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安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基站
  • 3篇配置方法
  • 2篇电子设备
  • 2篇天线
  • 2篇匹配度
  • 2篇网络容量
  • 2篇接收功率
  • 2篇计算复杂度
  • 2篇复杂度
  • 2篇成簇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区域
  • 1篇调度
  • 1篇独立组网
  • 1篇信道
  • 1篇信号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移动互联网
  • 1篇移动通信
  • 1篇移动通信领域

机构

  • 11篇中国移动通信...
  • 7篇中国移动通信...
  • 4篇中国移动通信...

作者

  • 11篇陈安华
  • 1篇刘建强
  • 1篇陈耀文

传媒

  • 3篇电信工程技术...
  • 1篇移动通信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G和5G融合网络部署架构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本文分析了3GPP正在讨论的10种4G、5G融合网络部署架构,探讨了5G的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两种部署方式,进行了10种组网架构的优劣势分析,对比分析了这10种架构的网络性能、建设周期和投资效益,提出了不同性能、周期和投资下的近中远期部署方案,提出了基于中国移动网络现状的逐步的5G、4G融合演进过渡方案。
刘德全陈安华
关键词:4G独立组网
无线高价值地理区域识别方法以及装置
本申请提出一种无线高价值地理区域识别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目标地理区域进行地理栅格划分;获取多域数据,并基于多域数据,得到每个地理栅格的价值和归属基站;基于每个地理栅格的价值和归属基站,生成目标地理区域的栅格价...
陈安华 姚键 许乐飞 瞿水华 李晖晖 黄海晖
半持续调度配置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提出一种半持续调度配置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下发探测参考信号SRS的配置给终端;根据所述终端反馈的探测参考信号评估各个频点的业务满足度,其中,所述业务满足度为所述频点对业务的适配度;根据...
陈安华 姚键 李晖晖 黄海晖 吴锐
一种天线成簇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成簇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的第一小区和多个第二小区;若所述第一小区为未成簇小区,基于目标区域内用户终端的无线指标与业务指标之间的历史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每个小区的无线指标,...
陈安华姚键李晖晖罗伟民李木荣陈勇辉
室内基站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提供一种室内基站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室内基站部署方法包括:根据采样终端采集的测量数据,确定第一系统频段对应的第一报告和第二系统频段对应的第二报告以及待部署的第三系统频段对应的...
陈安华姚键李晖晖黄海晖
基站的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公开了基站的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分别获取至少两个终端上报的测试报告;所述测试报告包括所述终端所处的位置、物理小区标识及频点;根据所述位置、所述物理小区标识及所...
陈安华姚键彭奕芬饶柳陈思翰黄海晖
GSM与WLAN融合与分流部署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服务发展迅猛。微博、微信、在线视频等大量新兴移动互联网业务在给运营商带来可观流量的同时,也使得传统蜂窝网络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提出GSM与WLAN网络融合与业务分流的部署策略,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发挥WLAN作用,分担GSM网络压力,实现对流量疏导。
张科陈安华杨辉刘德全
关键词:WLAN移动互联网
密集型城中村TD-LTE网络深度覆盖方案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探讨有源光纤分布系统与RRU+短馈线分布系统这2种新的深度覆盖方案,提出"面向市场业务发展,合理均衡质量要求、工程实施与投资造价三者的关系,实现网络价值最大化"的建设思路,基于现网实测优化试点方案,可大幅降低网络建设造价,为城中村TD-LTE网络覆盖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陈安华
关键词:城中村TD-LTE
宏基站的建筑物深度覆盖效果评估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宏基站的建筑物深度覆盖效果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周期性地向驻留于建筑物室内基站的终端下发测量指令并进行参数配置,所述测量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测量与所述建筑物室内基站同系统或异系统的室外基站小区的参考...
陈安华姚键李晖晖黄海晖罗伟民陈思翰罗晓明
5G-A通感一体技术在飞鸟与无人机识别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5年
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与飞鸟的自然飞行活动给低空安全带来了复杂挑战。准确识别飞鸟和无人机对于保障低空安全至关重要。本文聚焦于5G-A通感一体技术,深入探究其在飞鸟与无人机识别领域的应用与实践。通过融合AI智算、大模型深度学习以及多站协同与数据融合策略,利用5G-A通感一体技术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和高精度感知的特性,构建了高效的识别体系。在数据计算部分,运用具体算法进行信号处理、特征提取与模型训练,并通过准确率、召回率等指标评估识别性能。经低空安防实际案例验证,该技术能够有效区分飞鸟和无人机,充分验证了5G-A通感一体技术在飞鸟和无人机识别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低空安全防护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陈耀文陈旭丹陈安华陈贝妮吴迪韬刘建强
关键词:目标识别卷积神经网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