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国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基于物联网技术对小麦病虫害进行监测预警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在传统的农业管理中,小麦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主要依赖人工进行不定期调查。该方法无法对小麦的生长状况实现实时监控,会影响小麦的健康生长和产量。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小麦生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迹象,为防控治疗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时间窗口。对物联网技术在小麦病虫害监测预警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实际应用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张莉于海霞李庆国
-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监测预警物联网
- 小麦“一喷三防”药剂配方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效果被引量:3
- 2017年
- 影响塔城市小麦中后期生产主要病虫害有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每年这3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不一,但都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防治的常用化学药剂种类不多且持效期不长,缺乏有效药剂交替使用。为了筛选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药剂配方,以"戊唑醇+吡蚜酮+芸苔素内酯"、"己唑醇+啶虫脒+复硝酚钠"、"戊唑·醚菌酯+吡蚜酮+复硝酚钠"为供试药剂,以当地农民常规防治和清水为对照,开展田间防治小麦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啶虫脒+复硝酚钠"药剂配方对小麦中后期发生的白粉病和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2016年试验区小麦白粉病流行较重的情况下,于小麦灌浆期施药,药后14天白粉病防效达86.88%,虫害防效达95.4%。667米~2增产41.20千克,增效94.50元,且该药剂对小麦安全,未发现发生药害。
- 古丽扎李庆国伊利江
- 关键词:病虫害
- 冬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被引量:2
- 2017年
- 塔城市是新疆粮食主产区之一。由于受气候及其它因素影响,冬小麦病虫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通过播前深松旋耕+精选优种+药剂拌种+春季防治病虫草害+孕穗期"一喷三防"技术模式,集成了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示范区2 000公顷小麦田实现667米~2平均增产19.2千克、增收48元、防治费用减少30元、平均效益增加78元。该模式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小麦种植面积在6.7公顷以上地块均可使用。
- 李庆国
- 关键词:冬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 五种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防效试验
- 2016年
- 小麦条锈病是塔城地区小麦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导致减产10%-15%,大流行年份减产20%以上。由于长期使用同种杀菌剂,条锈病病菌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明显降低。为有效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危害,减轻损失,筛选出防效好的优良药剂,特选择5种药剂于2015年在塔城市冬麦田进行药剂防效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安排在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光明2队冬小麦田,面积32公顷,田间小麦条锈病点片发生,
- 韩顺涛叶紫路国梁李庆国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防效试验药剂防治冬小麦田点片己唑醇
- 塔城市主要农作物收获后田间鼠害监测及防控对策
- 2022年
- 2021年10月连续1周在塔城市苜蓿、玉米、打瓜种植地块布置粘鼠板,通过开展农田鼠情监测工作,掌握塔城市农田害鼠主要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监测时间的推进,苜蓿、玉米、打瓜3种作物6.67公顷害鼠的数量均呈递增趋势;不同田块1周内害鼠数量增幅表现为玉米(1687.90%)>苜蓿(494.71%)>打瓜(66.67%)。因此,在农作物收获完毕后,应及时处理田间残茬秸秆,破坏害鼠适宜生活环境,降低其冬季繁殖成活率,并加强落实统一灭鼠技术。
- 李庆国
- 关键词:农作物农田鼠害防控措施
- 出苗时间对玉米群体农艺性状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2022年
- 在8 080株/667 m^(2)的种植密度条件下,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出苗时间对玉米群体农艺性状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华美1号从出苗到全苗的时间为3 d,每天出苗的株数基本一致,而必祥101则为5 d,其中第3天出苗率已达84%以上。出苗越早,两品种棒三叶叶长、叶宽、叶面积及总叶面积越大。华美1号越早出苗,株高、穗位高、茎粗越大,而穗长、秃尖长、穗粒数、单穗重、芯重、芯粗等穗部性状及理论产量以晚出苗的植株较高。对必祥101而言,出苗越晚,株高、穗位高越高,但穗部性状越差、理论产量越低。在8 080株/667 m^(2)的种植密度条件下,穗长、穗粒数、芯重、芯粗等穗部性状要比群体农艺性状更适合作为高产品种选择和采取适宜栽培措施的依据。
- 刘孝成郭飞路国梁李庆国
- 关键词:玉米出苗时间穗部性状
- 7种生物杀虫剂对新疆草原蝗虫的野外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选择7种生物杀虫剂,于草原蝗虫2~3龄蝗蝻期喷雾,评价田间防治效果,以期为草原蝗虫防控提供高效的生物杀虫剂。结果表明:7种供试杀虫剂对草原蝗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药剂种类和处理时间对防效的影响较大。10%多杀菌素悬浮剂对草原蝗虫的防效最好,0.3%印楝素乳油次之,药后5d的防效分别为85.19%和74.23%。10%多杀菌素悬浮剂、1.5%苦参碱可溶液剂、0.3%印楝素乳油和3%苦参碱水乳剂对草原蝗虫的持效性较好,药后20d的防效分别为72.02%、70.71%、69.09%和68.06%。建议蝗虫密度大时可优先选择10%多杀菌素悬浮剂进行防治,蝗虫密度低时可选用0.3%印楝素乳油和3%苦参碱水乳剂进行防治。
- 李庆国托伦巴特·毕亚洪杨德松韩小强
- 关键词:生物杀虫剂草原蝗虫田间药效
- 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与减量控害技术研究——以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小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为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粮食安全,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积极开展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药减量增效融合示范及推广应用工作。阐述塔城市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与减量控害技术,以期为粮食安全战略提供技术支持。
- 李庆国于海霞张莉
-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技术
- 海拔与温度对麦茎蜂种群发生规律的影响
- 2021年
- 自2016年以来,麦茎蜂在塔城市每年造成春小麦不同程度的减产,严重时造成成片倒伏,为进一步摸清麦茎蜂种群发生规律,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小麦麦茎蜂冬后调查,总结麦茎蜂老熟幼虫在塔城市不同海拔区域、不同田间环境条件下的发育情况,预测化蛹期、成虫危害高峰期,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塔城市麦茎蜂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1日—6月12日,麦茎蜂统防统治从低海拔区域向高海拔区域进行效果最佳。
- 李庆国郝丽芬汪瑞华托伦巴特·毕亚洪
- 关键词:麦茎蜂温度海拔田间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