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中医
  • 2篇综合征
  • 2篇结肠
  • 2篇颈心综合征
  • 2篇教学
  • 1篇带教
  • 1篇学法
  • 1篇学术思想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德
  • 1篇医德医风
  • 1篇医风
  • 1篇医药疗法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刘志
  • 5篇李树年
  • 3篇李丹丹
  • 3篇朱丽丽
  • 3篇赵晓峰
  • 2篇丁建华
  • 2篇高尚明
  • 2篇郭海
  • 1篇刘艳
  • 1篇沈娟
  • 1篇马士杰

传媒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新中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药材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2012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诊治之我见
便秘是一种以大便干燥,有便意但不能排便,排便努挣,便次减少或排便不尽,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便困难,同时可伴肛门直肠坠胀感,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显示,本病为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西方患病率占人群20%左右,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
李树年刘志
关键词:结肠慢传输型便秘顽固性STC
文献传递
内痔基底部黏膜层切开后结扎对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8
2014年
近年来PPH治疗混合痔得到较广泛的开展,亦显示出一定优势^[1],然而PPH主要适用于Ⅲ-Ⅳ期环形脱垂的内痔和(或)混合痔内痔部分为Ⅲ-Ⅳ期者^[2]。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目前仍是治疗非环状混合痔的主要方法。但外剥内扎术有术后肛门疼痛、坠胀、肛缘水肿^[3]、出血等并发症多、痔结扎线脱落时间长等缺点。我们认为上述诸多缺点的发生与混合痔内痔部分被缝扎的体积过大有密切关系.
高尚明刘志
关键词:外剥内扎术内痔临床疗效切开后黏膜层
“生精化血饮”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3例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笔者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自拟方生精化血饮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4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李树年刘志丁建华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
刃针闭合松解联合手法复位治疗颈心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刃针闭合松解联合手法复位治疗颈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颈心综合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刃针闭合松解联合手法复位配合颈椎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颈椎康复锻炼。2组均7d治疗1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行2(或)3次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颈肩部疼痛[(0.7±0.6)分比(0.9±0.7)分,t=2.904]、心前区疼痛[(0.5±0.5)分比(1.0±0.7)分,t=4.2103、胸闷[(0.5±0.6)分比(0.8±0.7)分,t=2.0933、心悸[(0.7±0.5)分比(1.O±0.8)分,t=3.915]、自汗[(0.7±0.5)分比(0.8±0.9)分,t=2.837]、眩晕[(1.0±0.6)分比(1.6±0.8)分,t=2.760]评分低于对照组(P〈O.05或P〈O.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7,P=O.02)。结论刃针闭合松解联合手法复位可有效改善颈心综合征患者颈部和心前区症状,疗效优于颈椎牵弓f配合颈椎康复锻炼。
刘志李丹丹高尚明赵晓峰
关键词:牵引术颈心综合征
中医肛肠临床实习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中医肛肠临床实习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中医肛肠科实习的54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7)。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观察组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待到学生出科后,由带教老师对2组学生的理论以及技能操作水平进行考核,比较平均考核成绩。由带教老师对2组学生综合临床诊疗能力进行评估,比较评估结果。另外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出科时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93.46±5.08)分,高于对照组的(84.53±5.03)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91.75±4.36)分,高于对照组的(82.09±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学生在病史采集、沟通能力、临床诊断、治疗计划、胜任力、人文关怀等维度的临床诊疗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实习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教学方式,中医肛肠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能力与教学满意度。
刘嫕钱小宝刘志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L)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中医内科进行实习的南京医科大学2015级中医学专业的68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4名见习生。在进行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对对照组见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法(LBL)进行临床带教,对观察组见习生采用CBL进行临床带教。然后,比较两组见习生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的优秀率及其对该组教学模式的满意率。结果:临床带教结束后,与对照组见习生相比,观察组见习生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的优秀率及其对该组教学模式的满意率均更高(P <0.05)。结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带教中,可有效地提高见习生的学习成绩及其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刘志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每次1 g,每日3次,复方乳酸菌胶囊0.66 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配合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每晚1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内镜下评分及生存质量(IBDQ)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BDQ积分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镜下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朱丽丽郭海赵晓峰刘志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寒热错杂型半夏泻心汤左金丸灌肠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
加味三香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探讨加味三香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中医科及消化内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及法莫替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三香汤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HAMD、HAMA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动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泌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三香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
朱丽丽赵晓峰郭海刘志马士杰
关键词: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焦虑
李树年主任辨治隐匿性肾炎经验拾萃被引量:1
2014年
总结李树年主任辨证治疗隐匿性肾炎的经验,李主任认为本虚标实为本病的特点,提出"脾肾两虚"为本,六淫邪气、水湿、湿热、瘀血为标,强调辨证论治,发作早期当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活血;缓解期当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通络;临床辨证中注重遣方用药,方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朱丽丽刘志沈娟李树年
关键词:隐匿性肾炎辨证论治脾肾两虚
稳心颗粒联合牵引治疗颈心综合征35例
2016年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本院自 2011 年 6 月至 2015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65 例颈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的将这65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牵引+稳心颗粒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总评价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 91.43%)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共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如:颈部压迫、心悸、胸闷)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3.33%(共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前,两组患者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总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总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临床治疗前相比,总评分的上升幅度也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心综合征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研究推广.
李丹丹刘志李树年
关键词:颈心综合征稳心颗粒中医药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