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一凡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配子
  • 2篇配子体
  • 2篇孢子
  • 1篇大小孢子发生
  • 1篇大孢子
  • 1篇大孢子发生
  • 1篇新资料
  • 1篇雄配子
  • 1篇雄配子体
  • 1篇雄配子体发育
  • 1篇芽分化
  • 1篇验电
  • 1篇验电笔
  • 1篇野生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学
  • 1篇配子体发育
  • 1篇孢子发生
  • 1篇孢子形态

机构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张一凡
  • 2篇郑宝江
  • 2篇王美娟
  • 1篇周繇
  • 1篇徐启江
  • 1篇王海竹

传媒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验电笔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验电笔。;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检验物品是否带电。;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王炳坤张宏锐倪宝新张一凡张司雨
东北地区被子植物新资料被引量:4
2016年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东缘,地域辽阔,环境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是我国北方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植物区系起源演变发展的重要地区。该研究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及资料分析,报道了东北地区2种新分布植物,分别是野生堇菜(Viola arvensis)、线叶毛膏菜(Drosera anglica)。野生堇菜为东北地区新归化种,分布于哈尔滨市帽儿山,该种在我国台湾地区有分布,原产于非洲北部、亚洲西南部和欧洲;线叶毛膏菜为中国新记录种,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区。该属在东北地区还有1种,即圆叶茅膏菜(D.rotundifolia)。两者的主要区别:前者叶为线状匙形,花柱3,每个花柱2分裂至中部;后者叶片近圆形,花柱3,每个花柱深裂至基部。凭证标本保存于东北林业大学植物标本室(NEFI)。这些新资料种的发现,对于丰富东北地区植物种类及对本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郑宝江张一凡王美娟周繇
东北茶藨子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东北茶藨子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1)每朵花包含5个雄蕊,每个花药包含四个药室,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是同时型,四分小孢子包括正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发育完善的花粉粒为二细胞型;(2)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基本型,从外而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2层中层、绒毡层,共五层结构,绒毡层为腺质型;(3)胚囊发育为典型的蓼型,子房1室,胚珠倒生多数,双珠被,厚珠心,线性四分大孢子;(4)花粉发育的不同阶段均有异常现象,导致花粉败育。
郑宝江张一凡王美娟王海竹徐启江
关键词:大孢子发生小孢子发生雌配子体雄配子体
茶藨子属两种植物的胚胎学比较研究
茶藨子属(Ribes L.)植物属于茶藨子科,属下植物分布广泛,经济价值高,在园林绿化、药用、食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近年来在植物形态学,分子生物学,花序以及花的结构,植物解剖学,胚胎学以及花粉形态学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研...
张一凡
关键词:孢子形态配子体花芽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