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萍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悬吊
  • 2篇疼痛
  • 2篇偏瘫
  • 2篇肌力
  • 2篇肌力训练
  • 1篇等速肌力
  • 1篇等速肌力训练
  • 1篇电针
  • 1篇电针疗法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压缩
  • 1篇胸腰椎压缩性
  • 1篇胸腰椎压缩性...
  • 1篇悬吊训练
  • 1篇血性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机构

  • 7篇淄博市职业病...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市黄岛区...

作者

  • 7篇李文萍

传媒

  • 4篇反射疗法与康...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姿势站立架训练联合悬吊核心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与步行功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不同姿势站立架训练联合悬吊核心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与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悬吊核心训练,观察组进行不同姿势站立架训练联合悬吊核心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评分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10mMWS).结果干预前,两组的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BB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FMA-L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FMA-LE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FMA-LE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10 mMW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10 mMWS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速度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姿势站立架训练联合悬吊核心训练可增强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提升其对躯干的控制能力,继而改善患者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提高其步行能力,具有临床意义.
李文萍孙媛媛
关键词:脑卒中
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55)采用常规干预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55)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分别为(36.42±2.25)分、(50.46±1.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5.41±2.43)分、(49.36±2.7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6.28±2.67)分、(49.05±3.6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5.26±1.44)分、(47.21±1.5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联动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大幅度提升其日常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蔡静李文萍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
医用愈肤生物膜应用于炎性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探究
2022年
探究医用愈肤生物膜应用于炎性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痤疮患者106例,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阿达帕林凝胶外用涂抹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医用愈肤生物膜给予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炎性痤疮皮肤损伤度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在炎性痤疮皮肤损伤程度和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例数47例,占比8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例数38例,占比71.69%,实验组在炎性痤疮皮肤损伤程度指标及IL-1α、IL-8、TNF-α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阿达帕林凝胶基础上联合应用医用愈肤生物膜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的损伤程度,减少IL-1α、IL-8、TNF-α炎性水平,对炎性痤疮治疗效果显著。
孙媛媛李军刘泽中李文萍
关键词:炎性痤疮
悬吊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训练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偏瘫患者进行悬吊训练后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效果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进行住院医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偏瘫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悬吊训练治疗,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步行距离和平衡能力评估上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治疗来说,悬吊训练对提高偏瘫患者的平衡以及步行能力的效果更好,在临床疗效中起显著作用。
李文萍李文萍
关键词:悬吊训练偏瘫患者
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50)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50)在此基础上进行等速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肢体疼痛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71.39±4.57)分、(82.57±3.3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9.35±5.27)分、(80.89±4.4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分别为(3.46±1.53)分、(2.33±1.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18±1.72)分、(3.02±1.1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分别为(20.76±2.86)分、(27.81±1.4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9.20±2.75)分、(27.12±1.0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等速肌力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有效缓解肢体疼痛,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李文萍蔡静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功能疼痛
电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电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n=60)采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n=60)采用电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为(53.02±1.74)分,高于对照组的(52.09±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BI评分为(7.83±1.01)分,高于对照组的(7.21±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电针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强化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文萍蔡静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电针疗法日常生活能力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应用悬吊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对疼痛指数及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2年
探究悬吊核心肌力训练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TLVCF)患者作用。方法:于2019年5月~2020年8月选取TLVCF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康复理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悬吊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JOA疼痛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QDI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腰椎活动度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疼痛评分比较(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 JOA疼痛评分较各组治疗前升高,且探究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ODI评分比较(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 ODI评分较各组治疗前升高,且探究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腰部前驱、背身、左右侧弯及旋转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核心肌力训练可改善TLVCF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进而加强生活质量,促进胸腰椎功能恢复。
李文萍孙媛媛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