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娟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处理22例报告被引量:3
- 1992年
- 在22例瘢痕子宫妊娠者中,剖宫产瘢痕20例,肌瘤核除及子宫穿孔各1例。瘢痕时间4个月到7年。妊娠少于和等于28周者12例(均行雷夫奴尔引产-流产,时间平均41°45’,胎盘残留需刮宫者6例),平均失血量为267ml。大于28周者10例,均经阴道分娩,其中4例阴道助产,总产程平均19°18’,胎盘均自然娩出,第三产程平均7′,产后出血50~350ml,平均190ml。新生儿体重1400~4 200g,2例早产儿分别为1 400g和2 250g,足月7例,体重3 165~3 780g,过期产1例,体重为4 200g,产钳助产。6例自然分娩新生儿中有3例不足3 750g。超过28周者无胎盘残留或植入,而小于28周者为50%。本组22例未发生子宫破裂,无孕妇及围产儿死亡发生。
- 姜桂珍李英娟李秀娟王守忠陈凤花阎会娣何昀
- 关键词:瘢痕子宫胎盘残留产后出血
- 应用伴行产程图100例临床分析
- 1993年
- 本文报告以伴行产程图为依据积极处理产程的住院产妇100例。活跃期开始于 2cm13例,3cm87例,活跃期起点角度20°~80°,>40°与≤40°相比活跃期时间明显缩短,宫颈扩张率依次增加,两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40°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40°组,两者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异常产程图10例占10%,其剖宫产组(54.5%)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4.5%),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伴行产程图活跃期起点角度在分娩结局的预测中和产程处理的决定中有重要意义。
- 姜桂珍李秀娟李英娟王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