[M(Q1,Q3)]为3.70(2.90,4.70)cm,未突变组为5.30(3.40,6.8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6,P<0.001);EGFR基因突变组有空气支气管征[27.8%(32/115)比7.9%(5/63)]、无肺气肿[83.5%(96/115)比55.6%(35/63)]患者比例均高于未突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吸烟史(有比无:OR=0.218,95%CI:0.073~0.647)、CT检查肿瘤长径短(OR=0.814,95%CI:0.676~0.981)、有空气支气管征(有比无:OR=5.354,95%CI:1.782~16.090)及无肺气肿(有比无:OR=0.289,95%CI:0.128~0.653)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临床及CT影像特征与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状态可能相关,无吸烟史及CT检查中肿瘤长径短、有空气支气管征、无肺气肿可能预示EGFR突变。
杨燕黑忠林田兴仓白雪红陈俊杰赵仁
关键词:突变
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67例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患者的资料,其中术后同期调强放疗、口服替莫唑胺化疗者(同期放化疗组)44例,仅行调强放疗者23例(术后放疗组)。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随访率97.0%。低级别脑胶质瘤组(同期放化疗组),用同期口服替莫唑胺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4%﹑94.4%﹑94.4%,单纯放疗组分别为87.5%、87.5%、87.5%(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同期口服替莫唑胺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65.5%、37.5%,单纯放疗组分别为45.5%、22.7%、22.7%(P<0.05)。所有患者均有1~2级胃肠反应,1~2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1.9%(8/67),未见3~4级胃肠反应及3~4级骨髓抑制发生。结论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化疗可提高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肿瘤的组织学分型是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主要因素,病理分级高的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率低。
白雪红闫钢郭艳红折虹
关键词:脑胶质瘤调强放疗替莫唑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