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学斌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声门
  • 3篇喷洒
  • 3篇气管
  • 3篇气管表面麻醉
  • 3篇外管
  • 3篇麻醉
  • 3篇麻醉剂
  • 3篇表面麻醉
  • 3篇超声
  • 3篇超声引导
  • 2篇神经传导阻滞
  • 2篇神经阻滞
  • 2篇麻醉器
  • 2篇麻醉器械
  • 2篇环切
  • 2篇环切术
  • 2篇儿童
  • 2篇包皮
  • 2篇包皮环
  • 2篇包皮环切

机构

  • 7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蒋学斌
  • 5篇李军
  • 3篇上官王宁
  • 3篇王晓凑
  • 3篇胡炜
  • 3篇袁开明
  • 1篇刘华程
  • 1篇张旭彤
  • 1篇钱小伟
  • 1篇连庆泉
  • 1篇南洋
  • 1篇金晓伟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气管表面麻醉用麻醉喷洒细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表面麻醉用麻醉喷洒细管,包括形成麻醉剂输送通道的柔性芯管,柔性芯管的前端为具有喷雾孔的喷洒头,柔性芯管外绕设有由细金属丝密绕制成的弹簧外管,所述喷洒头伸出弹簧外管的管端,且喷洒头与弹簧外管端部平滑过...
王晓凑胡炜袁开明蒋学斌李军上官王宁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改良阴茎背神经阻滞用于患儿包皮环切术的效果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改良阴茎背神经阻滞用于患儿包皮环切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包皮环切术患儿8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5~12岁,体重15~5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超声引导改良阴茎背神经阻滞组(A组)和超声引导传统阴茎背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40例。靶控输注异丙酚(Marsh模式)维持麻醉,初始效应室靶浓度2μg/ml,调整幅度1Ixg/ml。A组取截石位,将超声探头放于阴囊下方,两坐骨结节连线的前方并与之相平行,在探头外侧旁开探头0.5cm进针,穿刺针进至神经血管鞘内,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0.1ml/kg,在超声图像上可见神经血管鞘被药液浸润而扩张,以相同的方法在对侧注入等量局麻药。B组行传统式超声引导阴茎背神经阻滞,注入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0.2ml/kg。记录异丙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术中和苏醒期心动过缓、术中体动反应和呼吸抑制、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栓进行补救镇痛,记录对乙酰氨基酚栓使用情况。记录穿刺时间和穿刺成功情况及穿刺诱发的阴茎肿胀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儿均未见术中及术后心动过缓、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尿潴留和瘙痒发生。与B组比较,A组异丙酚总用量降低,苏醒时间缩短,对乙酰氨基酚栓使用率、体动反应和阴茎肿胀发生率降低,穿刺时间缩短(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结论超声引导改良阴茎背神经阻滞用于患儿包皮环切术安全有效,优于超声引导传统阻滞方式。
金晓伟周奇幍杨芳骅钱小伟刘华程连庆泉蒋学斌李军
关键词:超声检查儿童神经传导阻滞
气管表面麻醉器械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管表面麻醉器械,包括麻醉喷洒细管以及导芯,所述导芯为具有贯通引导通道的中空结构,导芯尾端具有手持柄,导芯具有与人体咽喉结构适配的曲形前部,所述麻醉喷洒细管包括形成麻醉剂输送通道的柔性芯管,柔性芯管的前端为...
王晓凑胡炜袁开明蒋学斌李军上官王宁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小儿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包皮环切术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体表解剖定位法阴茎背神经阻滞组(LM组),骶管阻滞组(CB组),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组(US组),每组40例。LM组按传统解剖定位法行阴茎背神经阻滞注入0.25%罗哌卡因0.2ml/kg;CB组给予骶管内注入0.25%罗哌卡因0.5ml/kg;US组给予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注入0.25%罗哌卡因0.2ml/kg。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例数、苏醒时间、手术时间;记录患儿术后躁动、恶心、呕吐、阴茎肿胀情况及术后下肢运动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采用FLACC评分法对患儿苏醒时、术后2、4h行疼痛评分;记录对乙酰氨基酚栓使用情况。结果与LM组比较,CB组和US组患儿术中所需丙泊酚总量明显减少,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及阴茎肿胀发生率降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均较低,对乙酰氨基酚栓使用率降低(均P<0.05),而CB组和U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S组术后未见恶心、呕吐及躁动发生;CB组术后发现7例下肢运动阻滞,明显高于LM组及US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可减少静脉全麻药用量,提高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金晓伟蒋毅周奇韬蒋学斌
关键词:超声检查儿童神经传导阻滞包皮环切术
超声引导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目的:通过观察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器引导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探讨超声引导下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为临床推广超声引导喙突径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提供依据。 方法:择120例行上肢手术的...
蒋学斌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神经刺激器引导
文献传递
气管表面麻醉器械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管表面麻醉器械,包括麻醉喷洒细管以及导芯,所述导芯为具有贯通引导通道的中空结构,导芯尾端具有手持柄,导芯具有与人体咽喉结构适配的曲形前部,所述麻醉喷洒细管包括形成麻醉剂输送通道的柔性芯管,柔性芯管的前端为...
王晓凑胡炜袁开明蒋学斌李军上官王宁
布比卡因脂质体用于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2024年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脂质体行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5至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4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男19例,女23例,年龄(68.8±6.3)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比卡因脂质体组(观察组)和盐酸左布比卡因组(对照组),每组21例,均采用腰麻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行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时,观察组注入布比卡因脂质体10 ml(133 mg)+生理盐水5 ml,对照组注入盐酸左布比卡因10 ml(75 mg)+生理盐水5 ml。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前及术后6、12、24、36、48、60、72 h静止与运动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痛泵中舒芬太尼消耗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及病房额外帕瑞昔布钠使用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下肢肌力变化、患者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 h时静息与运动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术后12、24、36、48、60、72 h时,观察组患者静息与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各组在术后6、12、24、36、48、60、72 h的静息与运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均P<0.05)。观察组术后12、24、36、48 h时镇痛泵舒芬太尼消耗量及帕瑞昔布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无效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12 h时下肢肌力均能对抗重力活动;术后48 h内观察组恶心发生率为9.5%(2/21),低于对照组的42.9%(9/21,P=0.014);所有患者无术后呕吐发生。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3±2.2)d,对照组为(8.9±1.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结论与盐酸左布比卡因相比,布比卡因脂质体用于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可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72 h的镇痛效应,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及其他镇痛药物用量,降低术后
南洋王阳阳蒋学斌白玥励建琳罗婧予张旭彤李军
关键词:髋关节左布比卡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