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利娟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瞻性评估联合分级预防对妇科肿瘤患者便秘发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前瞻性评估联合分级预防对妇科肿瘤患者便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和预防便秘护理,观察组采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便秘风险,根据风险级别进行分级预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便秘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前瞻性评估联合分级预防能够有效降低妇科肿瘤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马啸吟吴利娟
- 关键词:妇科肿瘤便秘
- 自制柔软冰袖带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运用自制柔软冰袖带提高患者留置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舒适度的效果。方法102例肺癌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列。留置PICC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自制柔软冰袖带。观察2组患者PICC贴膜处皮肤皮疹/皮损、瘙痒的发生情况,统计贴膜更换频次。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发生皮疹/皮损,对照组有6(12.00%)例发生皮疹/皮损,2组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更换贴膜的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柔软冰袖带的使用可减少PICC置管患者贴膜处皮肤皮疹/皮损、瘙痒的发生风险,减少贴膜的更换频次,提高患者舒适度。
- 邱玲吴利娟刘春香
- 关键词:皮疹皮肤损害皮肤瘙痒
- 冷冻疗法预防紫杉醇化学治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 2024年
- 紫杉醇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冷冻疗法在预防紫杉醇CIPN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在临床应用中关于冷冻疗法的最佳实施策略仍存在许多争议。冷冻疗法通过降低四肢皮肤温度,减少局部血流量,降低化疗药物在肢端的累积量,从而达到预防CIPN的目的。其中,非恒温冷冻疗法简便易行,但降温效果不稳定,患者耐受性有限,而恒温冷冻疗法能够提供更稳定、更舒适的降温环境,并在多项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恒温冷冻疗法设备较笨重,且经济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总结当前冷冻疗法在预防CIPN方面的主要研究结果,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利于冷冻疗法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为CIPN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 吴利娟范洋玲刘春香孙小娟
- 关键词:冷冻疗法护理
-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用于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在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PICC穿刺点感染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常规消毒后采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外敷固定,每7天更换一次敷料。对照组20例常规消毒后用含2%葡萄糖酸氯己定液体的纱块覆盖穿刺点,再采用IV3000敷料外敷固定,每天更换一次敷料。比较两组的一周愈合数及两周愈合数。结果观察组一周内愈合20例,愈合率为95.2%,两周内愈合率为100.0%;对照组一周内愈合9例,愈合率为45.0%,两周内愈合15例,愈合率为75.0%。两组一周及两周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点感染后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外敷可有效地促进感染伤口的好转,减少换药次数,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罗倩茹马啸吟吴利娟
- 关键词:PICC穿刺点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