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聪

作品数:39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电子电信
  • 4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感器
  • 10篇传感
  • 10篇传感器
  • 7篇土壤
  • 7篇气象
  • 4篇水分
  • 4篇土壤水
  • 4篇土壤水分
  • 4篇热通量
  • 4篇雷达
  • 3篇冻土
  • 3篇图像
  • 3篇潜热
  • 3篇潜热通量
  • 2篇地理
  • 2篇地面温度
  • 2篇电源
  • 2篇电源设备
  • 2篇冻融
  • 2篇对焦

机构

  • 39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黑龙江省气象
  • 2篇北京市气象探...
  • 1篇衢州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河南中原光电...

作者

  • 39篇刘聪
  • 34篇吴东丽
  • 29篇杨大生
  • 22篇张静
  • 10篇邵长亮
  • 9篇雷勇
  • 4篇陈涛
  • 4篇李鹏
  • 3篇张志红
  • 2篇李雁
  • 2篇胡树贞
  • 2篇马舒庆
  • 2篇侯飙
  • 2篇李琪
  • 2篇贾小芳
  • 2篇唐英杰
  • 2篇沈超
  • 1篇杜波
  • 1篇李超
  • 1篇赵琳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遥感信息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大气与环境光...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18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多功能智能植被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植被监测系统,包括轨道、轨道车和仪器搭载平台,所述轨道架设在植被观测场地的观测路线上方,轨道车安装在轨道上,仪器搭载平台安装在轨道车上,仪器搭载平台上安装有与控制器相连的植被生态采集器、环境...
张静吴东丽杨大生张全军朱永超刘聪侯飙石耀辉金磊
一种基于闪烁法测量区域蒸散总水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闪烁法测量区域蒸散总水量的方法。方法是通过大口径闪烁仪的路径积分效应测得区域大气的波文比、空气密度、空气比热容、大气折射率结构参数、平均感热通量,再通过下垫面热平衡方程计算得到整体区域的平均潜热通量,...
刘聪吴东丽邵长亮朱永超杨大生马剑哲徐鑫
农田智能气象观测仪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农田智能气象观测仪。;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农田麦类、稻类、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等作物生长特征参数和气象、土壤、水体环境参数等要素的自动化观测设备。;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
张静吴东丽宏观张志红刘聪杨玉辉房稳静张全军张世豪
一种冻土水热参数测量传感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冻土水热参数测量传感器,包括:热通量传感器、冻土传感器、采集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讯传输装置;采集器分别与热通量传感器、冻土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讯传输装置连接,热通量传感器用于采集冻土热通量,冻土传感器用...
张全军吴东丽刘聪朱永超杨大生张静石耀辉令聪婧李鹏陈涛胡锦涛王博达刘峰磊康义
一种螺纹式土壤水分测量装置的制作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纹式土壤水分测量装置的制作模具,包括:上壳体,上壳体上设有上凹槽,上凹槽槽壁上设有上螺旋槽段;下壳体,下壳体上设有下凹槽,下凹槽槽壁上设有下螺旋槽段;上、下壳体固定连接,上、下凹槽合并成为圆柱腔,上...
朱永超钱拴吴东丽刘聪雷勇曹晓钟李秀红王艳斌胡锦涛苏振杨凤德余国河陈涛金磊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与模型对比的冬小麦土壤含水量区域监测研究
2024年
实时、精准的土壤水分含量监测是农业用水管理的基础,探究冬小麦土壤水分反演的最优模型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冬小麦种植区域的土壤水分含量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遥感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田间采样数据,分别运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水云模型和改进的水云模型3种方法,进行土壤含水量反演对比分析与最优模型选择。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10 cm深度的反演精度均高于20 cm,且R^(2)均大于0.4。其中采用改进的水云模型方法在10 cm深度的R^(2)为0.7055、RMSE为0.0209,20 cm深度的R^(2)为0.5069、RMSE为0.0271,优于水云模型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反演效果。因此,改进的水云模型是一种适合用于麦田土壤水分反演的方法,它能够提供较高的反演精度。
吴东丽刘聪郭超凡丁明明吴苏阙艳红姜明梁李雁
关键词:冬小麦反演精度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
基于机器学习利用天气雷达识别生物回波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利用天气雷达识别生物回波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利用天气雷达获取雷达基数据,其中所述天气雷达为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对雷达基数据文件进行解析,获得不同仰角的反射率因子、差分反射率、差分相位、相关系...
丁明明朱永超吴东丽杨大生刘聪张全军张静石耀辉令聪靖侯飙
1990-2020年黄河流域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2025年
准确估算区域尺度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驱动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运用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定量估算了1990-2020年黄河流域碳储量的时空分布。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碳储量贡献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并采用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OPGD)识别碳储量空间分异性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0-2020年间,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减少,而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碳储量值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增加了0.549×10^(8)t,增幅为0.37%,经历了1990-1995年和2005-2010年两个增加阶段,以及1995-2005年和2010-2020年两个减少阶段。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碳储量变化呈现零散分布,增减不一的特点。极显著热点区集中在青海、陕西、内蒙古等森林覆盖较广泛的山区,冷点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草地是主要碳储存类型,未利用地转为草地对碳储量贡献最大(73.3%),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对碳储量产生最大负效应(−20.8%)。在5 km最优空间尺度和因子最佳空间离散化参数下,单因子和交互探测分别显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碳储量空间分异性的主要驱动因素(20.7%),坡度、降水和日照等因素也具有显著影响;归一化植被指数与高程的组合解释力最强,达到29.0%。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和气候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平衡城市扩张、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实现区域碳储量增加的关键。
李曼吴东丽何昊余慧婕赵琳刘聪胡正华李琪
关键词:碳储量土地利用变化黄河流域
农作物发育期识别方法、装置、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作物发育期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应用于农业观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的农作物图像;将待识别的农作物图像进行切分,得到多个子图像;基于预先训练的农作物发育期识别模型对多个子图像进行识别,...
吴东丽丁明明张全军张世豪朱永超刘聪杨大生张静王芬杨玉辉吴文宇马悦郑梦寒
基于闪烁通量和土壤水分的春玉米干旱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识别河北省怀来县春玉米生长季内不同生育期的干旱情况。基于大孔径闪烁仪观测系统的数据,本研究用河北省怀来县2021年春玉米的实际蒸散量代替潜在蒸散量,计算了修订的水分亏缺指数(RCWDI)。根据土壤相对湿度得到的春玉米实际干旱等级,重新构建了RCWDI的干旱等级,并利用2019年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2021年怀来县春玉米生育期内降水量和实际蒸散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降水量与蒸散量差值的累积值可以反映春玉米的干旱状况。2021年怀来县春玉米干旱主要发生在播种到拔节期。2019年利用RCWDI获得的干旱等级与基于土壤水分得到的干旱等级相似度高达80%。研究表明基于闪烁通量修订的水分亏缺指数及其干旱等级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戴欣钰刘聪李琪李琪吴东丽
关键词:干旱春玉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