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木兰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3篇单抗
  • 2篇阳性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 2篇曲妥珠单抗
  • 2篇人表皮
  • 2篇人表皮生长因...
  • 2篇人表皮生长因...
  • 2篇人表皮生长因...
  • 2篇吡咯
  • 2篇晚期
  • 2篇晚期乳腺癌
  • 2篇CDK4
  • 2篇表皮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代谢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陈木兰
  • 4篇刘健
  • 4篇吴凡
  • 3篇黄伟炜
  • 2篇李娜妮
  • 2篇王丽莉
  • 1篇陈心华
  • 1篇林朝春
  • 1篇陈金烟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0例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2组采用不同用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病情控制率分别为62. 5%、93. 8%,均高于对照组的32. 1%、75. 0%(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 4%,低于对照组的39. 3%(P <0. 01)。结论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丽莉黄伟炜吴凡陈木兰邱艳婷刘健
关键词:顺铂毒性
CDK4/6抑制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曲妥珠、哌柏西利、曲妥珠+哌柏西利对HER-2阳性曲妥珠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瘤效应。方法建立HER-2阳性曲妥珠耐药JIMT-1人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曲妥珠、哌柏西利、曲妥珠+哌柏西利和对照组,测量移植瘤体积。实验结束后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曲妥珠、哌柏西利、曲妥珠+哌柏西利组较对照明显抑制移植瘤生长(P<0.0001)。曲妥珠组移植瘤生长快于哌柏西利、曲妥珠+哌柏西利组(P<0.05)。曲妥珠、哌柏西利、曲妥珠+哌柏西利组用药后瘤重均低于对照(P<0.05),三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9.4%、67.0%、76.5%。哌柏西利、曲妥珠+哌柏西利组抑瘤率大于曲妥珠组(P<0.05),但两组之间肿瘤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哌柏西利对HER-2阳性曲妥珠耐药细胞抑瘤作用较曲妥珠更为明显,较哌柏西利优势不明显。
黄伟炜刘健吴凡陈木兰陈心华王丽莉李娜妮
关键词:裸鼠
化疗联合伊尼妥单抗和吡咯替尼对比卡培他滨联合吡咯替尼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索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的二线治疗患者中,比较化疗联合伊尼妥单抗和吡咯替尼(三药组),卡培他滨联合吡咯替尼(两药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福建省肿瘤医院以化疗+伊尼妥单抗+吡咯替尼方案治疗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患者30例(简称"三药组"),并分析同期在医院接受卡培他滨+吡咯替尼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患者28例(简称"两药组")。分析两组客观缓解率(ORR)、临床获益率(CB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差异,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三药组ORR率高于两药组(60.0%比39.2%,P>0.05),三药组CBR率高于两药组(83.3%比57.1%,P<0.0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别(三药组比两药组)是唯一影响患者中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三药组中位PFS高于两药组(19个月比11个月,P<0.05),但至随访结束,两组均未达到中位OS(P>0.05)。三药组及两药组1年OS率分别为85%、85%,2年OS率分别为74%、63%,3年OS率分别为56%、52%。三药组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是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贫血,最常见的非血液毒性是腹泻。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伊尼妥单抗+吡咯替尼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中,相较于目前国内标准的卡培他滨+吡咯替尼方案,能显著延长中位PFS,并提高CBR,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游敏晶刘健陈木兰李娜妮吴凡
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卡培他滨
整合式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口服哌柏西利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乳腺癌为女性高发恶性肿瘤,中晚期发现的患者占多数,且在早期手术及规范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也有30%~40%会发展为晚期.口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4/6,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是近年来晚期乳腺癌药物治疗方面的突破性创新疗法[1].居家服药治疗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许多便利,然而,自我管理松懈者容易发生漏服、过量服药或超时服药等意外情况,且作为一种新的疗法,由于对其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可能导致服药依从性不良,从而影响疗效.常规护理模式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管理需求.笔者采用整合式延续护理模式对居家服药患者进行管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洪珊梅林朝春石灵芳陈木兰郭凤英陈金烟
关键词:延续护理晚期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早期手术整合式CDK4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阳性曲妥珠单抗原发耐药晚期乳腺癌长期缓解1 例被引量:2
2022年
患者女,42岁,2018年2月因发现右乳肿物4个月余就诊当地医院,查体示右乳内下、乳头下方肿物4.0 cm×4.0 cm,质硬,固定,右腋窝淋巴结肿大2.0 cm×2.0 cm。2018年3月4日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Ⅱ级,伴导管原位癌(约占5%);乳头、乳腺表面皮肤未见癌累及;腋窝淋巴结(13/28)见癌转移。免疫组化结果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15%+,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3+,Ki⁃6730%~40%阳性。
吴凡陈木兰黄伟炜刘健
关键词:原发耐药
代谢综合征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及其主要组分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代谢综合征在预测Hp感染中的价值以及根除Hp感染是否有利于MS的治疗。  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体检中心2012年9月-2013年1...
陈木兰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因机制代谢综合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